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题部分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B A D B C B C B A A B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 D D C D B C A A C C D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7大题,共56分)23、答:(1)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分)(2)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3分)24、(1)①材料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材料二: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材料三:核威胁的阴影还笼罩着人类;②其中最主要的根源在材料一中显示出来。(4分)(2)①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和平,难以实现发展。②现实途径:各国间通过对话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相互间的分歧与争端。(4分)(3)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25、(7分)(1)因为有外国干涉势力和分裂主义的存在。如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只会使这两种势力更加嚣张,不利于和平统一。(2分)(2)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1分)(3)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2分)(4)政治职能和防御外敌的侵犯和颠覆职能(2分)26.(10分)(1)A.论据:某地有将近20%的河段因污染失去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B.论点:资源问题与人口问题有关。(4分)(2)归纳整理。 (1分)(3)①合理调配水资源,如南水北调等;②依靠科技,提高水处理能力;③加强公德教育,增强节水意识。(4分)27、(8分).(1)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分)。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分)(2代表先进生产力:引资办厂(或产业化经营);代表先进文化:开展理论、科技、文化和法律“四进家”;代表人民利益: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到5600元(3分)28、参考答案:(1)A厂采用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B厂采用的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B厂的方式(集约型的方式)更可取,因为这是一种经济效率高,国际竞争力强,通货膨胀率低,环境污染少的增长方式(其他言之有理答案也可给分)(4分)(2)科教兴国战略的思想(2分)(3)认识误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建议:贯彻科教兴国战略、采取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两个方面讲,言之有理均可)(4分)29、(1))作用: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后的决定力量(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最后的决定作用)(2分)(2)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人口的发展应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4分)(3)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对策:实行计划生育,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3分)灵溪一中渎浦校区200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社政试卷(参考答案)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号:PAGE共 1 页温馨提示:请认真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选择题(本题部分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2、邓小平领导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有两个起点,它们是( )①乡镇企业的崛起;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③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目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A、社会主义建设成果辉煌 B、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C、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D、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D.纠正国民经济中重大比例失调的的问题5、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最根本的是要A、坚持对外开放 B、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C、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千方百计扩大就业6、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7、我国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最终目的而言,都是为了A、保持社会稳定 B、加快我国的改革开放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8、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国家主要履行的职能是( )①政治职能 ②经济职能 ③文化职能 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下列能反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一观点的是( )①实行效益工资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②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③改进生产技术使新产品供不应求 ④农民通过上夜校提高了生产技能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改、公布、实施分别由以下国家机关执行(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国务院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最高人民法院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11、2005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一府两院”的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 )A、互相监督、分工合作 B、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 D、立法机关与执法、司法机关的关系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文化、政治方面更加完整地概括了党的( )A、觉悟性 B、革命性 C、反抗性 D、先进性13、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就北京圆明园公园湖底防渗工程的环境影响问题召开听证会,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与会代表在听证会上积极建言献策。这体现了(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在完善 ②国家的经济职能③人们的民主意识在增强 ④政治文明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右图说明 ( )A.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B.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C.实行计划生育对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有重要作用D.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经济发展15、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 )①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②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③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④违背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6、“十五”计划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有些已基本实现:上海市民已烧上新疆的气,广州的企业用上四川的电。这给我们启示是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先基本实现现代化;③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各项政策;④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下掌握我国最高权力的是( )A、中共中央 B、人民 C、全国人大 D、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政府18.已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生前说过:“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A.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B.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C.当前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 D.当前国际格局无法确定19、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2004年8月1日中国首部地方性湿地保护条例《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开始正式实施,这是为了防治( )A、生态平衡失调 B、环境污染 C、大气污染 D、热污染20、“多党合作制好比是一支交响乐,谱曲的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中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 )①各民主党派在一切问题上都听从共产党的安排;②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有合作的政治基础;③多党合作必须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④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共同领导国家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1、“科技,以人为本”这一句话蕴涵着( )A、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因素的观点 B、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因素的观点C、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因素的观点 D、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的观点22.下列关于中国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了现代化程度B.为加速城市化进程,应大力提倡农民工进城C.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力发展大城市,适当控制中小城市D.城市化建设应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7大题,共56分)23、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5分)我国现代达到的小康水平是怎么样的 (2分)(2)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什么 为什么 (3分)24、材料一:伊拉克大选日期临近的岁末,伊拉克国内安全形势却没有好转。为扫平大选障碍,美军对费卢杰大打出手,在长达数周的军事行动中,有2000多人丧生,1600多人被捕。费卢杰战事刚刚沉寂,萨迈拉、摩苏尔、巴格达等地相继发生袭击、爆炸等流血冲突。材料二:巴以冲突不断,这严重地影响了中东地区并冲击世界经济,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材料三:当今亚洲存在着两大尖锐的核问题:东亚的朝鲜核问题和中东的伊朗核问题。这两国都有核计划,试图掌握核技术,利用核能,甚至开发核武器,以便确保其国家安全。(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的原因是什么 其中最主要的根源在哪一则材料中显示出来 (4分)(2)材料二告诉我们和平与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解决巴以冲突的现实途径是什么 (4分)(3)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摆在国际社会面前最紧迫也是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 (2分)25、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材料二:《反分裂国家法(草案)》总体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但也有必要采取非和平方式制止分裂国家的行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材料三:3月8日政协听取和审议《反分裂国家法》的草案后,将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1)根据材料二回答:《反分裂国家法》为什么强调也有必要采取非和平方式?(2分) (2)根据材料三回答:政协的性质是什么?(1分) (3)《反分裂国家法》的草案为什么要提交全国人大审议?(2分)(4)假如国家不得已“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反对分裂国家,体现了我国哪些国家职能?(2分)26初三(1)班社会实践小组结合社会课学习,开展了有关水资源问题的调查,并获得了以下资料:目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由于处理技术水平低,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50%;淡水资源80%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某地有将近20%的河段由于污染失去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公用水龙头不关,导致用水浪费的现象时有所见。可见资源问题和其他问题紧密相联。请完成下列各题:(9分)(1)结合材料,写出相应的论据或论点:(4分)A.论据: 论点: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关。B.论据: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论点: 。(2)你认为完成上一题的篇答属于社会调查的哪一步骤 (1分)(3)从下列资料所反映的问题中,任选两个,各提一条解决问题的对策:(4分)调查资料所反映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对策淡水资源80%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①由于处理技术水平低,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50% ②公用水龙头不关,导致用水浪费的现象时有所见 ③27 “九五”期间至“十五”初,某乡党委组织了几十名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帮助农民致富,他们引资办厂,聘请专家指导农民栽培蔬菜、花卉、果树,开展产业化经营,还坚持开展理论、科技、文化、法律“四进家”活动,使全乡产生了100多个“科技示范户”,农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3200元提高到5600元,社会风气也明显好转。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中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分别是什么?(2分)(2)请从材料中摘引该乡党员干部落实“三个代表”思想进行实践的具体内容。(3分)28、材料一:某市有一家化肥A厂,为了提高企业效益,贷款、征地、招工,规模不断扩大。污水、烟雾不处理就直接排入大自然。企业效益上去了,环境却遭殃。材料二:某市又有一家化肥B厂,该厂为提高企业效益,狠抓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利用先进技术改进机器设备,还请专家在厂内办起各种培训班以提高职工素质。现在,该厂成了当地最大的纳税大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厂发展经济的方式有何不同?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可取?为什么?(4分)(2)B厂利用先进技术改进机器设备以及兴办各种培训以提高职工素质来发展经济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战略思想?(2分)(3)A厂在发展经济中存在着什么样的认识误区?请参考B厂的经验,为A厂今后的发展提供两条有益的建议。(4分)29、20世纪以来,地球上发生了三种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经济增长了几十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的爆炸增长,20世纪世界人口翻了两番,达到了60亿;三是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和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这种形势下,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战略。阅读上述材料后回答:(1)材料中的变化一表明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何作用?(2分)(2)变化二、三反映了当今时代存在着哪些问题?变化二与变化三揭示了两者之间应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4分)(3)材料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是什么?为此我们应采取哪些主要对策?(4分)灵溪一中渎浦校区200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社政试卷2006-2-6PAGE第 2 页 共 2 页一、选择题(本题部分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7大题,共56分)23(1) (2分)((2)(3分)24、(1)(3分)(2)(4分)(3 )(2分)25、(1)(2分) (2)(1分) (3)(2分)(4)(2分)26 (10分)(1)结合材料,写出相应的论据或论点:(4分)A.论据: B.论点: 。(2) (2分)(3)从下列资料所反映的问题中,任选两个,各提一条解决问题的对策:(4分)调查资料所反映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对策淡水资源80%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①由于处理技术水平低,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50% ②公用水龙头不关,导致用水浪费的现象时有所见 ③27(5分)(1)(2分)(2)(3分)28、(1)(4分)(2)(2分)(3)(4分)29、(1)(2分)(2)(4分)(3)(4分)灵溪一中渎浦校区200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社政试卷(答 卷)座位号: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号:PAGE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06年初三《社会&思政》第一次模拟试卷.doc 2006年初三社会第一次模拟试卷参考答案部分.doc (答卷)2006初三《社会&思政》.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