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三框:《基本政治制度》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2.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运用你的经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围绕中共中央这一建议,民主党派积极建言献策。例如,九三学社中央对部分省份的乡镇和街道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调研,提出了加强基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建议;中国农工党中央提出了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依法遏制土壤污染的建议。民主党派围绕中共中央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说明了什么?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认识中国共产党(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5)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P68(性质、宗旨、理想)(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P68(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P69(地位)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览全局、协调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探究与分享思考:思考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依靠的是什么力量?(1)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2)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爱国统一战线内容: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5.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八大民主党派概况民主党派性质:①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机关的职权)②参政党(合作党,不是反对党;参政党,不是在野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机构是什么?你对人民政协了解有多少?6.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和职能性质职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主题团结和民主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政协内部各方面的关系等问题在决策前或决策执行中进行的协商。民主监督是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事务提建议、意见和批评,其中主要是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监督。参政议政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①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各民主党派通过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政治生活。7.我国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请你找出五个民族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民族自治地方等级划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3.自治机关(1)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2)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自治权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5.民族自治区与中央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1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2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6.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区和乡村的基层组织积极推进疫情防控措施,在国内疫情防控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含义组成地位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特别提醒:不是基层国家政权机关,也不是国家机关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及形式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1)居民委员会①选举:居民委员成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决策: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③监督: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2)村民委员会①选举: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决策: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③监督: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下设机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职权(工作内容)①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②调解民间纠纷;③协助维护社会治安;④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3.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下设机构及职权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①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②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最终目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政协会议的地位、工作主题、职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含义、内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形式、内容及职权基本政治制度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avi 基层疫情防控最强音.mp4 基本政治制度.mp4 基本政治制度.pptx 政协百科.mp4 知乎战疫短片 — — 三十三.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