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成民族学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品第二次月考答题卷(2010.1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二、非选择题:(6大题,共60分)21、(1) (2)(3)22、(1)(2)23、(1)(2)24(1)(2)(3)25、26、(1)(2)(3)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文成民族学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品第二次月考答案(2010.1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B C A D C C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B B A C C B D D二、非选择题:(6大题,共60分)21、(1)1978年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或对外开放)(1分)中国从此进入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1分)(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分)(或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2分)(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得1分)(3)实行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等。(每条2分,共4分)22. (1)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6分)(2) 买菜不用塑料袋(或用布袋或篮子);拒买野生动物;一水多用;垃圾分类;节约用电,用纸等(任答4点)23、(1) 漫画一: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众多;漫画二:我国的环境问题:荒漠化严重;漫画三:我国的资源问题:土地资源短缺 (3分)(2) 广告词:(略) 1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保护植被;节约森林资源;依靠科技,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率;加强立法工作,依法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任答3点) (7分)24、(1)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浪费损失严重;`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4分)(2)利用科技,加快节能环保技术的进步;利用科技,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回收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靠科技,努力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答出2点或言之有理即可4分)(3)积极参与节约水资源的宣传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刷牙时关上水龙头;淘米、洗菜用过的水,用来浇花;及时关闭水笼头等;敢于同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作斗争。(2分)25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以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积极鼓励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活跃城乡市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还要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因为,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忧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具有关键作用。(8分)26.(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分)(3)不是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4分)文成民族学校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品第二次月考试卷(2010.11)(考试范围:九年级社会1-2单元;思想品德第一单元。)说明:1、请务必在指定地方填写你的班级、姓名和号次,填好后不要急于做答。2、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考试为开卷考试,你可以参阅任何参考资料,但必须独立答卷,不得借阅别人的试卷和参考资料。3、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A. 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战役的结束 D.新中国的成立2、奠定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 )A、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正式建交C、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 D、与苏联等26国建立外交关系3、30年前的一声号角,吹响了春天里的征程,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开展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新的伟大革命”是指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发展农业 D.全面小康4、2008年6月13日,为国际媒体所关注的海峡两会(海基会、海协会)领导人商谈顺利完成,正式达成两岸周未包机和大陆观光客赴台两项协议。你知道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正式打破海峡两岸交往的坚冰是在哪一年A、1978年 B、1982年 C、1987年 D、1993年5、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这说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C、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6、下列举措直接推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修建青藏铁路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7、目前世界上还有20℅~35℅以上的人处于饥饿之中,8亿多人面临着饥饿,导致这种贫困的根本原因是A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 B、西方殖民掠夺和统治C、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 D、独立后长期不稳定和战乱8、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到来,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表明我国:①计划生育成绩显著②人口问题基本解决③人口数量过多④人口形势依然严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我国正在进行的探月活动,从资源利用角度看,此项活动有利于A、改善生活环境 B、发掘新资源C、解决资源区域性问题 D、提高资源利用率10、漫画反映了 ▲①当前社会存在住房、就医、读书难等问题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未解决④小康之路必定要背上沉重的包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1、解决上图中反映的问题根本的途径是 ▲A.大力发展生产力 B.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C.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D、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12、下列资源,能在较短时间内可再生或循环使用的是A、水、阳光、土地、煤 B、森林、铁矿、石油、电C、土地、阳光、水、森林 D、石油、煤、土地、阳光13、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切实保护环境 D.大力发展经济14、下列观点和主张,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积累资金,为子孙后代留下巨额财富 B、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使其不致退化或枯竭C、先污染、发展经济,后治理保护环境 D、限制或禁止当代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A.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实现全面小康社会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达到共同富裕16. 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A.改革开放 B.艰苦奋斗C.四项基本原则 D.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7.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由 决定的( )A.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社会主义根本原则C.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D.宪法18.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国家独立,民族统一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实现两岸“三通”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共中央制定这一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A.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B.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意志C.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0.某企业原为纯粹的国有企业,1997年经过股份制改造,组建成股份有限公司,资金总额由原来的2.3亿扩大为3.8亿。该企业内部职工通过持股获得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所得C.按劳动成果分配所得 D.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卷二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0分)【关注改革开放】材料一:30年前,一声惊雷响彻中国大地,中国从此令世人瞩目。材料二:1978年——2007年中国部分数据比较项目 年代 1978年 2007年国民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 3645亿元 249530亿元经济总量国际位次 10 4人民生活水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3元 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34元 4140亿元阅读上述材料与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中的“一声惊雷”指的是什么事件?对我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 (2分)(2)材料二的数据说明了什么?(4分)(3)你认为取得上述成绩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条)(4分)22、在学完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后,老师围绕“人口、资源、环境”的内容布置了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请你完成。(1)书面作业:写出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国策和战略。(6分)(2)实践作业:按照下面的活动设计,你打算怎样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针对下面的活动,写出4个节约资源或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4分)早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晚上上街买菜 洗衣拖地 烧菜做饭 做作业 看电视、练书法23、图三(1)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着什么问题 (3分)(2)请你就其中某一方面的问题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并就图二反映的问题提出至少3条相应对策。(7分)24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水乡闹水荒 :浙江历来有“江南水乡”美称。但据调查发现①千岛湖水受污染威胁,杭嘉湖水网枯水季节基本没有饮用水源。②浙江省的水重复利用率仅30%左右,城市供水系统的自来水管道漏水率亦高达20%。③随着生产扩大,衢州一家企业一天的用水量竟与杭州市一天的生活用水量相当!专家预测,到2010年,浙江省水资源需求缺口将达55亿立方米;2020年将上升到67亿立方米。材料二:水乡战水荒:浙江省政府发布的《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规定,自2007年10月1日起,各地政府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逐步调整水价,建立激励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嘉兴市造纸行业将在2010年底前淘汰年产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引入环保、节能造纸新工艺,大力鼓励和引导造纸行业实施废水回用改造工程,到2010年所有造纸企业中水回用率达70%以上,部分企业达到零排放。浙江投入巨资,集中了全国的海水淡化人才、技术,海水淡化事业发展迅速。(1)结合材料一谈谈“水乡闹水荒”的原因。(4分)(2)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及部分企业的做法对我们应对“水荒”有何借鉴意义?(4分)(3)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家乡战胜“水荒”做些什么?(2分)25辨析题。(8分)只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就能得到快速的发展。26.综合探究题。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九年级学生小明和几个同学以“三十年看‘三农’”为主题出了一期板报。以下是板报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有喜:30年来,我们国家解决了吃饭问题。200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是40年来第一次实现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增长。农民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6%。有忧:人口多,人均耕地,水资源少;农业抗击自然灾害能力还比较弱,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是靠天吃饭;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增收困难。有希望:党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了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1)30年来我们国家能够解决吃饭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三农”发展有喜也有忧说明了什么?反映了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6分)(3)党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否就否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什么?(4分)沉重的负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doc 九年级历史与社答案.doc 九年级历史与社答题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