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三年级质量检测社会思品 试题卷2010.12考生须知:1、试卷分为试题卷(共4页)和答题卷(共4页);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2、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得分;请勿在装订线内答题。3、请在答题卷装订线内写上考生所在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一、选择题(本题有21小题,其中1—10小题每题1分,11—21小题每题2分,共32分。)1.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3年)所取得的成就不包括:A.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C.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2010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某一国际组织9周年的纪念日。9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但同时也给我国政府和人民带来了重大的责任和挑战。据此回答2-3题。2.某一国际组织指的是:A.联合国 B.欧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3.加入该组织以来,国外对中国产品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日趋严重。这两年,南浔的一些地板生产厂家出口到欧洲的实木地板,由于甲醛超标被退回。这警示我国的出口企业必须:A.降低产品价格 B.依靠国家贸易保护 C.增强环保意识 D.拿起反倾销武器4.在某网站组织的成人标准网络票选活动中,“责任”一词的选票高居榜首,成为入选成人标准的首个关键词。这表明:A.责任就是无私奉献B.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C.承担责任就要不言代价D.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5.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欧盟努力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金砖四国”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展望五国”( 越南、印尼、南非、 土耳其、 阿根廷)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A.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 B.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C.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立截至2010年8月15日,姜已连续34天价格上扬,“蒜你很”、“豆你玩”、“姜你军”已成为网络热词。据此回答6—7题。6.造成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单从市场机制角度分析,原因是A.农产品供不应求 B.农产品供过于求C.政府调控不力 D.我国法制不健全7.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某地政府拟采取以下措施,你认为可行的是①对种植户进行适当的农业补贴,鼓励种植户扩大种植面积②要求所有餐馆停止使用姜和蒜,从而缓解供求矛盾③依据相应法规,对市场上囤货炒作的不良商家进行处罚④要求所有农户放弃种植粮食,改种姜蒜,从而增加农民收入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8.有位社会学家说:“一个民族的灭亡,并不是指这个民族的人已经全部不存在了,而在于这个民族的人身上已不再存在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了。”这是因为,失去民族文化就失去了A. 文化的多样 B . 民族生存的物质基础C. 文化传播的基础 D. 民族创造力和生命力9.中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相应地承担着各种社会责任。下列属于初中学生应承担的责任有: ①清洗自己的衣物,整理自己的房间 ②不惜一切代价与暴力犯罪作斗争 ③保护自然环境,尊重生命 ④认真学习,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 ⑤当人落水时,奋不顾身救人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10.中国的轮胎制造技术世界一流,无缝钢管的技术含量也很高。这类高技术产品却屡遭欧美国家不公正的“制裁”,其中主要原因是这类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已对欧美各国同类产品带来了威胁。这提醒我们: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②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往往将中国置于不利地位③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而言是发展的机遇,也是严峻挑战④经济全球化并不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11.“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电视剧《蜗居》里的台词折射出都市“房奴”的辛酸苦辣,“蜗居”一词迅速成为年度热词。2010年,中央频频出招,抑制房地产市场。但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A.抑制房地产投资投机 B.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C.适度降低房价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12.2010年8月12日晚,“风雨同舟·情系舟曲”大型赈灾义演在甘肃举行。义演现场共举行了四次捐款活动,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共募集资金1.32亿元。这体现了:①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②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④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3.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特别强调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这是因为:①教育已逐步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②教育是兴国之要,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③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七亿多农村人口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建国六十一年来,土地经营权经历了分、合、分、合的“两分两合”的演变,见证了整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变迁的全过程。下列对于“两分两合”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①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分”——彻底消灭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五十年代中后期的第一次“合”——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③七十年代末期的第二次“分”——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④2008年的第二次“合”—— 农村实现了全面小康,掀开了建设新农村的新篇章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中央确定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有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据此回答15——16题15.“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是:A. 落实执政为民的理念 B.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C. 利用科学技术 D. 强化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16.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出门尽量多骑自行车等,这些行为体现了: 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②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A. 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④17.下列对欧盟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②它的崛起有利于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③它制定的国际关系规则最具广泛性、权威性 ④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组织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18. 标志着20世纪70年代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重大事件有: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美国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③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④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成功举行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19.近些年来,花旗银行、友邦保险、沃尔玛等“洋银行”、“洋保险”、“洋超市”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布局设点。这是 的缩影。A.世界多极化 B.政治一体化C.文化多元化 D.经济全球化20.台湾被割占到光复的历史昭示我们,两岸同胞休戚与共,台湾的命运与祖国的兴衰紧密相连。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①坚决反对“台独”,同一切妄图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②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争取早日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③积极推进两岸交流,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④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和义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归类法是学习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的重要方法。某校902班小李同学在学完九年级的内容后,对书本知识进行了归类整理。下面这张知识卡是他归类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A. ①② B. ④C. ③④ D. ③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试场号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_装订线初三年级质量检测社会思品 答题卷 2010.12题次 一 二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1小题,其中1—10小题每题1分,11—21小题每题2分,共3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22、(8分)材料一:2010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我的梦,中国梦”,少 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的梦,中国梦,中国的梦,我们的梦!试飞英雄李中华等成为“开学第一课”梦想大使,与全国中小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梦想。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统一、民主、富强,是亿万人民的梦想。(1)新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2010年10月1日, 探月卫星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实现飞天梦想的征途中又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2分)(2)亿万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梦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你仿照下面的范例,列举新中国在实现“中国梦”征途中的事例各一例。(4分)例:民主: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人民站起来当家作主成为国家 的主人。统一: 。富强: 。(3)“我们的梦,中国梦;中国的梦,我们的梦!”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担当起怎样的历史使命?(2分)23、(10分)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的经济实体。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686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材料二:今年70岁的刘士新一家一直都生活在济南市天桥区的小刘村,家里收入主要靠种地。在国家取消了农业税、进行粮食直补、买农机买化肥都有补贴的基础上,2009年,国家又发了养老金,刘士新家的收入是越来越多,于是,刘士新就有了新打算:“用这笔钱,可以到市里转转玩玩跑跑,订个报纸、看看电视,这多好,也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1)材料一中成就的取得源于我们走对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迈进这一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哪一目标?(2分)(3)根据材料回答“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之间有什么联系?(2分)从基本国情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两者并重?(4分)24、(10分)材料一:2009联合国世界气候大会于12月7日—19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包括联合国官员在内的共192个国家参加,目的是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 续方案。但由于某些发达国家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分歧,使得本次大会没有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共同文件。材料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政府的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与舆论监督。中国愿在信息公开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中国言必信行必果,我们将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1)材料一表明人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是什么?该会议关注的气候变暖问题实质上是什么问题?导致该会议无果而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2)你认为哪类国家应该对全球气候变暖负主要责任?由它们(碳的主要排放国)承担主要责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2分)(3)中国政府的郑重承诺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国际形象?(2分)材料二表明我国将通过哪些措施努力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3分)25、(10分)材料一:2010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纪念日。30年来,深圳经济以年均增长25.8%的速度迅猛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从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迅速崛起为一座产业发达、交通便利、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城市。材料二: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这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喀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见右图)材料三:中央已安排深圳直接一对一支援新疆喀什。深圳已启动近亿资金投向喀什民生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深圳经济特区30年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我国七十年代一次会议上作出的一项怎样的历史性决策?(2分)【从这里到新德里、伊斯兰堡、杜尚别、比什凯克等周边国家的大中城市,都在1000公里之内。从这里到欧洲,比走海路至少要近3000—4000公里,航空到法国巴黎仅需6小时。喀什在中亚、南亚、西亚的弧形经济圈中,处于较为中心的位置,是我国连接中亚、南亚以及欧洲的天然路桥和黄金通道。在历史上,喀什与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通商贸易有着深厚的渊源。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这里就一直是我国西部最早的国际商埠,呈现出“货如云屯,人如蜂聚”的繁荣景象,被誉为“东方开罗”。】(2)根据材料二中的文字和图表信息分析为什么国家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3分)(3)作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除材料三提到的,深圳还应在哪些方面给予喀什大力支援?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什么原则?从深圳经济特区到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我国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新格局?(5分)26、(10分)材料一:为期184天的世博会10月31日在上海划上圆满的句号。从2008的“百年奥运之梦”到今日的“百年世博之梦”,海内外华人热切期盼的“中国梦”终成现实。一个个“中国骄傲”对于历经沧桑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显示中国人正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迈开坚实的步伐。材料二:有媒体评论称,有形的上海世博会虽然落幕,但无形的“后世博时代”却刚刚破题。当中国庞大的观博者集体经历世界文明的洗礼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将会发生渐次的改变,国人同胞的精神境界与素养将得以进一步的提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梦”终成现实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试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4分)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2分)(2)材料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口怎样的现状?(2分)(3)“国人同胞的精神境界与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将有利于现代化建设,请问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有何关系?(2分)核心类①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跨国公司的活动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③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④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 - 1 - -初三年级第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D B A B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D C B B C A D A D C C二、非选择题:22、(1)东方红1号;嫦娥二号(2分)(2)统一:香港与澳门的回归,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或两岸大三通实现,使两岸人民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从统一角度回答,表达合理即可,2分)富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从促进国富民强的措施角度回答,表达合理均可,2分)(3)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分)2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2)和谐(2分);(3)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2分)原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存在着住房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4分)24、(1)在发展中,如何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发展问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3分)(2)发达国家;公平性原则;(2分)(3)合作、负责的国际形象(2分);国家的宏观调控;法律与舆论监督;国际交流与合作。(3分)25、(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分)。(2)喀什地理位置优越,与我国邻国中五国相接壤,有利于对外开放;自然资源丰富,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了加速新疆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3分)。(3)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2个方面,2分)。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2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1分)。26、(1)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蓬勃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4分);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分)(2)中国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低(2分)(3)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分)童趣·综合能力测试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稚( ) 藐( ) 拟( )项为之强( ) 唳( )怡然( ) 土砾( ) 壑( ) 庞然大物( ) 癞虾蟆( )二、给下列句中加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1.能张目对日( ) A.看 B.分开 C.张开2.项为之强( ) A.僵硬 B.强壮 C.直立3.神游其中( ) A.神态 B.精神 C.神志4.方出神( ) A.刚刚 B.才 C.正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四、填空。《童趣》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家,本文选自《________》五、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1.明察秋毫:2.庞然大物:六、阅读。(一)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善,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________,________。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________,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照原文内容,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以丛草为林: (2)凹者为壑:(3)兴正浓: (4)鞭数十:3.翻译句子: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4.作者把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5.从选文中举一例说明作者幼时的童趣。 (二)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睛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选自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①芸:指作者的妻子陈芸。②盍:何不。③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的跳动。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1.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盍仿而效之( ) A. già B. hé C. hè(2)虫踯躅不受制( ) A.zhí zhú B.zhì zhú C.zhí shǔ(3)恐作俑罪过耳( ) A. yōng B.yòng C. yǒng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词。(1)案头瓶花不绝(2)觅螳螂蝉蝶之属(3)如其法行之(4)不亦善乎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2)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妻子向作者介绍画中的草虫技法,作者欣然模仿这种方法作画。( )(3)从文中的叙述与描写中可知作者甘愿过一种从事艺术的自由自在的平淡生活而无意涉足官场。 ( )参考答案 一、zhì miǎo nǐ jiāng lì yí lì hè páng lài há ma二、1.C 2.A 3.B 4.C三、1.因为;被;当作,看做 2.景观,景象;看 3.助词,相当于“的”;代词,代蚊子;代词,代癞虾蟆四、沈复 三白 清 文学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五、1.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羽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造句(略) 2.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造句(略)六、(一) 1.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拔山倒树而来 2. (1) 以:把 (2)壑:壕沟 (3)兴:兴致 (4)鞭:鞭打 3.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子都被它吞下去了。 4.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将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说明观察入神、细致,从而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另外,此“庞然大物”也是相对于“二虫斗草间”之“二虫”而言。 5.此题答案不惟一,可从观察飞蚊、观察花台草木、观虫斗、驱虾蟆等事情中任选一例分析。 (二)1.(1)B (2)A (3)C 2.(1)绝:断(2)属:类 (3)行:做 (4)善:好 3. (1)虫子跳跃而不容易受控制,哪里能够模仿(画中的草虫之法)呢? (2)(虫子)有的抱着花梗,有的踩在叶子上,好像是活的一样。 4. (1)√ (2)×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三年级第质量检测参考答案.doc 初三年级质量检测.doc 童趣_综合能力测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