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历史与社会九上2-1-1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20世纪初俄国进行革命的原因;掌握二月革命的基本史实;掌握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历史图片、文史资料。讲述历史事件经过、问题探究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掌握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学会论从史出的论证方法和容观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材料式导入)展示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教师描述画的内容:它描绘了农奴制下俄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地向前挣扎。当时的俄国面临怎样的处境?俄国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如何?二、新课学习(一)革命前的俄国>>>多媒体课件展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种??类增????长棉纺织品76%生??铁190%熟??铁116%煤??炭131%铁??路增加到32000千米教师:材料中反映了什么?学生:经济得到了增长。得到结论: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展示20世纪初,俄国经济状况材料: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英国的1/5。1903年外债30亿卢布,1914年达60亿卢布。——(美)莫斯《俄国史》教师:从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1:是一个农业国家;学生2:经济落后于美国、德国等。得出结论:20世纪初的俄国是一个农业国家,经济实力比较弱,仍落后于欧美资本主义强国。回忆:同学们,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学习了在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请回忆:1.20世纪初发生的世界大战叫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2.第一个退出该战的国家是哪一国?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俄国教师提出问题:俄国为什么要退出一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多媒体课件展示俄国在“一战”时的状况材料: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至1917年,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造成300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战争、破坏、饥荒造成的一切灾难全都压在劳动人民身上,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因为饥荒,1916年罢工有1500起,参加人数超过100万。农村头5个月就有510次起义。——(苏)明茨主编《世界通史》教师:沙皇政府参加一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得出结论:“一战”使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俄国需要革命吗?俄国需要革命,从而引出二月革命。(二)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口号“打倒沙皇”,“土地、面包与和平”地点:彼得格勒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性质: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后的政治形势: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宣布继续战争人民的生活没有改变,人民仍没有分到土地:人民的革命情绪再度高涨教师:俄国还需要继续革命吗?学生:需要。引出十月革命(三)十月革命1.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1917年4月,列宁回到了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提出目前俄国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农民手中——指明了俄国革命的方向。教师:你知道布尔什维克党的含义吗?链接“布尔什维克党”:列宁从青年时代起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决心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1903年,在刚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举党的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在俄文中,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从此,以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诞生。教师:为什么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提高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总结:因为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提出的纲领和口号充分考虑人民要求;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困农民手中,符合俄国人民的利益,因此得到人民拥护。2.十月革命的爆发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胜利标志:攻克冬宫,推翻临时政府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3.十月革命后的措施①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代表工人和农民的苏维埃政府。链接:苏维埃是指俄国无产阶级于1905年革命时期创造的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工人和农民的民主形式,其代表可以随时选举并随时更换。②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③颁布《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内容: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确定土地、矿藏、森林、水流等为国家所有,没收地主、皇室、寺院、教堂的土地,连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教师:你知道颁布《土地法令》的作用吗?学生:土地国有化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哪项不正确( B )A.革命是在世界大战中爆发的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C.成立了代表工人、士兵和农民苏维埃政权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第—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爆发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3.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C)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五、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板书设计】一、革命前的俄国二、二月革命三、十月革命1.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2.十月革命的爆发3.十月革命后的措施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俄国十月革命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新知导入右图描绘了农奴制下俄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地向前挣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当时的俄国面临怎样的处境?俄国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如何?一、革命前的俄国新知讲解种类增长棉纺织品76%生铁190%熟铁116%煤炭131%铁路增加到32000千米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材料中反映了什么?新知讲解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英国的1/5。1903年外债30亿卢布,1914年达60亿卢布。——(美)莫斯《俄国史》20世纪初,俄国经济状况从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20世纪初的俄国是一个农业国家,经济实力比较弱,仍落后于欧美资本主义强国。新知讲解同学们,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学习了在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请回忆:1.20世纪初发生的世界大战叫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2.第一个退出该战的国家是哪一国?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俄国俄国为什么要退出一战新知讲解俄国在“一战”时的状况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至1917年,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造成300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战争、破坏、饥荒造成的一切灾难全都压在劳动人民身上,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因为饥荒,1916年罢工有1500起,参加人数超过100万。农村头5个月就有510次起义。——(苏)明茨主编《世界通史》沙皇政府参加一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新知讲解“一战”使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俄国需要革命吗?新知讲解时间口号地点结果性质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打倒沙皇”,“土地、面包与和平”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举行示威游行二、二月革命新知讲解二月革命后的政治形势: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人民的生活没有改变人民仍没有分到土地人民的革命情绪再度高涨宣布继续战争俄国还需要继续革命吗?新知讲解三、十月革命1.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1917年4月,列宁回到了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提出目前俄国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农民手中——指明了俄国革命的方向。知识链接列宁从青年时代起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决心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1903年,在刚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举党的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在俄文中,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与之相对的是“孟什维克”,俄语意指“少数派”)。从此,以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诞生。布尔什维克党新知讲解布尔什维克党的影响日益扩大准备参加革命的装甲车队列宁向工农大众宣传,只有抛弃临时政府,才能实现“和平、土地、面包”的愿望新知讲解因为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提出的纲领和口号充分考虑人民要求;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困农民手中,符合俄国人民的利益,因此得到人民拥护。为什么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新知讲解2.十月革命的爆发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新知讲解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胜利标志:攻克冬宫,推翻临时政府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知讲解1.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代表工人和农民的苏维埃政府。3.十月革命后的措施小贴士:苏维埃,是指俄国无产阶级于1905年革命时期创造的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工人和农民的民主形式,其代表可以随时选举并随时更换。2.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新知讲解3.颁布《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3.十月革命后的措施内容: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确定土地、矿藏、森林、水流等为国家所有,没收地主、皇室、寺院、教堂的土地,连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作用:它的颁行,使刚成立的苏维埃国家奠定了土地国有化的基础。新知讲解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课堂小结1、帝国主义矛盾2、第一次世界大战3、战争在客观上促成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成熟4、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君主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哪项不正确( )A.革命是在世界大战中爆发的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C.成立了代表工人、士兵和农民苏维埃政权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第—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爆发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B课堂练习3.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C课堂练习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1俄国十月革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掌握20世纪初俄国进行革命的原因;掌握二月革命的基本史实;掌握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二、课前自主学习(一)革命前的俄国1.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经济得到了__________。2.20世纪初的俄国是一个农业国家,经济实力比较弱,仍落后于_________。3.“_________”使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二)二月革命1.二月革命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月革命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月革命后的政治形势: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十月革命1.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1)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提出目前俄国革命必须从___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__过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农民手中。(2)列宁向工农大众宣传,只有抛弃临时政府,才能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2.十月革命的爆发:(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胜利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十月革命后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堂问题探究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中俄之间的关系曾经历了对抗、盟友、对手、邻居加朋友几种模式。2005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正式宣布,双方决定于2006年首先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中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俄国是现代史上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结合中俄革命和建设历程,回答下列问题。1.俄国十月革命是先在城市取得胜利,然后领导农村斗争取得胜利;而中国的革命走的却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并且中国革命是在俄国革命指导下进行的,为什么会走上不同的道路呢?请你结合中国和俄国的历史进行一下比较,并简单谈谈你的想法。2.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它的发展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发生在1917年到1918年的俄国,其先后顺序是()①《四月提纲》的发表②出现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局面③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起义④工兵农苏维埃政府成立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2.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是()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模式3.二月革命后列宁曾说:“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指的是当时的()? A.沙皇专制政府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帝国主义D.反革命叛军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列宁主张()A.立即宣布退出世界大战B.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建立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协商制度5.在一部苏联电影中出现过这样的镜头:两个农民受全村委托,外出买了一批粮食,运回村子途中被红军查获,他们开了一张收条给农民,然后把粮食全部没收。这部电影应该是()A.《莫斯科保卫战》B.《攻克柏林》C.《列宁在1918》D.《战争与和平》二、非选择题6.材料一: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材料二:(?http:?/??/?hist.cersp.com?/?tsls?/?200707?/?7051_8.html?)材料三: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四月提纲》(1)列宁所指的战争是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体指俄国发生的什么事件?(3)材料三中的“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分别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它们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课前自主预习:一、1.快速发展2.欧美资本主义强国3.一战二、1.1917年3月;“打倒沙皇”,“土地、面包与和平”2.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3.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三、1.(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2)“和平、土地、面包”2.(1)1917年11月7日(2)攻克冬宫,推翻临时政府(3)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3.苏维埃政府成立、退出一战、颁布《土地法令》课堂问题探究:1.主要是各国不同的国情决定的,当时的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比较发达,主要集中在城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革命先从城市开始,中国当时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够,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且各种反对势力集中在城市,所以不宜在城市发动革命,应把力量拉到敌人力量相对弱的农村,以农村包围城市。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2.探索:1918年,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早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堂检测:1.C2.A3.B4.C5.C6.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经济濒于崩溃,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国内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终于导致了革命的爆发。(2)十月革命(3)第一阶段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的专制制度。第二阶段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1俄国十月革命 (学案).doc 2.1.1俄国十月革命 (教案).doc 2.1.1俄国十月革命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