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搭“高楼”教学要求:?情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能与同伴相互合作。?认知:了解高楼大厦的结构特点,知道框架结构的用途。?操作:学习用牙签等材料,搭建楼房框架的模型;创造性的运用不同形状的纸结构搭一座?“高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学习用牙签等材料,搭建楼房框架的模型;创造性的运用不同形状的纸结构搭一座?“高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准备:牙签40支、橡皮泥若干、纸若干。?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建筑物越高,所要求的稳定性也越高。怎么来确保“高楼”的稳定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玩玩搭高楼游戏。(出示课题)?2、?教学进行:?(1)、精彩溯源:?分析师?1、了解中国的著名建筑?(1)?自主介绍?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古国,在我国有很多著名的建筑,你认识这些建筑吗??(媒体出示:东方明珠图、布达拉宫图和金茂大厦图)?你知道这些建筑坐落在哪里?它有什么特点,谁来介绍介绍??(2)总结归纳?东方明珠坐落在上海,高468米,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宝塔。?达拉宫坐落在西藏,是一座融宫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古建筑群。?金茂大厦坐落在上海,高420.5米,高度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二。?2、分析建筑的整体外形结构?(1)引导观察?这些建筑,有的年代久远,有的特别高,但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稳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三个建筑它们的整体外形结构。?(出示:梯形、长方形、三角形)?辨别一下,这些几何图形是哪个建筑的整体外形结构?我们一起来连一连(连线)?(2)思考辨析?建筑的外形结构为什么要采用三角形,长方体,梯形呢???(3)总结归纳?在几何形中,三角形,长方体,梯形是其中比较稳定的结构。“稳”是建筑的本质,是建筑的根本条件。?(2)、指点迷津:研究员?1、交代任务?(媒体出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出示框架图)浦东国际机场在建造的时候,我们看到它是先架起一个框架,为什么要先架框架结构???2、合作研究?各小组边思考、边讨论,?3、小组交流?各组说说自己的研究结论。?3、总结归纳:框架能使建筑具有稳固性,并能承重和防震。?(3)、小试身手:玩一玩?1、提出要求?你能用提供的材料组合成楼房框架的模型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要求:用牙签和橡皮泥两种材料来搭建,可用牙签40支,橡皮泥若干。?2、探讨方法?怎样来搭建楼房的框架模型呢???(1)材料之间如何连接?橡皮泥越多越好吗???(2)搭成什么形状的框架比较稳固?怎样使“楼房”搭高而不倾倒???3、动手操作?(媒体出示框架示意图)学生自主搭建,老师适当指导。?操作要求:(1)每个学生做一个又高又稳的框架模型。?(2)小组合作,将各自的楼房组成一个小区,并为小区取了名称。??????4、展示交流?(学生展示作品)?(1)组织学生参观各组的“小区”,说说喜欢哪个小区?为什么??(2)比一比谁的框架模型最高,最稳固??(3)你的小窍门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5、总结归纳?刚才,我们一起搭建了框架模型,在搭建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积极动脑,想出了很多好方法。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框架模型“稳”的秘诀。?(4)、向你挑战:露一手?1、小实验?(1)提出要求?有三个小朋友,把铅画纸折成不同的形状。请你试一试,哪个形状承重能力强??(2)动手操作?(学生实验,在纸结构上投放硬币)?(3)交流结果?说说为什么第一个纸结构承受的重量最少??(4)总结归纳?在相同的情况下,完整的纸结构承受的重量大,有缺口的纸结构,会把力分散掉了,所以,承受的重量就小。?2、搭高楼?(1)提出要求?小明用旧报纸搭成五层“高楼”,楼顶还能承重5枚硬币,你能超过他吗???(媒体出示旧报纸搭成的五层“高楼”)下面,我们也来制作高楼。?要求:制作的高楼既高又能承受更多的重量,材料:裁剪旧报纸15×30cm的10张、15×15cm的10张,1元硬币若干枚。?(2)启发思考?你准备将纸折成什么形状??能将你的搭楼好方法与伙伴们交流交流吗???(3)动手操作?各小组一起合作完成一幢高楼。?3、比一比?(1)承重测试?各组测量结构的高度,然后在结构上放硬币、进行承重测试。(把成绩填入表格。)?老师宣布比赛成绩。?(2)方法介绍?请获胜的同学介绍好方法。?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建筑的结构特点,不仅动手建造了框架模型,还一起用纸结构来搭了高楼。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关?“高楼”稳定奥秘还有很多,希望我们多观察、多研究,让自己了解更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