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探索焦点透视七年级下册第五课教学目标:1.明白焦点透视产生的基本原理。2.发现景物的透视现象,总结透视规律。3.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对艺术的理解能力。欧洲14世纪画家研究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就是隔着一层透明平面观察景物的意思。画家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直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逐步总结和归纳出焦点透视的规律,形成了一门专业的学问——透视学。这种方法表现出的立体空间,与我们眼睛所见的效果非常接近,因而在写实性的绘画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透视学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绘画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焦点透视最重要的特征是视点固定焦点透视最典型的规律是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粗远细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疏远密近实远虚……生活中的焦点透视现象:摄影的图片可以佐证焦点透视的现象和原理;焦点透视是在研究眼睛所看到的视觉真实。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焦点透视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一、平行透视(一点透视)我们以一个六面体为例,在60度视域内,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方向,就叫“平行透视”。平行透视方形景物的垂直、水平边线的方向不变,垂直于画面的边线(直角线)向主点集中消失(一个消失点)。生活中的焦点透视现象《密德哈尼斯的村道》霍贝玛(荷兰)1689观者正对小道,路面迅速由宽变窄,两边的林木由高变矮,由疏变密,向心点延伸集中。产生画面的深度和距离感。二、成角透视(二点透视)在60度视域内,当正方体没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且只有一个垂直边距离画者最近,构成的透视就是成角透视。成角透视的方形景物的垂直边线仍垂直于地面方向不变,其余的边线分别向左右余点消失(有两个消失点)。我们还以一个简单的六面体为例我们能不能试着用焦点透视法来表现一下周围的空间呢3、三点透视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延伸拓展西方绘画只有一个焦点,一般画的视域只有60度,就是人眼固定不动时能看到的范围,视域角度过大的景物则不能包括到画面中,如同照相。中国画是散点透视法,即一个画面中可以有许多焦点,如同一边走一边看,每一段可以有一个焦点,因此可以画非常长的长卷或立轴,视域范围无限扩大。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艺术家们利用焦点透视法创作了很多有趣的绘画作品,其中马路创意绘画是比较有趣的一种,我们来见识一下!课后作业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个物体或场景,尽量做到符合透视规律,使物象客观真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