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MXSCI第4节科学测量知识点三:温度的测量1.什么是温度: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2.温度的单位(1)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不能分开读。如“20摄氏度”(20℃)不能读作“摄氏20度”;(2)零摄氏度以下,应读作负或零下多少摄氏度。如“-50℃”,可读作“负50摄氏度”或者“零下50摄氏度”。3.温度计(1)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2)构造: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玻璃泡,在其中装有适量的水银或酒精,外壳上刻有刻度,内径越细,温度变化越明显。(3)温度计的刻度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②将0-100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份就是1℃。(4)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种类①酒精温度计;②水银温度计;③煤油温度计;④体温计。例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杭州市冬季最低气温例2、关于温度,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2℃B.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为800℃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3℃D.杭州市区夏季最高气温约为20℃4.温度计的使用(1)温度计的测量范围①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为-39~357℃;②酒精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为-114~78℃;③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④家庭气温计的测量范围为-20~50℃。(2)温度计的最小刻度①一般的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1℃,1℃以下估读;②体温计最小刻度为0.1℃,精确度较高。(3)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①选对a.首先要依据测温范围和最小刻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b.若无法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则应先用测温范围较大的温度计,然后再挑选合适的温度计。②放对:测量时,手握住温度计的上端,使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③读对:等液面不再变化后才能读数,读数时人的视线要跟液面相平(仰小俯大),且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④记对:记录时,数值和单位要写完整,0℃以下,记录时不要漏写负号。例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4.体温计(1)体温计的构造①较大的玻璃泡,使温度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水银柱长度显著变化;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弯曲的玻璃管,当温度下降,水银会快速收缩并在此断开,导致玻璃管内的水银退不回来;③测量前要用手捏紧体温计的上部,用力甩几下,使体温计的水银柱落回到最低处。(2)量体温的方法(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①口测法:(正常值为36.3~37.2℃)a.将消毒后的体温计置于舌下,紧闭口唇,用鼻呼吸。5分钟后读数;b.此法测体温较可靠,但对婴幼儿及神志不清者不能使用。②腋测法:(正常值为35~37℃)a.将腋窝汗液擦干,把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放置3~5分钟后读数;b.腋测法较安全方便,不易发生交叉感染,一般采用较多。③肛测法:(正常值为36.5~37.7℃)a.取侧卧位,将肛门温度计头涂以润滑剂,徐徐插入肛门,深达体温计长度的一半为止,5分钟后读数;b.此法多用于小儿及神志不清病人,最好由医护人员执行。(3)其他测体温的仪器例4、要给体温计消毒,该用下面的哪种方法A.用蘸了酒精的棉花球擦B.用自来水冲洗C.在沸水中煮D.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例5、请你读出图中测量工具的示数:体温计的读数是℃。2MXSCI第4节科学测量知识点二:体积测量1.体积的单位(1)常用单位是米3(m3);(2)其他单位还有:分米3(dm3)、厘米3(cm3)、毫米3(mm3)、升(L)、毫升(mL);(3)换算关系:1m3=1000dm3;1dm3=1000cm3;1cm3=1000mm3;1m3=1000L;1dm3=1L;1cm3=1mL;2.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1)形状规则的固体,如长方体,用刻度尺测出长、宽、高,即可计算出体积;(2)对于液体,可以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测量;3.量简和量杯(1)量杯呈倒圆台形,刻度不均匀,上密下疏;量筒呈圆柱形,体积与高度成正比,刻度均匀;(2)量筒上的刻度是指温度在20℃时的体积数,温度升高,量筒发生热膨胀,容积会增大;(3)量筒是不能加热的,也不能用于量取过热的液体,更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化学反应或配制溶液;(4)量筒和量杯都没有零刻度线。4.正确使用量筒(1)使用前要“三看”①看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厘米3(cm3)?②看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量筒规格有10毫升、25毫升、50毫升、100毫升、250毫升、500毫升等)③看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过程中要做到“五对”①选对:实验中应根据所量取液体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②放对:使用量筒测量时,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水平桌面上;③注对a.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b.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④看对: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最高处保持水平;a.读数时,仰视偏小,俯视偏大(读数时仰小俯大);b.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偏多,俯视偏少(量取时仰多俯少)。⑤记对:记录数据,并注明所用的单位。例1、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答案:乙;60ml】例2、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答案:ml;2ml;偏大】5.其他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1)利用“排水法”可以测量难溶于水的不规则固体;①对于在水中下沉的固体(如小石块),可直接根据量筒的两次体积读数之差,得出固体体积;②对于在水中上浮的固体(如泡沫块),可采用“针压法”或“沉锤法”,使其浸入液体中;③对于会吸水的固体(如小木块),可以采用“排油法”,或者用薄保鲜膜包裹后再测量;④对于会溶于水的固体(如方糖),可以利用“排沙法”,然后根据两次体积之差得出固体体积;⑤对于不溶于水的微小固体(如大头针),可以采用“累积法”,即先测量一定数量大头针的体积,再除以数量;(2)在利用“排水法”时,需事先在量筒内注适量的液体。对于“适量”的要求:①不能太少,要使固体完全浸没;②不能太多,导致放入固体后液体超过最大刻度线。(3)对于不溶于水的大体积固体(如大石块),可以采用“等效法”:①在烧杯内放适量的水,作出标记1,把大石块投入烧杯中,作出标记2;②把大石块取出,用量筒往烧杯内加水,当烧杯内水达到标记1时,观察量筒内水的体积;③继续向烧杯中加水,当烧杯内水达到标记2时,观察量筒内水的体积,量筒内两次体积之差即为待测物体的体积。例3、如图是小华测量木塞体积的实验,由图可知木塞的体积是cm3,其中四个步骤中不需要的是(填序号)。【答案:6;①③】例4、用量筒测量不沉于水的石蜡的体积,可采用沉锤法。如图所示,在石蜡甲的下方拴一重物乙(如铁块),则石蜡的体积V=。【答案:V3-V2】6.使用方格法不规则面积的测量(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例5、如图所示,下列图像中每一方格的面积为1cm2,请你通过方格法测量出图中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约为cm2。【答案:99】1MXSCI第4节科学测量知识点一:长度测量1.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2)其他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光年(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等;科学计数法:1千米=103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1光年=3x108米/秒x365x24x3600秒=9.46x1015米。例1、一位粗心的同学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忘记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记录的数据填写上适当的单位。(1)教室门的高度是23.5。(2)某同学的身高是165。(3)一张卡片的厚度是0.24。(4)一支普通新铅笔的长度是0.18。2.常用的测量工具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认识刻度尺①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②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③它的最小分度值是多少?分度值是指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2)刻度尺的使用步骤①“选对”是按照所需准确程度和量程来选择合适的刻度尺;a.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准确度要求较高,长度一般只有几十厘米,因此要选用分度值是毫米的米尺;b.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分度值是厘米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②“放对”是指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a.刻度尺较厚时,应把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b.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③“看对”是指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④“读对”: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如25.38厘米,其中25.8厘米是准确值,0.08厘米是估计值;⑤“记对”:在数字后面要注上单位。数据书写格式: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例1、如左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例2、如右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若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该物体,则测量值应为。4.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①测量一张纸的厚度a.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总厚度;b.将测量结果除以100,就能得到一张纸的厚度。②要知道粗细均匀的铜丝的直径a.将细铜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长度L;b.数出线圈的圈数n,则细铜丝的直径是。(2)替代法①要测量地图上北京至郑州的铁路线长度a.用一根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与地图上北京至郑州的铁路线重合;b.棉线上标出北京和郑州的位置;c.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两个标记点间的距离即可。②测量圆柱体横截面周长a.用窄纸条紧包在圆柱体的侧面上,在纸条重叠处扎孔;b.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量两孔之间的距离即可。(3)配合法:测量圆锥体的高、硬币的直径时,可以借助三角板、直尺来测量;(4)滚动法(汽车的计程器就是依据这种原理制成的)①测出某圆的周长,然后让此圆在被测曲线路径上滚动,同时记录滚动的圈数;②用圆周长乘以圈数即可得到曲线路径的长度。例3、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正确的是例4、要测量如图中所示的一根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采取的方法是A.用平直的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D.以上方法均可5.关于长度测量的讨论(1)物体的真实长度叫真实值,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2)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测量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上测量者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3)错误与误差不同,例如尺子斜放时,测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大,这是方法不正确而造成的,应该叫错误,错误可以避免;(4)可以通过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我们做实验时为减小误差采用的主要办法。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上第1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1长度).docx 7上第1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2体积).docx 7上第1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3温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