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几种新型玻璃?(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3)通过对玻璃钢的成分、性能的学习认识复合材料过程和方法:?(1)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材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2)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3)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材料的观念。2.?重点:化学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三.难点:认识材料发展史,了解各种材料的重要应用。学会识别几种常见塑料制品。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材料的使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材料的一些知识。?1、运用广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各种玻璃??1.玻璃是一种硅酸盐材料2.制造玻璃的原料有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3.制造玻璃的原理:CaCO3+SiO2====CaSiO3+CO2Na2CO3+SiO2====Na2SiO3+CO24.玻璃的常见种类和用途普通玻璃、钢化玻璃、防弹玻璃、变色玻璃、特种玻璃等另外,玻璃纤维又广泛用于建材方面和光纤通讯方面。2、来自石油的有机合成材料?1.小资料: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物,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塑料,自行车和汽车的橡胶轮胎,运输用的汽油和柴油等等,这些都是有机化合物。有一类分子量非常大的有机化合物,通常被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等等。如果它们不是天然得到的,而是用人工方法合成的,就叫做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三种塑料应用名称(种类)特点用途聚乙烯柔软、透明、无毒薄膜、软管、塑料瓶、管道聚氯乙烯柔软,耐蚀性和电绝缘性良好?薄膜、管道、绝缘层?聚四氟乙烯耐化学腐蚀性耐高、低温性能摩擦系数小,吸水性小?化工管道、电气设备?、不粘锅3.常见的两种塑料:一种是聚乙烯薄膜;一种是聚氯乙烯薄膜。用聚乙烯薄膜做成塑料袋是无毒的,可以用来盛装食物,只是强度差些,且不能经受80℃以上的高温,并有一定的透气性,不宜长期用来盛装茶叶、香料等。用聚氯乙烯薄膜做成的塑料袋有毒性,因而不宜与食品直接接触。聚氯乙烯塑料常用于做雨衣、鞋底、床罩、窗帘、桌布、手提包等。4.讨论:塑料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正反两面进行回答)5.使用塑料的“利”与“弊”?6.白色污染:是指由废弃塑料所引起的环境污染。7.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哪些?思考一下8.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三、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1.玻璃钢(1)玻璃钢属于_________。(2)成分。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在塑料中加入_________制成的。(3)性能。既有玻璃般的透明性或半透明性,又有钢铁般的高强度。2.复合材料(1)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_________的材料按一定方式复合在一起形成的新材料。(2)性能。优于组成它的成分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小结:6.作业课后练习p1037.板书设计8.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使学生在结合生活经验的同时,了解到材料的使用情况,简练、自然;2.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课中检测起到了巩固、强调、补充的效果;4.实验探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应用于生活,进一步增强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建议:课前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