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知识点(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0】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知识点(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知识浏览】
1.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鉴别
气体
检验方法
现象
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
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
氢气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
纯净气体能安静燃烧,有
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
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
黑色氧化铜变
,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变
一氧化碳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燃烧产生
火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
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
黑色氧化铜变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烷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迅速倒转后,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烷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迅速倒转后,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氨气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红色石蕊试纸变
水蒸气
通过白色CuSO4粉末
白色粉末变
氮气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再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木条的火焰熄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氯化氢
通入酸化的AgNO3溶液
产生
2.
常见离子的检验与鉴别
物质
试剂、方法
实验现象
酸(H+)
①滴加紫色石蕊试液;②pH试纸;③加入Zn粒
①变
;②pH<7;③产生
碱(OH-)
①滴加紫色石蕊试液;②滴加无色酚酞试液;③pH试纸
①变
;②变
;③pH>7
Cl-
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
,且白色沉淀不
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BaCl2溶液
酸化后无现象,加入BaCl2后产生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石灰水变
NH
加入强碱,加热,将产生的气体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产生有
的气体,试纸变
Fe3+
加入强碱溶液
产生
沉淀
Cu2+
插入铁丝(或加入强碱溶液)
铁丝附有红色物质(或产生蓝色沉淀)
3.
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化肥的鉴别
①铵态氮肥:白色,易溶于水,与熟石灰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磷肥:多呈灰白色,不溶于水。
③钾肥:白色,易溶于水,与熟石灰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2)硬水和软水的鉴别: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羊毛织品、合成纤维和棉织品的鉴别(灼烧法):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且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织品;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产生烧纸味,不结球的是棉织品。
【典型例题】
【例1】下面检验气体的实验方法中,能够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有(  )
①只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②只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③只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④只用氯化钠溶液检验 ⑤只用氢氧化钡溶液检验 ⑥只用稀盐酸检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例2】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
稀硫酸
B.
氯化钠溶液
C.
铁片
D.
氢氧化钠溶液
【变式训练】
【变式1】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
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水)
B.
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稀硫酸)
C.
铁粉、炭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
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
【变式2】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
H2、CO、CH4
B.
CH4、CO、H2 
C.
CO、CH4、H2
D.
CO、H2、CH4
【变式3】(2019?湘西州)下列鉴别或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用灼烧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
C.
用食醋鉴别纯碱和食盐
D.
通过观察颜色区分黄铜和黄金
【变式4】(2019?娄底)某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该固体适量加入水,得到浑浊液体,过滤;
实验二:取实验一所得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白色粉末中不含氯化钡
B.
该白色粉末中含有氢氧化钠
C.
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氯化钠
D.
实验二中氯化钡改成氢氧化钡对实验无影响
【变式5】(2019?本溪)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错选的是(  )
A.
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B.
羊毛线和涤纶线--灼烧闻气味
C.
氯酸钾和高锰酸钾--观察颜色
D.
氮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
【变式6】(2019?自贡)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B.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
C.
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D.
羊毛和合成纤维--直接闻气味
【变式7】(2019?衡阳)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中,错误的是(  )
A.
水和白醋-观察颜色
B.
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
C.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链接中考】
1.
【2018年广东省中考】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
A.
H2、CO、CO2
B.
N2、O2、CO2 
C.
H2、CH4、CO
D.
H2、CH4、CO2
2.
【2018年广东省中考】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羊绒与棉花(灼烧)
B.
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
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D.
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3.
【2018年澄海区模拟】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氮肥和钾肥 
B.
用水鉴别NH4NO3和NaCl两种固体
C.
用燃烧的木条鉴别H2和CO 
D.
用NaOH溶液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4.
【2017年广东省中考】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a2CO3溶液呈碱性
B
往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NaOH和盐酸不反应
C
用燃着的木条伸进某瓶气体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CO2
D
把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快速产生气泡
MnO2能增加O2的产量
5.
【2013年平南县二模】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CaCl2、Na2CO3、KNO3、HCl
B.
NaCl、Ba(NO3)2、NaOH、KNO3
 
C.
NaNO3、FeCl3、HCl、NaCl
D.
(NH4)2SO4、NaOH、Na2CO3、NaCl
 
6.
(2019?济宁)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Cl-、、、Na+、Mg2+、Fe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为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请分析实验后回答: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

7.
(2019?眉山)某矿石主要成分是MgO,含少量的Fe2O3、CuO和SiO2杂质。用该矿石制备Mg(OH)2的工艺流程简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的操作是

(2)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Mg2+和
(填离子符号)。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对应离子
Fe3+
Cu2+
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4.2
9.1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6.7
11.1
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
,固体C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

(4)步骤③制得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

8.
(2019?金华)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相对封闭的装置内燃烧某种含碳、氢、氧元素的垃圾,对产生的废气成分(不考虑气态有机物)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
【实验研究】
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
【实验分析】
(1)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

(2)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反思评价】
(3)小金认为,仅根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其理由是

(4)小金根据D中的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得出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小丽认为该结论不够严密,若废气中存在氢气也会出现该现象.要使上述结论更加严密,还应添加的一个实验装置及位置是

【实验结果】
经检验,废气中存在CO2、CO、H2O。
9.
(2019?枣庄)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
实验
A+B
A+C
B+C
B+D
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请回答:
(1)酚酞试液是
(填编号)。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所属的类型是

(3)写出D的一种用途: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1.
C

2.
A
变式训练:1-5:DADBD;
6-7:DA
链接中考:1-5:CBBAB
6.(1)Mg2+和Cl-;Na+;
(2)步骤②向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
和,故溶液中一定含有Cl-
【解析】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Mg2+,不含Fe3+;
②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和;
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Cl-。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Mg2+和Cl-,可能含有Na+;
(2)溶液对外是不显电性的,步骤②向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
和,故溶液中一定含有Cl-。
7.
(1)过滤
(2)H+
(3)6.7~9.1;Cu(OH)2、Fe(OH)3
(4)
【解析】(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的操作是过滤;
(2)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以及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Mg2+和H+;
(3)由铁离子、铜离子沉淀时的pH值和镁离子开始沉淀的pH值可知,所以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6.7~9.1,固体C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Cu(OH)2、Fe(OH)3;
(4)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8.(1)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2)收集尾气
(3)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也可能是原混合气体中没有被除尽的二氧化碳
(4)在DE之间连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型管
【解析】(1)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2)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收集尾气(或贮存气体);
(3)小金认为,仅根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其理由是: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也可能是原混合气体中没有被除尽的二氧化碳;
(4)氢气也能使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需要添加检验有水生成的装置,在DE之间连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型管。
9.(1)A
(2);复分解反应
(3)除铁锈(合理即可)
【解析】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中一种,A+B、A+C变红色,则A是酚酞试液,BC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D为稀盐酸,由B+C产生沉淀,B+D产生气体,由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B为碳酸钠溶液,C为氢氧化钙溶液;
(1)酚酞试液是A;
(2)B与C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D是稀盐酸,可用于除铁锈(合理即可)。
物质检验与鉴别专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