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与社会》中考模拟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思品与社会》中考模拟卷

资源简介

2010年中考模拟试卷 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卷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第十三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于2009年8月3日闭幕,为中国队夺得金牌、实现男子游泳零的突破的是 ▲ 。
A. 田亮 B. 熊倪 C. 张琳 D. 刘子歌
2.2009年9月14日,我国 ▲ 航天发射场破土动工,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A. 太原 B. 西昌 C. 酒泉 D. 海南
3.2009年9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 ▲ 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 ▲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十六 农村改革发展 B.十七 党的建设
C.十六 教育改革发展 D.十七 科技改革发展
4.2009年9月25日,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最有希望成为21世纪战略资源的 ▲ 。
A. 地热 B. 可燃冰 C. 天然气 D. 温差能
5.2009年10月5日至12日,2009年度诺贝尔奖揭晓,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和美国科学家韦拉德·博伊尔、乔治·史密斯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高锟奠定了 的理论基础。
A.光纤通信 B.电荷耦合元件 C.染色体端粒酶 D.核糖体结构功能
6.2009年12月20日,胡锦涛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 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这是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监誓,在 ▲ 带领下,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主要官员及检察长宣誓就职。
A. 8 何厚铧 B. 10 崔世安 C. 8 曾荫权 D. 10 曾荫权
7.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象变化大会当地时间2009年12月19日下午在哥本哈根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 __▲__后闭幕。
A.《哥本哈根协议》 B.《里斯本条约》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京都议定书》
8.世界博览会史上规模最大的2010年__▲__世界博览会将在5月1日开幕,主题是“城
市,让生活更美好。”
A. 北京 B. 温哥华 C. 上海 D. 广州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9.李洁一家三人打算今年国庆节从萧山出发自驾去上海游玩,她想知道该怎么走,路程有多少,应查看下列哪张地图
A. 世界政区图  B. 世界地形图   C.中国政区图  D.中国交通图
10.她决定查看一张比例尺是1:20000000的相关地图,量得萧山到上海的图上距离为1.1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A.22千米  B.220千米   C.2200千米   D.22000千米
11.无论生活在平原还是在山区,沿海还是内陆,草原还是沙漠,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在积极地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因,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新疆天山的哈萨克牧民以放牧为生,夏季是牧区黄金的黄金季节
B. 在泰国湄南河平原上,人们利用机械化工具进行耕作
C. 日本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在发展渔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D. 阿拉伯半岛半岛上各国以波西湾沿岸的石油开采和销售来获得巨额财富
12. 浙江房屋的建筑形式与新疆的式样相比(如下图所示):浙江一带的房屋屋顶坡度较大,有的还把屋檐伸得很长,这样做主要考虑的自然原因是
浙江的传统民居 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
A.气温   B.舒适   C.降水   D.美观
上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13—14题。
13.请判图中字母A在F的什么方位
A. 东南方 B. 西北方 C. 东北方 D. 西南方
14.图中字母A、C、N、I处分别代表不同地点,其中哪里可代表为山谷
A.C处 B. N处 C. I处 D. A处
15.某电视拍摄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秦始皇的书房,下列各细节布置正确的是:
① 书柜里放着小篆体的《孙子兵法》 ② 墙上挂着《万里长城图》
③ 书桌上放着一本《史记》 ④ 一张《灵渠》竣工图摊开在桌上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
16.在历史学习中,人们常常需要关注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对应关系。下列人物与事件对应不正确的正确的是
A. 文帝景帝——文景之治 B. 唐太宗——开元盛世
C.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17.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内容与右图所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1&tn=baiduimagedetail&word=%BF%AA%B9%FA%B4%F3%B5%E4%CD%BC%C6%AC&in=28394&cl=2&cm=1&sc=0&lm=-1&pn=8&rn=1&di=217645004&ln=43" \t "_blank )
A. 开天劈地,党的成立,   B.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 新中国成立,当家作主    D. 香港回归,洗雪国耻
18.“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诗句描写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哪次著名之战
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
19.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如“苏丹红”、“三聚氰胺”、“人造蜂蜜”、“毒海带”等,经营者以此来牟取暴利。而这些经营者的行为已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
① 安全权 ② 公平交易权 ③ 知情权 ④ 求偿权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假如你不幸成为“三聚氰胺”、“人造蜂蜜”等的受害者,你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有:① 向商家要求赔偿 ② 请求消费者协会出面解决 ③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向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1.“狼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诚信。”这说明
①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 ② 诚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③ 诚信是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的灵魂 ④ 善意的谎言是不诚信的表现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2.2009年10月1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的三起重大案件的7名被好人进行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6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名被告因具有重大立功表现,被依法从轻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说明
① 我国法律是人们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② 我国实行以违法必究为前提的依法治国方略 ③ 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 ④ 我国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3.“乌龟赛跑新传”——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过河时乌龟驮着兔子游,结果实现了双赢。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启事是
① 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② 合作与竞争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③ 有竞争就会有输赢,就要优胜劣汰 ④ 只有良好的合作才能创造竞争中的双赢
A. ①②③ B. ②③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4. 历史无数次证明,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反之,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各民族人民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包括新疆2100多万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以下观点哪些符合材料
①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② 新中国走过60年的历程,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已不存在
③ 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一切问题都不用解决
④ 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20世纪六七年代,茶余饭后一起听广播是最大的乐趣;改革开放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电视节目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进入21世纪,MP3、QQ聊天成为人们的一大喜好。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
① 生产力迅速发展 ②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③ 适度消费能刺激经济的发展 ④ 改革开放是正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最近10年,地震、火山爆发和异常天气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灾害比数十年前明显增多。这说明,地球正变得对人类愈来愈充满敌意和危险。这是人类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中因破坏生态环境而付出的代价。它告诉我们
A. 不合理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就会遭到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B. 地震属于自然灾害,与人类的活动毫无关系
C. 经济要发展就要牺牲生态环境
D. 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远低于战争的人为灾害
27.2009年10月8日,“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美术宫开幕。举办“中国艺术节”有利于:
①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文化创新 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 加强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力 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8. 2009年11月12日,针对我国近期北方地区严重雪灾,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3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这
① 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 表明抗雪救灾是现阶段国家的第一要务 ③ 有利于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权 ④ 体现了党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A.①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9.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材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的是
A. 最高任免权 B. 最高决定权 C. 最高监督权 D. 最高立法权
30.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在互联网上开起了博客,有的代表写博客一年不间断。新华网为两会的召开开设了代表委员博客服务。博客让议案提案变得更厚实、更透明,这有利于
① 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② 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职责
③ 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④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31.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
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下列事实与此相符的是
① 2009年9月21日至25日,胡锦涛主席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系列会议及二十国 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 ②2009年10月1日,20多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新中国60华诞 ③备受世界关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英、德、法、日五个科技强国加上中国共同完成的 ④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 我国52家最大的国有骨干企业占国有工业企业总数不到1%,而资产量占55%,销售收入占60%以上,向国家提供的利税占85%。当前,我国国有资产在能源、铁路运输、钢铁和邮电通信等产业中的比例高达95%以上。这表明国有经济
① 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 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③ 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④ 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量的优势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3.某市在交通要道打出这样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安全;车让车,让出秩序;让让人,让出和谐”,这一标语的内容
① 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② 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 可以避免一切交通事故的发生 ④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按序为8分、8分、7分、8分、11分、共4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分)
材料一:南方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动:
隋大业五年(609年) 16.8%
唐天宝元年(742年) 35.6%
宋元丰三年(1080年) 66.33%
材料二: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成为当时流传的谚语。
(1)材料一中的“南方”,在地理上是我们习惯上所指的哪里?(1分)材料二中“苏湖熟”主要是指什么粮食作物输了?(1分)为什么这种粮食作物适合在苏湖大规模生长?(2分)
(2)结合当今各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1分)面对这种经济发展状况,如今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2分)请问这些战略的实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什么根本原则?(1分)
35.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始终事关国家安危,事关百姓生活。
(1)请试举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各一例。(4分)
材料二:2010年1月31日,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在新世纪连续7年锁定“三农”,足见农业基础在中国的分量。
(2)请问“三农”是指哪三农?(1分)党中央关心农民、爱护农民体现什么执政理念?(1分)
材料三:杭州市委、市政府自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总目标,把群众高度关注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就学难、看病难、行路停车难、住房难、清洁杭州、办事难等“七大问题”,切实加以解决,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3)你认为杭州市改善人民生活,解决七难问题最根本的应怎么做?(2分)
3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7分)
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长足发展……
以下两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性会晤。
1972年的握手 2009年的握手
(1)1972年的历史性握手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敌对、隔绝状态。你认为促成两国结速长达20多年敌对、隔绝状态的会是哪些原因?(4分)
(2)2009年奥巴马总统在会晤胡锦涛主席时表示: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始终没有变化。这一立场指什么 (1分)
(3)纵观中美关系发展历程,你认为未来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更加健康稳定发展 (2分)
3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2009年1月5日,数十辆以色列坦克和装甲车挺进加沙南部人口稠密区,与巴方激烈交火。 造成至少13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约5500人受伤。这场冲突刚爆发,中国就呼吁双方停火并向冲突地区提供人道援助。胡锦涛主席应约和布什总统通话时再次强调巴以双方停火,协商解决争端。
(1)材料一反映了国际社会存在什么问题?(1分)造成该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仅使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欧元区、日本、英国等发达经济体也均被拖下水。面对金融危机,世界各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拯救本国经济。
(2)材料二中,各国政府面对金融危机,纷纷采取相应措施,这一行为是属于什么政策?(1分)
(3)所反映的“金融海啸”的全球影响,这一现象说明了( )(1分)
①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③金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④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各国的经济安全
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 ①③
材料三: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会贬值,不做损人利己的事。而是积极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计划,对于恢复中国乃至世界信心起了巨大的作用。
(4)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中国政府的举措符合什么样的时代主题?(1分)
(5)要解决类似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到的问题,需要全球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最
根本的途径是什么?(2分)
38.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成为我们消费的主要能源,直到今天仍占全世界消费能源的 87%左右。但这些能源在使用中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且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 40、60 和 100 年左右耗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寻求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产出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在世界性的低碳经济发展热中,中国政府认准大势,主动担当,致力于节能降耗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十一五”规划要求单位 GDP 能耗十年内降低 20%,2010年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0 亿吨的目标,并先后推出绿色税收、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政策,鼓励和提倡绿色生活方式。(11分)
(1)联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至少从两个角度说明我国主动担当,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的理由。(4 分)
(2)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体现我国什么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推动我国走怎样的文明发展道路 (4分)
(3)“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中蕴藏着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请你将下列表格中的空格填充完整。(3分)
数据事实或知识理由 我可以试着做
数据事实:每消耗1度电,会排放0.785千克二氧化碳 ①
数据事实:自驾车每消耗1公升汽油,排放2.70千克二氧化碳 ②
知识理由: ③ 不用或少用塑料购物袋
知识理由: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林木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 不用一次性筷子
所前镇中 夏慧丽
2010年中考模拟试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C D B B A B A C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D B B C A CA C B C C C B A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D C D B A D C C C A A 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按序为8分、8分、7分、8分、11分、共42分)
34.答:(1)秦岭—淮河以南(1分);水稻(1分);因为苏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河网密布,符合水稻喜欢高温、湿润环境的习性,所以能大规模地种植。(2分)
(2)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中国自古就存在了(1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写出两个为2分,只写1个为1分);共同富裕。(1分)
35.答:(1)孔子主张“仁政”或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唐太宗深刻理解君民关系,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每例为2分,要从思想家、政治家各举一例)
(2)“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全部答对为1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1分)
(3)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分)
36.答:(1)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智慧;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同苏联争霸,欲联合中国牵制苏联;中国反对苏联搞霸权主义,同苏联关系破裂后,欲与美国缓和关系,以抗衡苏联。(4分;言之有理,适当给分)
(2)一个中国的原则(1分)
(3)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分)
37.答:(1)和平问题(或局部冲突)。(1分)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推行,恐怖主义的存在。(2分)
(2)宏观调控。(1分)
(3)D (1分)
(4)和平与发展 (1分)
(5)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
38.答:(1)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破坏严重,对环境污染严重;致力“低碳经济”发展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上答案中答对两个角度,可得4分)
(2)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 生态文明(2分)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①、②两空的答案学生只要围绕节电、节油写出具体做法即可。③、防止白色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林木吸收有害气体的生态功能等。(3分)
PAGE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