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练习题填空:第一课1.比较就是通过()、()等方法找出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生物能(),能(),生长过程需要()和()。()、()和()都是生物。3.非生物不能(),不能(),也不需要()和()。4.毛绒玩具与石子都是()。毛绒玩具是()的,石子是()的。第二课1.我们在一年级时认识了周围常见的植物,学会了用()、()、花的()、()和()等描述植物的一些特征。2.树的茎很(),茎上有皮;草的茎很(),容易切开。3.草的茎很柔软,叫()。树的茎与枝干很硬,叫()。4.草本植物指具有()的植物,如()、()、蒲公英、()等;木本植物指具有()的植物,如()、桃树、()等。5.蒸馏水是指()经过一种分离工艺,去掉其中的矿物有机物等,获得的比较()的水。6.树和草都是(),它们都有()、()、()、()和(),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和()。第三课1.我们的()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水果、()等丰富的物质原料。2.()是枸杞的成熟果实。枸杞分布广泛,宁夏)的枸杞品质最好。它是()两用的植物,适量食用有益健康。3.经济作物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分为()、()等。4.我们身边的经济作物有芝麻、()、()、()等。5.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药用、(),也可用作()的。植物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我们要爱护植物。6.很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被写进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像()、三七、()、()等植物,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第四课1.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些动物生活在(),有些动物生活在();有些动物走得(),有些动物跑得快;有些动物会(),有些动物能()…2.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动物可以分为()和()。3.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无脊椎动物没有()。4.小猴子体温(),有()和(),皮肤上有()。5.动物的皮肤,有的(),有的有(),有的有鳞片,还有的有()。6.褐马鸡属于中国特有的(),主要栖息在()、()等地,翅短、不善飞行、善于奔跑。为国家()级保护动物。7.藏羚羊栖息于海拔4000-5000米的()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为国家()级保护动物8.()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多数生活于四川境内的高山深谷中,体色为黑白两色,善于爬树,爱嬉戏,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在睡梦中度过。为国家()级保护动物。9.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有()、()、()、()、()、()等。10.很多动物已经(),我们应多加()。第五课1.()上、()里有各种各样的昆虫,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快速(),有的肉眼可见,有的须用()才可见2.有些昆虫有毒,不要()!3.昆虫身体分为()、()、()三部分,具有()对足,()对翅,()对触角。4.昆虫的()就是它的“鼻子”,极其灵敏。5.蚕是一种(),能()。(蚕丝)是高档纺织品的原料。6.蚊子是一种会吸血的(),能传染多种()。7.目前已发现的昆虫有()种,是世界种类最多的动物。8.昆虫的眼睛包括()和(),复眼由许多()的小眼组成。一般昆虫都有()对复眼,头顶上还有1到3个背单眼。课本习題解答。第一课1.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有哪些?2.说说狗和玩具狗有哪些不同点。3.猜一猜,豆子与石子在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连续几天仔细现观察记录。4.猫是一种动物,蒲公英是一种植物,想一想,它们有哪些共同点,是否都能生长?是否都能繁殖?是否都需要水?是否都需要营养。5.查找有关机器人的资料,想一想,机器人属于生物吗?机器人能取代人的劳动吗?第二课1.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2.小草的相同特点是什么?大树的相同特点是什么?3.如何制作植物标本呢?第三课1.你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重要的植物?2.分析当地有哪些植物是经济作物。3.说一说玉米的多种用途。4.查阅资料,身边哪些植物具有药用价值?第四课1.你认识哪些动物?你了解动物是如何分类的吗?2.查阅资料,并对下面的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皮肤特征是否有牙齿是否有脊柱体温是否恒定金鱼青蛙蜥蜴麻雀狗蛇兔子蝴蝶4.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调查你生活的地区有哪些保护动物。第五课1、你认识哪些昆虫?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2.昆虫身体分为几部分?几对足?几对翅膀?几对触角?3.昆虫有几只眼睛?昆虫的食物有哪些?4.你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昆虫?第二单元练习题填空第六课1.地球上的动植物(),生活习性(),深不可测的()高入云的山,干旱贫瘠的(),冰天雪地的()……到处都有()的足迹。2仙人掌生活在()中,莲生活在()中。3.仙人掌有很多(),防止被扎伤!实验完毕,要及时()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装。4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5.莲的()和()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即使在()的环境中仍可生存。6.观察植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1)看外观:()、()等;(2)手感:()、()等;(3)看内部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切开,观察()、()等7.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称为(),如莲、芦苇等。在陆地上生长的植物,称为(),如仙人掌、柳树等。8.自然界的动植物都生活在一定的()里,离开了所依赖的(),动植物就不能生存。第七课1、春天,鸟类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生物学家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2.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3.有迁徒习性的鸟类被称为(),如()、()、()等:没有迁徒的习性的鸟类被称为(留鸟),如()、()、()等。4.古人说:“(),儿在巢中盼母归。”我国人民对于鸟类的爱护有着悠久的历史。第八课1、冬去春来,气温上升,很多动物纷纷脱下旧的“衣服”换上了“()”。隆冬季节,寒风刺骨,许多动物又换上了“()”。2.针毛硬而坚韧,具有()作用。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强。冬季,动物的()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3.动物冬天换毛的主要原因是()。第九课1.()是鱼的感觉器官。()是鱼的运动器官,包括()、()、()、()、(),()和()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2.鱼的侧线是一种特殊感官,不仅能感知(),还能感知()和()。3.蝙蝠的视觉不发达,但能借助“()”在黑夜中捕捉飞蛾。4.蝙蝠靠()探路和捕食。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嘴里发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当这种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像回声一样返回来,由蝙蝠的()接受,蝙蝠就能准确地辨别出障碍物了。5.响尾蛇的眼睛对光线一点儿都不(),然而它却能敏捷地捕食田鼠和其他小动物。这要归功于它的特殊感官一一“()”课后习题解答第六课1.仙人掌的哪些特点帮助它适应沙漠生活?莲有哪些特点适应在水生长?2.分别给盆栽仙人掌和盆栽莲的叶片套上透明塑料袋,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并分析其中的原因。3、假如将仙人掌种到水中,将莲种到沙漠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第七课1.燕子什么时间迁徒?它迁徙的路径是怎样的呢?2.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3.燕子北迁的时间,繁殖的时间,南迁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4.鸟类为什么会大规模的迁徙?常见的候鸟有哪些?5.候鸟为什么能长途迁徙?6.我们可以举办哪些形式的爱鸟活动?请给出你的建议。第八课动物为什么会发生季节性换毛与换羽?2.羊绒衫和羊毛衫都是羊的毛织成的,它们的保暖程度一样吗?用手触摸绒毛毛衫与针毛毛衫,说出你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线毛与针毛的形态,说出它们的区别。3.雷鸟的毛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原因是什么呢?4.观察并描述雷鸟的羽毛颜色与环境的底色。想一想,雷鸟换羽毛与其生存环境有关系吗?5.动物还有哪些策略适应季节变化?6.在冰天雪地的地球北极,北极熊却能正常生存。北极熊是如何御寒的?体型大小与散热快慢有关系吗?7.北极熊生活在北极,体重540千克左右;黑熊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体重150千克左右;马来熊生活在东南亚,体重45千克左右。结合生活在不同地区熊的体重进行分析,你有哪些发现?第九课1.水中的鱼是如何感知危险的?2.猜一猜,蝙蝠的“回声定位”需要哪些器官的参与?科学家如何探究蝙蝠的“回声定位”?3.是不是所有的蛇都有“热眼”?“热眼”有哪些仿生学的应用?哪些动物可以感受到红外线?第三单元练习题填空题第10课1.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物,既(),又()。2.蜜蜂总是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这是它们在采集()与()。3.蜜蜂全身长满(细毛),当蜜蜂飞落在花朵上吸取花蜜时,它毛茸茸的腿上和身上就会粘满()。当蜜蜂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时,便可将一朵花的花粉()给另一朵花。4.在观察蜜蜂时,不要用()直接捕捉蜜蜂,以防()。透明的玻璃瓶要(),以防蜜蜂被憋死。观察后将蜜蜂放回()。5.有些花朵为了吸引蜜蜂,花瓣特别();还有一些花朵则会散发出蜜蜂喜欢的()。6.动物除了帮助植物传播()之外,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第11课1.喜鹊是受人()的鸟,喜鹊的巢不仅为它们(),也是它们()的家。2.寻找喜鹊的巢用到的工具有()、()、()、()等。3.要()动物的巢穴,()上树拆喜鹊巢,很危险!4.喜鹊用()、杂草、()与棉絮等将巢筑在()上。5.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小鸟。第12课1.从前,我国农村很容易发生蝗虫灾害。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对()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后来,在()的控制之下,蝗灾再也没有大规模爆发。2.在举行辩论时,有以下技巧:(1)尊重();(2)尊重();(3)说服();(4)评委也是观众;(5)()原则;(6)()……3.菜蛾绒茧蜂体形很(),它是小菜蛾的(),它可将卵产在小菜蛾幼虫体内。当蜂卵孵化成幼蜂时,幼蜂便会吃掉小菜蛾的幼虫。4.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某些能寄生于害虫的()、真菌、细菌、动物等来()或()害虫。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类。第13课1.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超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已突破()米。修筑公路给人类带来很多便利。2.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千米,我国公路的总里程已经能围绕地球()圈了。3.动物的迁徙行为:动物由于()、觅食、()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它们的移动有一定的()和()。4.人类修筑公路,可能会破坏原有植物和动物的()。5.修筑公路可能会造成(),影响植物的生长。6.夏季,阳光照耀可使公路路面升温,导致环境()。也会影响公路周围()的生长。7.高速行驶的汽车,直接导致()及许多()的死亡。8.人类筑路有()有(),公路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其他生物带来了一些()。9.为了避免公路和铁路修建及使用对()造成危害,人类为动物建造了很多(),这就是()。常见的类型有()、()、()等。课本习题解答第10课1.蜜蜂采蜜的同时对植物的花朵有哪些影响呢?2.蜜蜂是如何帮助植物传粉的?哪些花朵需要蜜蜂的帮助?3.蜜蜂使用身体上的哪些部位传播花粉?4.仔细观察下图,你有什么发现?结果小鸟在A区吃桃小鸟在B区排使开花、传粉桃树长大樱桃种子发芽第11课喜鹊的巢建在什么地方?喜鹊筑巢的材料有哪些?2.观察喜鹊巢照片,总结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第12课1.用杀虫剂消灭害虫,会给生物的生存及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如何避免杀虫剂的危害?2.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杀虫剂有哪些?如何尽量减少杀虫剂的危害?3.查找有关生物防治的资料。谈谈生物防治的类型和生物防治的优点都有哪些。第13课修筑公路给人类带来很多便利,对其他生物会产生哪些影响?2.动物穿越公路会遇到哪些麻烦?我们能帮穿越公路的动物做些什么?3.人类筑路有利有弊,公路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其他生物带来了一些伤害。怎样减少弊端呢?4.野生动物通道有哪些类型?我国的青藏铁路沿线建设了哪些野生动物通道?5、人类修筑公路对生物有哪些不利影响?第四单元知识点填空第14课1.柳树枝条在风中飘荡,湖面被风吹起了波浪……这都是由于()的存在。2.风是由于()形成的。3.空气变热后会(),周围的()补充过来,从而形成了()第15课1.表示空气的()的物理量叫作气温,()是测量气温的工具。2.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在一天内的气温是()的。3.在测量时,要仔细观察气温计的()与()。4.同一时间不同环境中的气温是()的。通常测量气温需要在()、()的草地上方,气温计离地面约()米。5.观测气温的活动步骤为:制订计划,确定()、()、观测时间间隔、()。6.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气温较高,()气温较低。第16课1.我们在二年级学习了阴、晴、雨、雪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更加科学地描述或预报天气,气象学家设计了很多形象的()。2.由于()、()、()、()、雪等的变化,天气会有不同的状态。通常,我们用不同的()表示天气状态。3.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等方面描述天气。4.根据天空中()的多少,可以将天气划分为:晴、多云、阴。5.根据24小时()的多少,将天气划分为小雨、中雨和大雨。6.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包括()、()、东风、()、南风、西南风、()、()。比如,从北向南吹的风叫()。按照风的速度,人们将风分为(18)级。7.天气谚语:朝霞不出门,()。日晕(),月晕()。第17课1.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我们通常从()、()、风力、云量、()等方面描述天气。2.降水有多种形式,包括()、()等。3.我国不同地区季节变化有很大()。4.气候是指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的()、()等特征。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5.哈尔滨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降水集中在()。海口的气候特征是:高温持续时间较长,()。6.一个地区的天气是()的,气候一般变化()。7.天气和气候都会()我们的生活。第18课1.当天气发生(),给人类造成()时,我们就说发生了()。2.常见的气象灾害有()、()、()等。3.()会带来大风、暴雨。大风会损坏甚至摧毁()、破坏庄稼等。暴雨会引发山洪、()、()等自然灾害。4.洪涝会淹没村庄、()建筑、()等。洪涝还会使动植物和人()。洪涝也会污染(),进而引发()等灾害。5.干旱会造成()产量下降。干早还会导致人畜(),使生态环境进一步()。冬春季节的()易引发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6.洪涝发生时,我们应该:(1)尽量爬到(),看到()大声呼救;(2)不慎落水要(),牢牢抓住()等漂浮物;(3)灾后做好防疫,预防()。7.台风来临时,我们应该:(1)()可能有高空坠落物的地方;(2)准备()、手电筒、(),以及足够的()、()等。8.龙卷风是一种危害较()的气象灾害,常发生于(),虽然()较小,但()极大。()常会将大树连根拔起,摧毁建筑物,使成片庄稼和树木瞬间被毁。9.沙尘暴是()较为常见的气象灾害。沙尘暴会造成()、()等,还会()、影响()等。课本习题解答第14课1.风是怎样形成的?2.扇扇子,或打开风扇吹一吹,皮肤有哪些感受?用嘴吹桌子上的一张纸,有什么现象发生?3.空气受热后会怎样流动?4.在感受风的力量实验中,怎样才能提起更重的物体?5.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哪些是有利的?哪些又是不利的?第15课1.气温变化有规律吗?2.同一时间不同环境的气温相同吗?测量并比较不同环境的气温。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比较合适?3.根据你平时的感受,你认为一天中气温是如何变化的?4.晴天和阴天的气温变化规律相同吗?5.气温变化比较大对生活还有哪些影响?第16课1.天气预报从哪些方面预报天气?怎样描述天气?2.想一想,应该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3.利用谚语描述或预测天气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4.请写出你积累的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第17课1.生活中,我们经常说起“天气”和“气候”,它们有哪些区别和联系?2.“今天很热”描述的是天气,“全年都比较热”也是在描述天气吗?4.你的家乡一年中气温是如何变化的?一年中不同时间的降水一样吗?5.分析天气和气候的特点,总结天气和气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试着写出描写天气和气候的词语,看谁写得多。7.不同季节的气候,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第18课1.查阅资料,总结台风、洪涝、干早有哪些危害。2.想一想,台风、洪涝、干早等给我们带来的是否都是危害?3洪涝和台风即将来临或者已经发生,我们应该怎样做?除了下面描述的防灾自救方法,你还知道哪些?4.你还知道哪些灾害?我们怎样应对灾害?第五单元知识点填空题第19课1.()和()会影响我们的生活,预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2.()利用各种仪器对天气进行观测,并将数据进行分析,便可形成()。3.()用于记录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用来测量一段时间内的降水量;百叶箱里放有()、()等多种仪器,可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4.除了(),气象观测站还要通过()、()等手段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5.气象站应建在校园中比较()、()的地方,远离高大建筑。6.风向仪的指向代表()。例如,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则指向()。第20课1.实施计划包括()、()2.观测天气可以从天气()、()、()、动植物的活动情况等进行多方面的()并(),并将自己的()与大家分享。3.根据观测的(),对原有计划进行()。制订可实施的(),将观测结果用()记录下来。()两周并坚持(),以便获得更多的数据。课本习题解答第19课1.如何制作雨量器?雨量器如何使用?2.如何制作风向仪?3.建立气象站需要解决哪些问题?4.怎样制订观测天气的计划?第20课1.在教师的帮助下,绘制气温变化图,分析气温变化情况,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气温的变化趋势。2.在建立小小气象站的活动中,你做出了什么贡献?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3.观测气象时,我们应该如何放置观测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