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1学期调测试题社会思品学科试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学年第1学期调测试题社会思品学科试题卷

资源简介

2010学年第1学期调测试题
社会思品学科试题卷 2010年12月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2.全卷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全卷实行开卷考试。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卷一
一、选择题(本题有21题,其中1—10题每题1分,11—21题每题2分,共32分。)
1、2010年11月28日广州亚运会谢幕,中国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光,创造了中国代表团征战亚运的金牌新高。中国健儿用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团结协作 B. 自强不息 C. 爱国主义 D. 科技创新
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3、香港义工黄福荣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舍己救人的义举得到了国家肯定和表彰,被授予“抗震救灾舍己救人杰出义工”称号。他的行为之所以受到国家表彰是因为
①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②不图回报的奉献精神
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④自觉履行了道德和法定义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 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被肃清
C. 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
5、2010年4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启幕,19个省市近千亿资金的注入,让新疆站在了“跨越式发展”的起跑线上。全国对口支援新疆有利于
①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实现东西部同步富裕
③加强各民族团结 ④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解决人口问题,坚持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使经济更好更快的增长。回答6—9题。
6、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
①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②人口数量大 ③人口素质低 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在于
A.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B.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C.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经济发展要做到好字优先,科学发展就必须
①坚持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②经济增长方式从集约型向粗放型转变
③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④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①③④
9、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关键是
A. 人口 B. 发展 C. 环境 D.资源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9月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了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作了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的讲话。回答10题。
10、温家宝总理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的精髓是什么?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一个敢于担当的中国,永远与世界同行。”温总理的讲话表明今天的中国
①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②已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③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11、对联合国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联合国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②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③联合国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
④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12、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这表明
①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已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②我国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④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4、我国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这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都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即使不是民族自治地方,在其他少数民族杂居、散居的地方,如果少数民族占一定的比例,也会注意配备少数民族干部。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的原则是( )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 民族互助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 .一五计划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6、2010年1月2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已由原来的第六位跃居第三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 )
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7、大陆熊猫“团团”“圆圆”已在台湾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18、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依法行政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一系列喜人的新变化。具体表现在
①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设立深圳、珠海、广州和厦门为经济特区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20、2010年3月,在莫斯科的地铁连环爆炸事件,两名女子采用自杀式人体炸弹袭击导致数十人遇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今世界还不太平 ②当今世界总体战乱,局部和平
③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1、某电视剧描述了1956年中国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故事。在这一年中,剧中主人公可能经历的是
A. 从广播中听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新闻
B. 乡下亲戚加入农村生产合作社
C. 看到报纸上刊登一五计划各项指标超额完成的新闻
D. 积极参加农村大跃进运动
2010学年第1学期调测试题
社会思品学科答题卷 2010年11月
卷二
一、选择题(本题有21题,其中1—10题每题1分,11—21题每题2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答案 /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8分。其中22小题9分,23小题11分,24小题9分,25小题10分。26小题9分。)
22、★了解国情 共绘未来★ 9分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国情,某校社会实践小组对本地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收集了以下信息。
GDP增长情况表 人均收入和储蓄表
1978年 1.24亿
1990年 16.52亿
2000年 107.3亿
2008年 521.06亿
单位:元 1978 1990 2000 2008
居民人均收入 42.1 547.9 19442 30398
居民人均储蓄 13.2 120.2 7280 16703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两副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发生这些变化的活力源泉是什么?(4分)
在这30多年里,全国各地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我们仍面临住房、物价、医改、教育、就业等等许多问题,期待政府着手解决。
(2)上述问题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国情?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3分)
(3)新时代新要求。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同学们经过调研更意识到历史赋予的重任。
请问,历史赋予我们当代青少年的重任是什么?(2分)
23、★聚焦世博 共促发展★ 11分
2010年5月至10月,第41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成功举行。此次世博会就是一个微缩的世界,是“地球村”的生动写照。上海世博会是世博史上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既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舞台,也是世界加强与中国沟通的桥梁。5个月来,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方汇集黄浦江畔,100多位外国领导人莅临世博园区,近6000万中外游客接踵而至,200多万名中外志愿者真诚奉献,联袂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华彩乐章。
(1)材料体现了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 这一发展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4分)
(2)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应坚持哪一基本国策 实行这一国策有何意义?(3分)
3)湖州市政府提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借助上海世博会这一机遇,发展湖州经济。
湖州市××村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准备以“当一天农民,寻一回根”为特色的旅游项目。请你从右图中找出该项目实施的两个有利条件,并分析这一项目是如何体现因地制宜要求的。(4分)
24、★迎战金融危机★ 9分
材料一: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影响到实体经济,各国纷纷采取经济刺激政策。但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美国下降2.5%,日本下降5.3%,欧盟下降3.9%,而中国却增长了8.7%。
材料二:2009年,中国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世界为之惊叹:是什么让中国出色的书写了这份难以置信的答卷,创造了神奇故事?中国回答:这神奇故事始于党中央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当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入死胡同,被推到“十字路口”的中国,却以制度的优越性,印证了国家能力;科学的理论体系让我们从“危”中看到了科学发展之“机”,为化危为机奠定了理论基础。
1)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国际社会最根本的做法是什么?(2分)
2)随着经济的复苏,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会逐步退出吗?为什么?(3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为何能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4分)
25、★共建民主政治★ 10分
材料一: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工作报告;会议还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材料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为了行使好自己的权力,在会前深入基层,做足工作,在大会上积极提出议案。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体现了我国人民通过哪种形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修改《选举法》的依据是什么?(3分)
2)材料一中反映了全国人大行使了哪些权力?并写出全国人大的地位。(4分)
3)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在会前深入基层,听取民声?(3分)
26、★倡导低碳生活★ 9分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家庭一幕】有一天,潇潇一家三口边散步边聊天……
子:爸,你经常忘记切断计算机的电源,水龙头的水流又开得很大,真浪费。
父:地大物博的大中国,一点点水电,何足挂齿!
母子:反对!……
(1)请你针对我国资源现状说说母子俩反对的理由。(3分)
【社会一隅】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饯行“低碳”生活方式。
(2)低碳生活的方式体现了人类追求的哪一永恒主题?符合我国的哪些基本国策?(3分)
【图说举措】
(3)读图回答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实现减排 (3分)
(3)读图回答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实现减排 (3分)
座位号__
试场: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密……………………………..封…………………………………线…………
装 订 线
到2020年,
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扶持新能源产业
PAGE
1童趣·综合能力测试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稚( ) 藐( ) 拟( )项为之强( ) 唳( )
怡然( ) 土砾( ) 壑( ) 庞然大物( ) 癞虾蟆( )
二、给下列句中加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能张目对日( ) A.看 B.分开 C.张开
2.项为之强( ) A.僵硬 B.强壮 C.直立
3.神游其中( ) A.神态 B.精神 C.神志
4.方出神( ) A.刚刚 B.才 C.正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
四、填空。
《童趣》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家,本文选自《________》
五、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1.明察秋毫:
2.庞然大物:
六、阅读。
(一)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善,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________,________。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________,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照原文内容,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以丛草为林: (2)凹者为壑:
(3)兴正浓: (4)鞭数十:
3.翻译句子: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作者把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5.从选文中举一例说明作者幼时的童趣。

(二)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睛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选自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①芸:指作者的妻子陈芸。②盍:何不。③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的跳动。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
1.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盍仿而效之( ) A. già B. hé C. hè
(2)虫踯躅不受制( ) A.zhí zhú B.zhì zhú C.zhí shǔ
(3)恐作俑罪过耳( ) A. yōng B.yòng C. yǒng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词。
(1)案头瓶花不绝
(2)觅螳螂蝉蝶之属
(3)如其法行之
(4)不亦善乎
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
(2)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 )
(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妻子向作者介绍画中的草虫技法,作者欣然模仿这种方法作画。
( )
(3)从文中的叙述与描写中可知作者甘愿过一种从事艺术的自由自在的平淡生活而无意涉足官场。 ( )
参考答案

一、zhì miǎo nǐ jiāng lì yí lì hè páng lài há ma
二、1.C 2.A 3.B 4.C
三、1.因为;被;当作,看做 2.景观,景象;看 3.助词,相当于“的”;代词,代蚊子;代词,代癞虾蟆
四、沈复 三白 清 文学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五、1.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羽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造句(略) 2.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造句(略)
六、(一) 1.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拔山倒树而来 2. (1) 以:把 (2)壑:壕沟 (3)兴:兴致 (4)鞭:鞭打 3.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子都被它吞下去了。 4.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将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说明观察入神、细致,从而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另外,此“庞然大物”也是相对于“二虫斗草间”之“二虫”而言。 5.此题答案不惟一,可从观察飞蚊、观察花台草木、观虫斗、驱虾蟆等事情中任选一例分析。 (二)1.(1)B (2)A (3)C 2.(1)绝:断(2)属:类 (3)行:做 (4)善:好 3. (1)虫子跳跃而不容易受控制,哪里能够模仿(画中的草虫之法)呢? (2)(虫子)有的抱着花梗,有的踩在叶子上,好像是活的一样。 4. (1)√ (2)× (3)√2010学年第1学期调测试题
社会思品学科试卷 2010年12月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答案 A D B C D D D C B A /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C B B A B D C D C A B
非选择题:
22、(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2分
改革开放。(2分)
(2)我国处于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
(3)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2分)
23、(1)经济全球化。1分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世界经济和人类的发展。(3分)
(2)对外开放。(1分)
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2分)
(3)有利条件:学生只要围绕该村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任选其中两方面作答,符合题意即可,每点1分。因地制宜原则要求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1)该村依托家农业,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开发优势旅游项目,体现这一要求(1分)
24、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
2)会(1分) 如果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当,不遵循市场规律,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2分)
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战胜金融危机奠定了理论基础。(任意选择两点,一点得2分)
25、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宪法(1分)
2)监督权(决定权)、立法权。(2分)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分)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主人。(1分)
26、(1)我国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少,当前我国资源短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资源。(3分)
(2)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协调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分)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国策。(2分)
(3)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制定计划);加强立法;开源,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答对两点给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