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社会思品期末检测卷(试题卷)注:本卷分卷I(选择题)和卷II(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统一做在答题卷上。满分 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卷I(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园有望成为世博会历史上首个无烟园区。这突出体现的发展理念是A.以人为本 B.科技创新 C.可持续发展 D.和平发展2.世博会开启了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是中国展示自己新成就的良机。这主要启示我们应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深化体制改革 C.大力发展先进文化D.坚持对外开放3.1949年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表述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抗美援朝.打败美国侵略者 D.三大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4.“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新中国成立和建设新农村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是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步履依然踯躅。据此回答第5~6题。5.当今世界南北差距日益扩大。下列事件有利于缓解南北差距的是A.巴以重启和谈,和平曙光初显 B.印度总理访华,龙象同舞共繁荣C.朝核会谈继续,半岛局势缓和 D.欧盟非洲携手,建平等伙伴关系6.2009年中国与美国在活性炭、肉鸡、轮胎等方面,围绕侵销与反侵销出现不少摩擦。假如两国之间协商不好,这些摩擦的解决可以诉之于的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安理会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奥委会7.“打开你的包,拿出包里所有的东西”、“打开你的外套,拿出你口袋里所有的东西”。在某超市,所有员工下班时都要接受“如此严格”的检查。该超市的行为侵犯了员工的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安全权 D.知情权8.下列属于公民合法财产的是A.小亮用捡来的500元钱买了一个MP4 B.张某将抗震救灾款存入自己账户C.小明用捡来的瓶子卖了20元钱 D.某市长索要和收受他人贿赂9.有人认为:享受权利是自己的事,履行义务是别人的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正确认识A.享受权利的重要性 B.履行义务靠自觉c.权利与义务是有区别的 D.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10.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参与全球央行联手降息,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更是令全世界“狂喜”。右图漫画中的“这里安全,准备着落”说明了①中国一心一意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②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③因闭关自守,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大④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1.2008年9月1日起,我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表明A.我国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B.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D.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15日,海峡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三通”终于基本实现。这一天,—封封信函,—趟趟航班,一艘艘货轮分别从天津、上海、厦门等城市和台北、高雄、基隆等城市出发,直奔目的地,再也无需“辗转”、“弯靠”、“三通”,让海峡两岸同胞的心贴得更紧。据此回答第l2~13题。12.两岸基本实现“三通”的经济意义在于,有利于①实现两岸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 ②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③实现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便利与快捷 ④促进两岸的人文交流,增进民族情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3.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表示,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符合两岸同胞利益、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的事情,不管面临有多少困难,遇到多少阻力,花费多少时间,终究都会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这是因为和平发展①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②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 ④有利于两岸的稳定、繁荣和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4.2009年,重庆打黑除恶,1500余名涉黑成员落入法网;陕西等地千名儿童血铅中毒,肆意排污的冶金企业被依法惩治……这表明①公民依法维权意识显著增强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存在③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④我国积极推进依法治国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5.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月10日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把握好土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和时序。这里我国运用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以下手段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政治手段16.在嘉兴街头,我们可以看到跨国连锁企业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超市人头攒动,这一现象体现了A.政治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和平与发展 D.区域集团化17、下图(2007年末我国人口数及构成)表明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指标 全国总人口 城镇 乡村 男性 女性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人口数(万人) 132129 59379 72750 68048 64081 25660 91129 15340比重(%) 100 44.9 55.1 51.5 48.5 19.4 69.0 11.6①人口基数大 ②农村人口多 ③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④人口素质偏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对右图漫画《言传身教》寓意的认识,正确的是A、母亲督促孩子学习,履行家庭保护的责任B、母亲没有以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C、母亲没有依法履行对孩子的抚养义务D、孩子意志坚强,排除干扰,专心学习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审议并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草案)》。据此回答19~20:19、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号召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携手努力、共同应对。这是因为①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②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③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 ④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0、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我们①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卷Ⅱ(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8分)材料一:2009年1月5日,数十辆以色列坦克和装甲车挺进加沙南部,与巴方激烈交火,造成13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这场冲突刚爆发,中国就呼吁双方停火并向冲突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材料二:2008年从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不仅使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也均被拖下了水。面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积极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计划,对于恢复中国乃至世界市场起了巨大作用。联系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材料时刻提醒世界人民要分别关注当今世界的什么问题?(2分) (2)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3)上述材料体现了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并树立了一个怎样的形象?(4分)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把鼓励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主题是“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提出了中国特色低碳道路。(1)《循法经济促进法》的立法依据和基础是什么 它们两者之间有何联系 (4分)【相关链接】保定作为首批入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试点城市,着力打造光电、风电、节电、蓄电、输变电及节能新材料等六大产业体系;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引入新能源产业及“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充分利用区域的后发优势,建立和完善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近年来,强制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技术设备和产品,关停改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2)结合相关链接,谈谈保定市的做法对我国发展中国特色低碳经济的借鉴意义。(4分)(3)低碳乐活,理应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各一条。(2分)23、(14分)2009年祖国母亲60华诞。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们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屈辱与探索】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什么?(2分) (2)材料一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4分) 【抉择与奋斗】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经过艰难抉择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并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新中国。(3)材料二所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例)(3分) 【发展与富强】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历了曲折和风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4)材料三所述, “经历的曲折和风雨”有哪些?“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3分)【收获与拓展】(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有了深刻的感悟,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请你写下你感悟的道理。(2分)24.(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09年9月4日上午(第2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第35中,在初二(五)班和学生坐在一起连上了5节课,对当前中学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在座谈会上,总理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下午,总理观看了学校布置的科技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引起总理的深思……“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表明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的第三个漫步太空的国家,充分展示我国发达的航天实力、经济实力,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2009年10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即将亮相,这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是继美国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这种计算机的国家。2007年11月24日“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成功发射。意味着在国际空间开发和探测上,中国将具有发言权,体现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及相关的尖端技术。(1)材料反映出中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必须加强哪两方面的创新?(3分)(2)国家总理为调研中学教育亲临教室听课,表明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教育?(4分) (3)引起总理深思的是教育与科技的联系。请你用一句话说出教育与科技的联系?(1分)九年级社会思品期末检测卷社会思品试题答题卷题号 一 二 总 分 结分人 复核人21 22 23 24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根据网上阅卷要求,请同学们在各题目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本大题共有4小题,共40分)21.(8分)(1)(2分)(2)(2分)(3)(4分)22.(10分)(1)(2分)(2)(4分)(3)(2分)23.(14分)【屈辱与探索】(1)(2分) (2)(4分) 【抉择与奋斗】(3)(3分) 【发展与富强】(4)(3分) 【收获与拓展】(5)(2分)24. (10分)(1)(3分)(2)(4分)(3)(1分)九年级社会思品检测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D D B B C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D B A B A B D B21、(1)材料一、和平问题;材料二、发展问题(2分)(2)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3)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分)形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22、(1)我国宪法。(1分)联系: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普通法,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两者是“母法”与“予法”的关系。(3分)(2)①加快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②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国际间的合作,学习引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③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自然资源;④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法制,严格执法,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调整产业结构。(任答二点,每点2分,共4分)(3)围绕生活和消费各写一条,言之有理即可。(每条l分,共2分)23、(1)从此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 共同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等(答出其是一点即可2分)(3)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革命道路(1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长征的胜利、抗战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等(2分)(4)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2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其他有理的答案亦可2分)24.(1)科教兴国战略(1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2分)(2)(4分)①因为教育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接受良好教育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②当今世界各国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③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要靠教育;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的教育现状不尽人意、教育体制有待完善,影响了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答出二点得满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给分)(3)(1分)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符合这个意思即可)…………………………………………………密………………………封…………………………线…………………………………………………____________ 县(市)________学校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 考号__________得 分阅卷人得 分阅卷人得 分阅卷人得 分阅卷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