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目标:学会除去少量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方法。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3、通过小组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过滤与蒸发操作。2.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注意现象。一、预习检测:(5分钟)1、粗盐提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基本步骤①②③④2、对应四个步骤,四次使用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①②③④3、蒸发操作中何时停止加热?4、精盐的产率=×100%二、合作实验(20分钟+5分钟)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约3g粗盐,加入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约10mL水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加入水中所得液体呈。粗盐中含等杂质。2.过滤:用滤纸和漏斗制一个过滤器。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滤液是的液体,滤纸上的残留物是色。滤液的主要成分是。粗盐中的不溶于水,留在滤纸上被分离。过滤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_______杂质。3.蒸发: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随着加热,蒸发皿中液体的量;当蒸发到一定程度时,蒸发皿底部有固体析出。若加热过程中有液体或固体的飞溅,原因是。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4.计算产率:待蒸发皿中的固体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固体全部转移到纸上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g。精盐的产率为%思考1:产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产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②蒸发时液体溅出。③转移固体时固体洒落或转不干净等。④称量时多称了⑤蒸发时未充分蒸干思考2:以下杂质,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的是?()①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②氯化钾中混有二氧化锰由此你认为,溶解、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_________性固体和_____性固体。三、中考链接(10分钟)1.下列有关图标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禁止吸烟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禁止燃放鞭炮D.移走蒸发皿2、盐城濒临黄海,海盐文化全国知名.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1)操作③的名称是 ,操作④中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为 .3、分离氯化钾、氯化铜、碳酸钙的混合物,在不引入新杂质的条件下,可以依次加入的一组试剂是()A.水、氢氧化钠、盐酸B.水、氢氧化钾、盐酸C.氢氧化钾、盐酸、水D.盐酸、水、氢氧化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