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找空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通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教学准备:??????塑料袋、安全图钉、口哨、水槽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师出示一个大的塑料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用眼睛看,用手摸,再猜一猜里面装着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引入新课二、活动与探究(一)组织学生在不同地点找空气1、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测“你知道哪里有空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学生讨论交流3、带领学生用塑料袋装空气4、师小结:在操场上、树林里,还是在教室里、桌肚里,都能把袋子装得鼓鼓的。(二)用不同的方法将空气从塑料袋里面放出来1、让学生在袋子上戳一个洞,将洞口对着自己的脸挤压时,可以感觉到有东西拂过面颊。2、当学生在塑料袋口装一个小哨子,挤压袋子时可以听到有东西吹响口哨。3、当学生将扎了孔的塑料袋压入水中时,可以看见有气泡冒出。(提醒学生孔要扎在淹没在水中的塑料袋上)。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5、师小结(三)通过憋气活动以及对一组图片的分析,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1、让学生用手捏紧鼻子,不能偷偷用嘴呼吸,感受空气的重要性。2、结合图片讨论人离不开空气。三、拓展延伸:1、师播放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不要长时间呆在空气不流通地方的危害性。2、课外作业:睡觉时能不能把头埋在被子里面呢?让孩子们回家亲自感受,并在下次课堂上讨论交流。作业布置: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板书设计:找空气空气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