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部分地区中考关于抗震救灾专题试题集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08年全国部分地区中考关于抗震救灾专题试题集锦

资源简介

2008年全国部分地区中考关于抗震救灾专题试题集锦
一、负责任的政府
材料一:汶川地震发生后仅1个多小时,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就传遍全国:“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指挥第一线。温总理坐镇四川灾区,始终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救人,救人,救人。这是贯穿在整个抗震救灾斗争过程中的最强音。
1、材料一说明什么?
参考答案:党和国家以人为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参考答案:①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密切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人的生命是独特而宝贵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首要的权利。
二、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材料二:抗震救灾的这些日子里,这些身影我们难以忘记——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全方位出动,殚精竭虑不休不眠;白衣天使们恪尽职守,抢救伤员;广大乡亲自发投入救援;自发无偿献血的人排成长龙……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护人员、电力通讯工人和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人们战斗在抗灾第一线,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哪儿有险情,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
材料三:危难时刻舍身将学生护佑在身下的教师;痛失自己孩子而坚守岗位的女民警、9位至亲遇难仍坚守一线的女书记;怀抱孩子尸体看守枪械的男民警、将全部“财产”捐献灾区的乞丐……这些事迹广为传播,在亿万人中形成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
3、材料二、三给你了哪些启示?(可从道理或启示两个角度思考)
参考答案:道理①材料中的这些人恪尽职守,用生民捍卫着职业的职责,体现了强列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生命价值。(提示爱我们的人民,爱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众,爱并全力帮助那些正在受难的人们,就是发自内心的爱国主义。)
②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危济困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灾难面前众志成城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战胜灾难的巨大精神力量。
④相互的关爱,是战胜困难的有效力量,爱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消极情绪,增强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爱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战胜生活中的不幸。
⑤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
⑥他们懂得尊重和关爱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危险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启示①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②懂得尊重生命、关爱和帮助他人,富有正义感。③亲近社会、热爱社会、热心公益事业,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奉献自己的爱心。④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
4、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中学生应承担起哪些责任?
参考答案:作为中学生,我们有认真学习,完成义务教育,健康成长的责任,有尊重老师的责任;作为子女有孝敬父母的责任;作为公民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责任;有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有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适当补充如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等)。
三、地震中的孩子最坚强
镜头回放:双脚被卡住,下半身沾满鲜血,被困幼儿园的废墟中生命危在旦夕5岁的小女孩,当救援队因工具简陋,救援速度很慢,大家都在着急时,却唱起《两只老虎》这首童谣来。获救后,小女孩说:“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 废墟下的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相互鼓舞,用歌声、用打着手电看书的方式驱散恐惧,等待救援;他们主动把优先营救的机会让给他人;为了生存,他们喝下了平时书写用的墨水;废墟下她们初三男生马建手刨4小时救出了同学,而自己的双手血肉模糊。
5、感动与思考:这些坚强的孩子们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和感动,他们的身上有哪些良好的行为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①珍爱生命,决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②善待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危险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③危难时刻懂得自救自护;④用歌声、用打着手电看书的方式驱散恐惧,说明他们善于调节情绪;⑤废墟下他们不放弃求生的希望,是一种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6、真情援助:
这些坚强的孩子们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他们可能永远都要坐在轮椅上、可能丧失了亲人和朋友、可能失去了住所,而可预见的未来也与过去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对他们来说,现实是残酷的。作为同龄人,你能不能给他们提几点积极的建议?(注意角度,写出要点即可)。
参考答案:①要珍爱生命,好好生活,努力学习,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②树立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努力做到自理、自立,做自强的好少年;③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挑战;其他如要亲近社会,相信党和政府会尽最大努力帮助、照顾他们,帮助他们走出人生困境;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等。
7、请用你的真诚和爱心写一条手机短信来激励他们(写写试试,语文也可能考,答案略)。
参考答案:① “别哭,别哭,你们幸存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 ② 让我们在危难中众志成城,在困难中守望相助!③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就要努力的活下去。
四:材料四:《国旗法》十四条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全国重要场所下半旗,并在19日14:28分举国默哀3分钟。
8、你怎样认识国务院的这一决定?(不做重点,只做思维拓展)
①国务院决定下半旗志哀,符合法律的规定,属依法行政。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对生命的尊重,彰显了责任政府的形象;③国旗象征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降旗致哀告慰遇难者的亡灵,又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利于我们众志成城,战胜灾难;④这是一个顺应民意的举措,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
对抗震救灾阶段性成果的思考:
思维拓展: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既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而且我们扩大开放,接受外援。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我国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保证。(参考三模试题)
五、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抢险救灾画面感动着全国人民。这其中,有一张令许多人心灵受到冲击的照片:5月13日早晨,在北川灾区一片四周仍在冒烟的废墟上,一个左臂受伤的幼童躺在一块小木板做的临时担架上,用他稚嫩的右手向八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
这个只有3岁的孩子名叫朗铮,是北川县曲山幼儿园的小朋友。
小朗铮的敬礼告诉我们什么?请结合所学《思想品德》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1)它充分体现了灾区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它是灾区千万个坚强不屈少年儿童的缩影。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3)它是对少年儿童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一个典型事例。表达了灾区少年儿童重生的喜悦和对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感恩之情。(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与灾难的不屈抗争中再一次迸发。小郎铮的敬礼之所以震撼人心,也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
六、汶川大地震时刻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为此,搜狐网正在制作主题网页——“加油中国”。请你一起参与。
【感人一刻】2008年5月15日,在废墟中被困近70小时的乐刘会对救援人员说:“被困时,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我就等着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我听到外面有人在说话,我就不停地喊救命……没有声音,我就不喊了。我要节省力气。我坚持着……”
【加油中国】2008年5月19日,举国同悲,山河共泣。3分钟默哀后,天安门广场上的数万名群众久久不愿离去,所有人共同呼喊着“汶川挺住”“中国加油”……
【爱的祈福】“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一刻,让我们一起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1.请说说乐刘会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
2.“中国加油”迸发出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它将产生怎样的作用?(4分)
3.用你认为最能表达心声的方式为灾区人民祈福。(友情提示:可以是一句话、一幅画、一首小诗等)
参考答案:1.建议从珍爱生命、调节情绪、应对挫折的具体方法、坚强意志品质等任选两个角度作答。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它将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或者促使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面前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等。)(2分
3.建议紧扣“为灾区人民祈福”主题作答,要求体现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表达对灾区人民美好祝愿的情感。(如:①多的不想说,我只想对那些已经世去以及幸存下来的同胞们说一句: 愿主保佑你们②不要放弃任何希望。 一切都会过去的。加油!③把一切 不美好的事 统统忘记.. 相信 明天会更好..四川同胞们 加油.....)
六.抗震连线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