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二次月考试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二次月考试题卷

资源简介

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二次月考试题卷(2010.12)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择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0年11月11日到14日,二十国集团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先后在( )和( )举行,这是G20和APEC历史上首次近距离接踵举行。
A、上海 北京 B、韩国首尔 中国上海
C、韩国首尔 日本横滨 D、日本横滨 韩国首尔
2、漫画提示我们(  )
A、我国人口多,水资源丰富
B、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C、提倡公众要节约用水
D、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3、读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现状与预测表,表格直接表明我国(  )
年份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百分比 9.8% 11.75% 15.5% 21.9% 25.1% 27.4%
A、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的问题 B、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C、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D、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4、目前,不少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市面上还出现了太阳能手机蓄电池,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太阳能房子。这表明(  )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 B、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人们只能利用可再生能源 D、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5、“挖出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使用数百年,但是数百年后呢 数百年后,我们当然是或上了天堂、或下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后代,却是要生存的……”对这一段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
①资源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②煤是—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发和利用
③非可再生资源具有数量有限的特点 ④资源的开发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循环经济的理念里,没有“废弃物”这一概念,所有废弃物都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这一理念(  )
①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②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③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④增加了成本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标志着20世纪70年代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重大事件有(  )
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美国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③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④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成功举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8、某校历史与社会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开展“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南北问题” 专题探究活动。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其中适合采用的是(  )
①《非洲:苦难的延续》 ②巴基斯坦前总理贝 布托遇袭身亡
③《全球家庭财富分布》图 ④《七十七国集团联合宣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下列选项前后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
A、求同存异——万隆会议 B、小球转动大球——中美关系改善
C、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土地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灭
10、建设“绿色浙江”,引入“绿色GDP”,关键不在于如何计算GDP,而在于如何绿化。这告诉我们追求经济指标(  )
A、就是把资源和生态环境变成人类的自由财富
B、应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追求发展指标
C、不应考虑资源的稀缺性与生态环境的恶化
D、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
11、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
A、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C、1979年中美建交 D、2001年加入WTO
12、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8年4月29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②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努力决不放弃。③两岸间的争议和分歧将很快得以消除。④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下列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 ②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③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新中国诞辰60周年庆典上,新疆彩车的一大亮点是所有图案全部为手工绘制,9名美工在北京起早贪黑干了整整18天,一笔一画绘出那些精美的图案。他们中,有汉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回族,不同民族的兄弟团结无间,合作绘制的作品美轮美奂、生动传神。这反映了(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坚持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满城尽是黄金沙”,致使沙尘天气肆虐的因素可能有( )
①生态破坏 ②过度放牧 ③环境污染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欧盟努力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金砖四国”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展望五国”( 越南、印尼、南非、 土耳其、 阿根廷)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  )
A、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 B、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C、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立
二、非选择题(共6大题,每题8分,共48分)。
17.材料一:2010年1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颁奖。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
⑴两则材料反映中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加强哪些方面的创新 (3分)
⑵强国必先强教,为此必须把教育摆在什么战略地位?(2分)
⑶自主创新靠人才,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未来,你准备怎样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3分)
18.材料一:2009年10月19日,中国籍货船“德新海”号在印度洋海域被索马里海盗劫持。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部署,紧急协调包括邻近事发地点的欧盟海军反海盗特谴队在内的各方组织营救行动,中国政府声明将尽全力营救这艘遭到海盗劫持的货船。
材料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影响正在加剧,发展中国家处境尤为不利。中国政府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是经济开始复苏。
材料三:2009年9月2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二十国集团这一平台,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保持政策导向总体一致性、时效性、前瞻性。要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公正自由开放的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
⑴材料一反映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哪些方面因素?(2分)
⑵金融危机说明当今世界哪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一问题突出的表现是什么?(2分)
⑶三则材料启示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各种挑战?(4分)
19.材料一: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材料二:30多年前,一声惊雷响彻中国大地,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了,中国从此以后有了全世界羡慕的中国速度。
⑴材料一诗句中的划线部分反映的是我国在哪一计划中的哪一项工程建设?(2分)
⑵材料二的“一声惊雷”指的是什么事件?尘封已久的大门最早在哪里打开?(3分)
⑶30年来中国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⑷材料一、二的事件分别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0、材料一:地球妈妈生病了,请你当回“医生”,为她诊断:(1)发热:由于工业生产中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不断增多,使大气增温现象日益明显。(2)皮肤病:病人绝大部分皮肤受到侵害,临床表现为( A )等,最严重的是,由于缺少植被保护,这些皮肤正在进一步病变。(3)败血症:病人体内血液受到污染,表现为( B )等。(4)器官衰竭症:由于各种资源的过度开发,使患者的各种器官功能出现衰变,如许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 C )资源已经面临耗竭……
材料二:1999年世界人口总数突破了60亿大关,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仍然很高,过快增长的人口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⑴诊断病情:请把材料一中的空格补充完整(3分)
⑵寻找病因:结合材料二分析地球妈妈生病的原因(2分)
⑶对症下药:医治地球妈妈的病,我们应该实施什么战略?贯彻哪些基本国策?(3分)
21、材料一:回归之前的澳门,经济连续四年负增长。回归后的头一年,经济就出现了4%的正增长,据统计,澳门2002年经济增长率达到5%,这是澳门经济自1994年以来最好水平。
材料二:2002年,中国香港再次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以8.8分压倒新加坡和美国。回归祖国以后,香港和内地经济关系更加密切,其中介地位进一步加强,内地成为香港经济发展与繁荣的重要依托。
⑴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分)
⑵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的繁荣与发展说明了什么?(2分)
⑷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可以为实现国家统一做些什么?(3分)
22、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⑴漫画反映了我国当前还存在哪些突出的民生问题?
(3分)
⑵这些民生问题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国情?同时也突出
了当前社会怎样的矛盾 (2分)
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谈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3分)
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二次月考答案(2010.12)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C C D C A B A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D C D A C B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题,共48分)
17、(1)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教育创新;(3分)
(2)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分)
(3)青少年应该勇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责任,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言之有理即可)(3分)
18、 (1)国际恐怖主义力量的增长;南北差距拉大,埋下了世界不稳定的因素。(2分)
(2)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2分)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等等。(4分)
19、(1)一五计划 武汉长江大桥。(2分)
(2)改革开放(1分)、沿海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分)
(3)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分)
(4)中国开始改变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分)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1分)
20、(1)A-----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森林破坏也可以)B-----水体污染 C-----矿产资源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人口多,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导致资源的短缺,同时,人类排放的废弃物会超过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从而造成环境环境的污染。(2分)
(3)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生育、保护环境(3分)
21、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分)
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⑶“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分)
⑷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台独”行为作斗争;
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3分)
22、(1)漫画反映了我国当前还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读书难、教育不公平等民生问题。(3分)
(2)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分)
(3)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措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为改善民生问题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