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模拟试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卷1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中考模拟试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卷12

资源简介

2011年中考模拟试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010年6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 ____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A.文化     B.教育      C.经济 D. 政治
2. 201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____胜利65周年纪念日。
A.解放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
3.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____全会在京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设》。
A.三中     B.四中      C.五中 D. 六中
4. 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____在广州开幕,这是该盛会20年后再次回到中国。
A.亚运会     B.东南亚运动会      C.奥运会 D.冬奥会
5. 2010年11月11日,____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在韩国举行,胡锦涛主席就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提出了四点建议。
A.东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二十国集团
6. 2010年12月23日,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____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A.阿根廷     B.南非       C.墨西哥 D.韩国
7.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约10米高海啸,并引发____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A.延坪岛     B.钓鱼岛      C.竹岛       D.福岛
8. 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0票赞成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决议,对____设置禁飞区,呼吁阿拉伯国家和其它国家“使用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平民不遭受卡扎菲军队的攻击。
A. 埃及      B. 利比亚      C.巴林       D突尼斯
二、选择题Ⅱ(本大体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9. 读下边东西半球图,其中同时被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和赤道穿越的大洲应是( )
A. 亚洲
B. 非洲
C. 大洋洲
D. 南美洲
10. 下面的两张照片均拍摄于2010年的春节,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两地( )
哈尔滨雪雕展 三亚沙滩嬉水
A. 经度不同
B. 纬度不同
C. 海陆位置差异
D. 地形地势不同
11.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冬季河流封冻;山南以水田为主,河流从不封冻。该山脉是( )
A. 天山山脉
B. 阴山山脉
C. 秦岭
D. 冈底斯山脉
读下图“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12——13题。
12.古诗“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图中哪一区域的景观( )
A. 西北地区
B. 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13.我国夏季的低温中心位于图中的哪一区域( )
A. 西北地区
B. 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14.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孙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王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墨家风范
③吴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的道家做法
④方老师严格执行班规,赏罚分明,深受兵家影响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15.下图是某历史短剧的台词片段,从台词的对白中,判断甲与乙正在排练( )
甲: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乙: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此行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玄奘天竺取经
C. 鉴真东渡日本
D. 郑和下西洋
16.某同学选用以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主题应是( )
交子 清明上河图
A. 民族政权并立
B. 宋代商业繁荣
C. 元代国力强盛
D. 大都名扬世界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这么说的依据是( )
A. 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B. 参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C. 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D. 主要参战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18.下列有关世界格局演变表述不正确的是( )
柏林墙、核弹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苏联解体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美苏冷战的两大阵营是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
19.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其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在于( )
中国开始传播并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2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以下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农民真正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适应了当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1.“节能减排”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的身边做起。下列做法符合此要求的是( )
①开发别墅、高档住宅,提升生活品质,推动经济发展;
②实行医疗体制改革,加快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步伐;
③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创新;
④推广绿色GDP试点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在改造自然的漫长历程中,人类从学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发展到制造金属工具,从手工劳动发展到机器大生产,从蒸汽动力发展到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每一次科技的突破,都引起经济的深刻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据此回答22~24题。
22. 以下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的是( )
金属工具的出现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运用
23. 该材料表明( )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有规律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
24.中国的科技人员为“两弹一星”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 )
①邓稼先 ②王进喜 ③钱学森 ④李四光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党的基本路线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结晶,它正确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是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来制定的。根据材料回答25~26题。
25.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
26.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述正确的有( )
①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②初级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为止,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③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上我国GDP指标已经摆脱了不发达阶段;
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7.“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③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④必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8.人民、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是( )
①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人民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权力;
④人民掌握政权,人民代表行使检察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审判权,三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9.各级政府出台补助政策,确保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 )
①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是各级政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③说明控制物价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④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0.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我们人民更好地行使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权利;
③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构;
④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1.2011年2月5日,小彤同学在超市购物时,发现超市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多种价格欺诈行为。她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建议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这表明小彤同学( )
①直接行使了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履行了法定的政治义务;
③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
④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
A. ①③ B. ②④ C.③④ D. ①②
32.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法律也是办事的准绳。在我国,“依法治国” ( )
①是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的;
②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③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④就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法律,保障广大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3.2010年10月,某地举办一场《青年发展与职业生涯》讲座,这是专门为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举办的讲座,到现在已经举办303场,被市民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这( )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是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
②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值得推广;
③说明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④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按序为7、10、8、8、9分,共42分)
3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7分)(原创)
材料一:自2月16日以来,北非国家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为了确保中国在利比亚人员的安全,国务院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组织了中国在利比亚人员撤离及有关安全保障工作应急机制,通过海、陆、空多种途径分批组织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国驻利比亚人员撤离。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二,试分析非洲国家利比亚的主要人种。利比亚班加西离克里特岛约666千米,距离相对较近,因此材料中提到的通过海陆撤离的中方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乘坐客轮撤离至希腊克里特岛的。若某地图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约为2.22厘米,那么该地图的比例尺为多少?(2分)
(2)利比亚是北非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之一,石油是它的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命脉和主要支柱。由于苏伊士运河通航的最大吨位为21万吨,一艘30万吨的油轮从利比亚班加西出发,运往日本将依次经过哪些海峡与大洋?(5分)
3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改编)
材料一:“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图一:1951年3月颁发的土地所有权证 图二:1956年农民在分粮
材料二:新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曾经历过一些挫折,让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也要做出深刻的检讨。
材料三:自从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分田到户”后,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改革的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在中国大地展开。
材料一中两幅图体现了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情况,请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名称。(2分)
阅读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试例举两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史实来证明
“曾经历过一些挫折”。从这些挫折中,你认为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3分)
(3)材料三提到的“分田到户”的出现源于当时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4分)
3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8分)(原创)
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自1月18日至21日对美国展开正式国事访问,并于21日离开美国中部城市芝加哥回国。胡锦涛访美期间,中美已签署价值450亿美元的订单。其中,采购200架波音客机,价值190亿美元。
材料二:军事关系一向被视为国与国关系的“风向标”和“晴雨表”。过去30多年,中美两军交流六次中断,几乎每次都是因为美方军售损害了中方核心利益。
材料三:发达国家想让本国货币汇率贬值以提振出口,新兴市场国家不愿意让本币对发达国家货币升值以稳定出口。面对美国指责中国汇率低估,胡锦涛批评美国主导的货币体系是“旧时代产物”,证实中国将继续采取措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1)材料一突出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哪一主题?有外媒惊叹,一个是现存的超级大国,一个是正迅速崛起的大国,不但可以和平共处,而且可以建立互利双赢的关系。评论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提到美方多次损害了中方“核心利益”,这个“核心利益”涉及我国的什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政治基础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胡锦涛批评美国主导的货币体系是“旧时代产物”,证实中国将继续采取措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个“旧时代产物”的实质是什么?为了改变这一“旧时代产物”,中国政府应当作出哪些努力?(至少写2点建议)(3分)
3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8分)(原创)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到十年前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可以说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中国“向西看”,这是因为,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边疆的稳定和团结,中华民族就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材料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如果贵州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人类发展指数刚超过非洲的纳米比亚。”与贵州相接壤的湖北,其经济指数比贵州高出3倍;而浙江则比湖北高出1倍。如此梯级,可以明显观察到东西区域差别之大。
材料二:西部发展滞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改革开放滞后的结果。心态与心理的变化,比政策与体制的转变来得更为迫切。有调查表明,西部官民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敢也不想创新是其一,“等、靠、要”是其二。
材料三: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万平方千米,约80%在西部;每年因植被破环、干旱化而新增的荒漠化土地也大都在西部。有识之士也曾提出:西部开发,勿忘开发民智。培养新一代公民,至关重要。因此,中央在有关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中,优先确立生态环境改善与科技和教育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发展经济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2分)
(2)有人认为,西部部分官与民“等、靠、要”的心态与时代精神的核心相悖。请你说说,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当树立以什么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打开国门搞建设的同时,把什么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基点?(3分)
(3) 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属于环境问题中的哪一类问题?中央把科技和教育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作之一,有何特殊意义?(3分)
38.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9分)(原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面貌焕然一新,无论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有了巨大积累,但新时代依然存在老问题。“天下可忧在民穷,天下可畏在民怨”,面对问题,从上到下已开始行动——从一位追求GDP增长到“十二五”规划关注“民富”,中国正在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面貌焕然一新,无论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有了巨大积累,但新时代依然存在老问题。“这个老问题”是指什么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解决“这个老问题”? (2分)
(2)有人说“一个社会要谋求稳定和发展,说到底需要社会资源和财富分配的相对公平。前后30年的社会财富分配走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发展思路的变化。”请你谈谈前后30年,我国的城市经济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现行的分配制度又是什么?(3分)
(3)当领导人提出“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丰硕成果”后,各级政府从一位追求GDP增长到“十二五”规划关注“民富”,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实现这一美好愿望的途径是什么?(4分)
2011年中考模拟试卷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 2 3 4 5 6 7 8
B C C A D B D B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B C C D A A B D 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B C C D B A B C D A
29 30 31 32 33
B A C A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2分)
34. (1)白色人种(1分);1:30000000(1分)
(2)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5分,各1分)
35. (1)土地改革;(1分)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分)
(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各1分)
尊重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实事求是。(1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解决我国的温饱问题。(3分)
36.(1)发展。(1分)
世界政治多极化。(1分)
(2)台湾问题。(2分,若回答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只能得1分)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分)
(3)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1分)
加强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等。(2分,各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7.(1)东西经济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2分)
(2)改革创新。(1分)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分)
(3)生态破环严重。(1分)
发展教育与科技,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仅写科技或教育的重要性,只能得1分。)
38.(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分)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分,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发展生产力也可得分。)
(2)单一的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2分)
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分)
(3)共同富裕。(1分)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通过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