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模拟试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卷8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中考模拟试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卷8

资源简介

2011年萧山区中考模拟试卷
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
考生须知:
1、本科目为开卷考试。答题时可查阅课本及其他资料,但必须独立答题,不能交流材料、讨论问题。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4、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5、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 题 卷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0年5月25日至26日,全国 ▲ 会议在北京举行,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A.经济工作 B.文化工作 C.人才工作 D.法制工作
2.2010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 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是新中国历史上照成伤亡最惨重的泥石流灾害。
A.舟曲 B.兰州 C.汶川 D.玉树
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 周年。
A.60 B.65 C.70 D.75
4.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8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 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A.十一 B.十二 C.十三 D.十四
5.2010年11月1日0时2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六颗 ▲ 卫星送入太空。
A.嫦娥二号 B.风云一号 C.神州七号   D.北斗导航
6.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 ▲ 的若干意见》发布,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
A.职业教育 B.民办教育 C.学前教育 D.幼儿保健
7.9月25日,为期16天的“ ▲ —2010”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在哈萨克斯坦圆满落幕。上合组织5过5000余名官兵参加演习。
A.和平使命   B.不屈意志 C.夏季脉动 D.护身军刀
8.当地时间10月13日, ▲ 圣何塞铜矿33名矿工被困69天后成功获救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9.《大汉天子》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重要一项措施是
A.设司隶校尉 B.实行“推恩令”
C.北击匈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假如你要研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你会研习下列哪些人物的思想主张
①.孔子 ②.孟子
③.韩非子 ④.秦始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1.建党90周年前夕,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足迹,则他们应该
A.遵义和南昌 B.北京和南京
C.上海和嘉兴 D.延安和重庆
12.照片见证历史,下列四幅照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5%C2%B9%FA%C7%A9%CA%F0%CD%B6%BD%B5%CA%E9&in=329&cl=2&lm=-1&pn=12&rn=1&di=36968051985&ln=799&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t "_blank"
民兵埋地雷 德国签署投降书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斯大林格勒战役
A.战争带来的浩劫 B.重新瓜分殖民地
C.中国全民族抗战 D.正义战胜邪恶
13.下列情况与建国后到1978年我国社会实际不相符的有
①私营工商业者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
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③某网吧禁止未成年人上网
④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⑤深圳、珠海等成为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 ②④
C.③④ D.③⑤
14.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已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读右图,回答15——17题
15. 假设杭州与云南盈江相距约为120千米,
那么在比例尺1:100万的地图上,两地的距离:
A. 12厘米 B. 120厘米
C. 9厘米 D. 90厘米
16.盈江位于杭州(北纬30度,东经120度)的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7.关于杭州与云南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云南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年降水量都超过800毫米
C.都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D.北京人喜欢吃面食,以南人喜欢吃米饭
18.对联“苗寨黔山黄果树,川肴蜀绣锦官城”描绘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云南 重庆 B.重庆 四川
C.贵州 四川 D.云南 贵州
19.读读右边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    
B.甲处的海拔约为358米
C.小河的流向是西北向东南
D.小河的流向是东南向西北
20.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傣族人民生活的是
21.“满城尽是黄金沙”致使沙尘天气肆虐的因素可能有
①生态破坏 ②过度放牧
③环境污染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它是脱胎于汉字“人”的蓝色小孩,寓意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世界才会更美好。它挺胸抬头,双手伸展,显示包容和热情。“海宝”告诉我们
①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④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2010年4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启幕,19个省市近千亿资金的注入,让新疆站在了“跨越式发展”的起跑线上。全国对口支援新疆有利于
①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实现东西部同步富裕
③维护我国各民族团结 ④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五中全会集中讨论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勾勒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时政,回答24——26题
24.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那么,“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为:
A.2011-2015 B.2012-2016 C.2010-2014 D.2009-2013
25.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全面小康偏重于物质生活消费,重在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B.全面小康建立在总体小康基础之上,将惠及十几亿人口,体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原则
C.全面小康指向的下一个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全面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6.“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强调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这体现了
A.解决民生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B.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
C.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决定了我国全面小康目标能否最终实现
27.法律保障公民享有人格尊严权,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格权尊严权的行为有
①给朋友起侮辱绰号 ②用漫画丑化老师形象
③烧毁他人的日记本 ④辱骂及变相体罚学生
A.①②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看右图回答28、29题:
28.说明了东西部之间在 方面差异显著。
A.地形气候 B.教育科技
C.交通通信 D.经济发展
29.为了改变这一差异,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一大批工程建设。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利于
①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②东西部区域间的优势互补
③解决我国人均资源不足问题 ④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放眼经济版图,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已成为中国经济三大引挚,西部有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经济区,中部有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东北有长吉图、沈阳经济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从来没有像‘十一五“时期这样精彩纷呈。回答30——31题
30.此经济版图设置的主要依据是
A.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 B.我国资源总体相对短缺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明显 D.我国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31.设置经济版图有利于
①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②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
③实现东中西部同时富裕 ④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微博,已经成为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参会记者们传递信息、发表意见、反馈信息的一种新渠道。由于微博与围脖谐音,“今年,你织围脖了吗?”已经成为两会上的问候语。微博是为了保障公民的
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监督权、建议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33.“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的。”这句话提示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具备的观念。
A.尊重自然规律 B.因地制宜
C.综合分析 D.可持续发展
三、非选择题(按序为8分、8分、8分、7分、11分,共5小题42分)
34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8分)
据新华社2009年1月26日报道:2009年整个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 。(1分)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 地区。(3分)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 (合理/不合理)。(3分)
(4)为缓解上述两地的缺水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分)
3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国和朝鲜2010年11月23 日下午在西部海域存在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发生交火,朝鲜向“北方界线”韩方一侧延坪岛发射100多枚炮弹,韩方则向朝鲜回击80余枚炮弹,同为朝鲜族的两国关系紧张。
材料二:漫画《无题》
材料三: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各国首脑基于本国立场,有如
下阐述:
A国总统说:我们已经尽力了,我国国民收入的
三分之一,用于支付可怕的贷款利息;而本金的清偿,只有上帝才知道会在哪一天?
B国总理说:我们只有可可、咖啡、大豆,但是你们却要限制我们的出口,当然,即使有大量的出口,也换不来你们的几台机车。
C国总统说:你们利用过非洲,历史上你们从非洲获得的利益无可估量,而当你们强大的时候,却叫非洲不要别扭。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还存在什么问题?(1分)两则材料反映威胁该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中三国领导人的话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1分)请分别指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那些?(3分)
(3)解决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1分)
36.仔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家庭一幕】有一天,潇潇一家三口边散步边聊天……
子:爸,你经常忘记切断计算机的电源,水龙头的水流又开得很大,真浪费。
父:地大物博的大中国,一点点水电,何足挂齿!
母子:反对……
(1)地大物“博”与地大物“薄”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2)父亲的话反映了我国在资源利用上存在哪些问题?(2分)
【社会一隅】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多年前,杭州就普及了公共自行车。2000多个服务网点遍布全市,5万多辆公共自行车提供服务,不久,骑自行车旅游将成为杭州低碳又健康的旅游新方式。
(3)材料反映了市民什么意识在提高?(1分)我们还可选择哪些低碳生活方式?至少列举2例。(2分)
【图说举措】
(4)读图回答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实现减排 (4分)
3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纷繁的世界,多彩的舞台,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公民”。在社会生活大舞台上,每个公民都可能扮演各种角色:子女、家长、学生、老师、顾客……你可知道,每当我们扮演这些角色的时要依法行使 ,同时必须履行 。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公民”这一角色。
材料二:在社会生活大舞台上,当我们扮演消费者的角色时,可能会碰到以下漫画中的情况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公民的特征,完成材料一中的空格(2分)
(2)材料二中黑心老板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哪些原则?(2分)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益?(2分)
(3)为有效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消费者该怎样做?(1分)
3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
材料二: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但是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哪一地形单元?(1分)我国古代哪项重大发明与“嫦娥二号”发射直接有关?(1分)
(2)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简要分析“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的原因。(3分)
(3)“常娥二号”发射成功对中国的发展有何意义?(3分)
(4)嫦娥二号的发射成功,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有哪些?(3分 )
2011年萧山区中考模拟试卷思想品德·社会答题卷
一、选择题Ⅰ(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都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选择题Ⅱ(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都不给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题号 29 30 31 32 33
答案
三.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2分)
34.(8分)(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 。(1分)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 、 地区。(3分)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 (合理/不合理)。(3分)
(4)为缓解上述两地的缺水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分)
35.(8分)(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还存在什么问题?(1分)两则材料反映威胁该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中三国领导人的话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1分)请分别指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那些?(3分)
(3)解决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1分)
36.((8分)(1)地大物“博”与地大物“薄”分别指的是什么?(1分)
(2)父亲的话反映了我国在资源利用上存在哪些问题?(2分)
(3)材料反映了市民什么意识在提高?(1分)我们还可选择哪些低碳生活方式?至少列举2例。(2分)
(4)读图回答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实现减排 (2分)
37.(7分)(1)结合公民的特征,完成材料一中的空格(2分)
(2)材料二中黑心老板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哪些原则?(2分)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益?(2分)
(3)为有效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消费者该怎样做?(1分)
38.(11分)(1)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哪一地形单元?(1分)我国古代哪项重大发明与“嫦娥二号”发射直接有关?(1分)
(2)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简要分析“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的原因。(3分)
(3)“常娥二号”发射成功对中国的发展有何意义?(3分)
4)嫦娥二号的发射成功,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有哪些?(3分 )
2011年萧山区中考模拟试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答题卷
一、选择题Ⅰ(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都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B B D C A A
二、选择题Ⅱ(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都不给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A C D D A A A D C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C B C D A A C C D D
题号 29 30 31 32 33
答案 D A C B D
三.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42分)
34.(8分)(1)夏秋多、冬春少。(1分)
(2)空间、华北、西北(3分)
(3)多、少、不合理(3分)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修建水利工程等。(1分)
35.(8分)(1)和平问题(1分)材料一:局部战乱(或民族矛盾激化);(1分)材料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分)
(2)发展问题(1分)
(3)A沉重的外债B不等价交换C源于西方殖民者对非洲地区的殖民侵略(该题答案顺序不能搞乱)(3分)
36.(8分)(1)我国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少。(1分)
(2)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严重。(2分)
(3)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节约意识);(1分)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尽量不使用电梯,而多走楼梯;多步行、多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答对两点给2分)
(4)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制定计划);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扶持新能源产业,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如开发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答对两点给2分)
37.(7分)(1)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分)
(2)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2分)知情权、人身安全权、公平交易权(任写两项,2分)
(3)消费者要学法、懂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1分)
38.(11分)(1)四川盆地(1分)火药(1分)
(2)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
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提供科技基础和人才保证。(3分)
(3)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3分)
(4)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要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答对三个方面即可)(3分 )
1,3,5
总统先生:伊拉克以后下一个目标是谁?
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线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