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调测试卷[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州 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调测试卷[下学期]

资源简介

200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调测试卷
2007.3
各位同学:
打开试卷的同时,你一个月辛勤努力即将会有一番见证。望你沉着冷静,勇敢接受考验,争取考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温馨提示:全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共8页。卷Ⅰ中试题的答案做在卷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卷Ⅰ上无效。全卷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本次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其中1—16小题每题1分,17—25小题每题2分,共34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四幅图的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你认为表示河流宽度最大的一幅是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句反映出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3、右边东西两半球图中,代表太平洋和亚洲的序号是
A.①④ B.①⑤
C②③ D.③⑤
4、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小品中的台词:“冲动是魔鬼,冲动是炸弹里的火药,┅┅冲动是一颗吃不完的后悔药。”这告诫我们在意志品质方面要增强
A、独立性 B、自制力 C、果断性 D、坚韧性
5、“芒果黄了叫人爱,芭蕉熟了任你摘,菠萝大了任人采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首流行歌曲的歌词描绘的地方,其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6、现在有人习惯于将钱戏称为“孔方兄”,其出典是历史上的“圆形方孔钱”。下令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2006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6个法制宣传日,其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据此回答7——8题
7、之所以要强调弘扬宪法精神 主要是因为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
C、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8、维护宪法尊严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青少年应当
①自觉增强宪法意识 ②以宪法规范自己的言行 ③善于同违反宪法的现象作斗争 ④认真行使修改宪法的基本权利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人们常说“笑比哭好”,但《儒林外史》中范进却在中举后因狂喜而发疯。这说明
①喜其实是一种不良情绪 ②情绪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③人们应当学会调控情绪 ④宣泄是调控情绪的最佳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下列古诗文名句中,可以提醒我们正确对待困境的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
11、近年来,浙江电信开展了“百万亲子绿色上网行动”,通过网络技术屏蔽有害信息,为青少年创造健康的上网环境。这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2、右图反映的情况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不平衡的
C.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不全面的
D.我国人民生活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06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据此回答13-16题。
13、下列战役中,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个重要转折点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凡尔登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4、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最主要归功于
A、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B、海外爱国华侨的无私捐助
C、万众一心的全民族抗战 D、世界反法斯联盟的建立
15、图片能够传递历史信息。如果要了解有关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你会选择哪幅图片?
16、在学校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演讲比赛中,同学们不能采用的观点是
A.抗日战争有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B.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D.落后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17、我国政府提出的创建和谐世界的主张
①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人民的意愿 ②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显示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④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这是因为
①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②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③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三者有机统一、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________决定的。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B.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C.我国的分配制度 D.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右侧这幅图告诉我们
20、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
①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 ②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③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正在逐步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为了让全体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国务 院决定国家公共财政将更多地向农村倾斜。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是能够代表我国全体人民利益的领导核心
②党中央具体组织和领导全国的行政工作
⑦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④党和政府坚持执政为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2、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市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民营经济近年来实力不断增强,已拥有全国500强民营企业41家,全省100强中占了37家,由此带来了全市经济的起飞。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应继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D.应毫不动摇地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自由发展
23、“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下列原则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 持续性原则 D、互补性原则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都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五”期间我国四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据此回答24—25题。
24、从以上三大工程可以看出资源的特点是
A.天然气、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B.我国各地天然气、水资源、电能资源都已十分短缺
C.我国自然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特点
D.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着利用率低、破坏、浪费严重现象
25、下列有关三大工程建设叙述错误的是
A.政府宏观调控的体现 B.市场机制自动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体现
C.区域经济发展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
D.科学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充分运用
200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调测答题卷
2007.3
卷 Ⅱ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其中1—16小题每题1分,17—25小题每题2分,共3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6分)
26、(本题12分)读《开辟新航路示意图》和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材料二;在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
材料三:文明起源于不同的区域,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在选择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摸索中,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
(1)指出图上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洲和大洋:A , B 。(2分)
(2)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发生在中国的哪个朝代?(1分)中国四大发明中哪项发明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支持?(1分)
(3)交通工具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列举近代工业革命中在交通工具方面有代表性的两个成就。(2分)
(4)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军事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阶段。请列举各阶段的一个历史事件。(3分)
(5)在纪念哥伦布航海50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材料二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从中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27、(本题8分)张某高中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在部队因表现出色,多次荣立三等功。退役后,他尽心照料父母,同时自筹资金,经营饮食业。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先进分子,他还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张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3分)
(2)张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3分)
(3)公民应怎样正确地行使权利?(2分)
28、(本题9分)
某校电视台(社会视野)栏目播放了反映当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专题片。现选取片中几个镜头:
镜头一:富起来的农民,绿树掩映中,一幢漂亮的农家别墅,屋前伴着拖拉机和摩托车,屋里有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镜头二: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大楼里正在举行村民代表会议,村主任向村民代表汇报本村“建设花卉交易市场”、“警民共建平安乡村”工作的进展情况,征求村民意见,接受村民监督。
镜头三:文化示范户,晚上,一户农家灯火通明,门框上挂着“文化示范户”的横匾,两边贴着大红对联:“学文化学科技科技繁荣业繁荣,重知识重教育教育兴旺家兴旺”,屋内坐满了读书看报的农民,四周书架上放了不少农业科普书刊。
根据上述镜头片段的内容,请回答:
(1)三个镜头分别主要反映了我国农村哪一方面的文明成果 (3分)
(2)镜头二中的这种会议制度及研究的工作对当地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各有何作用 (3分)
  
(3)镜头三中的对联反映了我国哪—战略 当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如何贯彻实施这—战略 (3分)
29、(本题9分)材料一:3月16日上午10时,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物权法草案、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等。表决通过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等等。许多代表在会前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听取民声,在会议上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提案和建议。
材料二:关注民生,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和焦点。网民、代表和委员关注民生,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和焦点。从网民、代表和委员的建言中,从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随处可见民生的细节,感受到民生的重量,体味到民生内涵之深刻,感知到其外延之宽广。
根据材料回答: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机关?材料体现了它行使哪些职权?(3分)
(2)人民代表为什么要在会前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听取民声?(3分)
(3)关注民生,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和焦点。民生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什么矛盾?你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3分)
30、(本题9分)材料一: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2月27日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胡锦涛主席向李振声颁奖。李振声说:我出身一个农民家庭对农业比较熟悉,我挨过饿,知道粮食的可贵。我在山东农学院上学时,对小麦育种和遗传都很感兴趣,当时,我将学校繁殖的一些优良小麦品种引回家中,乡亲们确实增产增收。这使我认识到科学技术确实对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作用,因此就产生了将来我也要争取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想法。
材料二:某校九年级同学准备搞一次小型科普展览。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发展”、“近代科技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代科技与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它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怎样的重要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本次展览的讲解员,你的解说词将涉及初三《思想政治》中哪些观点? (2分)
(3)请列举中国古代、世界近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各一项并简述其意义。(2分)
(4)以上两则材料给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2分)
  
200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调测参考答案
2007.3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其中1—16小题每题1分,17—25小题每题2分,共3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B C A A A B C D C B D
题号 14 15 16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B ╱ B B A B D C A C B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6分)
26、(1)北美洲 太平洋 (2分) (2)明朝。指南针(2分)
(3)蒸汽机车(或火车)、轮船、汽车、飞机(2分)(任一两个就可)
(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百日维新)或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分)
(5)①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黄金;到了美洲后,对印第安人进行殖民侵略,实行种族灭绝,所以拉丁美洲人民坚决反对。而郑和是一个和平使者、友谊使者,他在航海中不仅没有在沿途烧杀抢掠,而且还带去了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等货物,造福亚非,所以被世界人民所缅怀。②正反例子的比较充分表明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和侵略。(3分)
27、(1)受教育权、劳动权、荣誉权、被选举权(政治权利和自由) (3分)
(2)受教育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劳动的义务和依法纳税的义务(3分)(权利与义务只要写出3点即可得满分)
(3)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有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2分)(只要写出2点即可得满分)
28、( 1 )分别反映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成果(3分)
(2)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有利于民主更健全;建设花卉市场有利于经济更发展,人民生活更富裕;警民共建平安乡村有利于社会稳定,使社会更和谐。(3分)
(3)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坚持教育为本,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3分)。
29、(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最高决定权 最高立法权(3分)
(2)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略)(3分)
(3)主要矛盾:(略)。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3分)
30、(1)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巨大智力支持。(1分)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乘数效应,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人才;世界范围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2分)
(3)中国古代: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世界近代:蒸汽机的发明使用使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2分)(答案可从其他方面)
(4)我们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2分)
实验中学:章新初
PAGE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