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文明与家园 达标测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单元 文明与家园 达标测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R版)·河北专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身临其境的体验太棒了,好像穿越到了繁华的汴京!”展馆中,《清明上河图》的穹幕影片将原作画面还原成视觉上可移动的立体空间,让来自北京57中学的高二学生胡天为赞叹不绝。胡天为赞叹的是(  )
①科技与历史的碰撞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②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④当年的盛世和现在的美好交相辉映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0多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保护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发展生产力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林场建设者所铸就的塞罕坝精神(  )
①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
②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④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撑起“中国脊梁”,讲好“中国故事”。下列能体现文化自信的是(  )
①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票房创纪录
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晚会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③孔子学院在多国落地开花
④“打虎拍蝇”反腐成效显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时政小组的同学整理了一组图片,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故事。据此回答第4、5题。
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  
钟扬教授和学生在野外
卓嘎、央宗守护祖国疆土
黄大年教授归国引领学科建设
4.依据上述人物的事迹,概括了以下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心系祖国 艰苦奋斗
B.情系家乡 经济腾飞
C.创新驱动 科技进步
D.美美与共 世界和平
5.上述人物的事迹感动了中国,连续多日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这(  )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体现了我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③体现了我国人民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习近平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③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④伟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中国网事?感动河北”网络人物王春胜以“从心出发,爱传千里”为公益口号,投入“秦皇岛爱心车队”公益事业。他的“爱心车队”利用业余时间,自筹资金与物资帮助失学儿童、贫困大学生、孤寡老人、重病患者等,用无限的能量献出爱心。王春胜和他的“爱心车队”(  )
①心怀善意,关爱他人,亲近社会
②履行了公民的法定义务
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27名消防队员和3名干部群众不幸罹难,举国哀悼英烈。但是,却有个别公民利用网络诋毁、侮辱英烈,他们也为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为揭示诋毁英烈行为的卑劣,你打算运用的观点是(  )
①诋毁英烈败坏社会风气,践踏良知
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遵守法律和道德
③英烈的壮举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应该受到敬仰
④诋毁英烈的行为践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公民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13亿多人口;而我国每百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这说明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
A.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B.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C.人口众多,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D.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10.2020年3月22日,世界迎来第28个“世界水日”,“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是“世界水日”设立的宗旨。从国际社会来看,设立这一纪念日的原因是(  )
①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②我国水资源消耗高、利用率偏低,淡水资源紧缺
③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人类的美丽生态需要水资源的涵养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9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影片讲述的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索取,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据此回答第11、12题。
11.《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电影再度引发人们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请你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思考,这部电影让我们领悟到了(  )
①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②资源的开发,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③人类能战胜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
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智慧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12.这部电影从中国人的视角叙事,做了很多文化情怀的处理,展现了我们面对灾难时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同时还展现了中国人“仁者爱人”的思想。这些中华文化元素的加入彰显了(  )
①我们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③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④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来袭后,大量垃圾随海浪涌到沿海的潮间带内。满地的垃圾让网友惊呼:“人类啊,这是海洋还给我们的。”“大自然来清算我们人类过去造成的环境污染了。”“真是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启示我们(  )
①善待大自然、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
②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生共荣
③人类要采用一切办法解决垃圾问题
④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
A.①②③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我国昂首阔步迈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绿色低碳理念广泛融入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第14、15题。
14.改革开放大变迁,中国绿色版图不断扩大:从12%到21.66%,森林覆盖率几乎翻了一番。这40多年,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人心,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共识。这一变化体现了(  )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阶段成效
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
③我国环境状况得到彻底转变
④人民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当代青少年要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对下列中华文化经典词句所蕴含的道理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勤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有包容精神
D.天人合一。——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可以命令自然,主宰自然
二、非选择题(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共30分)
16.探究文化价值。(10分)
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强大与否,取决于历史的影响力和未来的延续力。我们的圣哲先贤们创造的文化成果至今仍让我们受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
关的。”
(1)读下表,在①②③④处填写相应内容。(4分)
传统思想智慧
现代治理理念
具体实践事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中国倡议并与世界各国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民惟邦本”“政得其民”

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上调个税起征点到5
000元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土壤污染防治法
“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高铁霸座者被处以200元罚款,并且因严重失信而被限制乘坐火车
(2)依据表格内容,从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角度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3)表格中与③对应的传统思想智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警示?(4分)
17.感悟文化力量。(10分)
材料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历久弥新。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1)下列图片或事件蕴含了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分)
材料二:“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们对所从事工作的爱心和衷心,令人高山仰止。我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36年来一直从事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工作,以国为重,扎根一线,是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对上级交给的任务,百分之百地做好;对答应别人的事情,也能保证兑现;在生活中他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大家有困难时,他总是一马当先,面对很多企业的高薪聘请他不为所动,他说:“每每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这也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
(2)材料中的“工匠精神”是怎样具体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请从材料中找出论据加以说明。(4分)
(3)简述“工匠精神”对青少年成长和时代发展的意义。(4分)
18.感悟绿色发展。(10分)
材料一:“治沙是我毕生的事业,只要活着,我就要把治沙进行下去。”30多年来,陕西省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在陕蒙两省区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了一道长100多千米、宽约10千米的绿色长廊。石光银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休闲旅游、苗木培育、畜牧养殖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让1
500多户农户受益,“沙窝窝”变成了“金钵钵”。
材料二:通报显示,2019年8月,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46
271件,本月接到的举报中,已受理37
757件,因举报线索不详或不属于生态环境部门职责范围而未受理的8
514件。大气污染举报较多,占举报总量的51.7%。
相关链接: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开始施行,这是我国首部规范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净土保卫战”正式纳入法治轨道。这意味着我国大气、水、土壤三大环境领域的污染防治法已全部齐备。
材料三:用高科技人造纤维替代动物皮毛制作的服装成为欧洲市场爆款,价格仅为动物皮草的百分之五左右,把可再生PS泡沫塑料高效回收加工成艺术相框和画框,用旧报纸代替杞柳制作编织收纳筐,100%利用废旧聚酯瓶片生产涤纶长丝,成本仅为石油原料纤维的三分之一左右……在第29届“华交会”现场,大量绿色环保的新产品吸引了各国采购商驻足。
(1)从材料一石光银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根据材料二及相关链接,小芳归纳出公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你还有其他结论吗?请分享至少两个。(2分)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新产品蕴含了哪些理念,从而吸引各国采购商驻足?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可以概括出哪一认识?(2分)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C
2.D 点拨:林场建设者所铸就的塞罕坝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观点错误;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①③观点正确;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答案选D。
3.A 4.A 5.C
6.C 点拨: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①②③观点正确;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不能说中国的文化最优秀,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答案选C。
7.C 点拨:本题考查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王春胜和他的“爱心车队”帮助失学儿童、贫困大学生、孤寡老人、重病患者等体现了他们心怀善意,关爱他人,亲近社会,①正确。帮助他人并不是法定义务,②错误。王春胜和他的“爱心车队”帮助他人体现了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正确。王春胜和他的“爱心车队”帮助他人、献爱心体现了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8.D 9.A 10.C 11.C 12.D 13.C 14.D 15.D
二、16.(1)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以人为本或者共享发展③绿色发展或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只答依法治国或者只答以德治国不得分)
(2)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我国的发展理念。(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我国的道路选择)
(3)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养成低碳、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细节中,如低碳出行、节约用水等。
17.(1)礼让他人;忠贞报国;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等)。(每点1分,共2分)
(2)工匠精神体现爱国: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面对很多企业的高薪聘请他不为所动。
工匠精神体现敬业: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对所从事工作的爱心和衷心;对上级交给的任务,百分之百地做好。
工匠精神体现诚信:面对很多企业的高薪聘请他不为所动;对答应别人的事情,也能保证兑现;对上级交给的任务,百分之百地做好。
工匠精神体现友善:在生活中他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大家有困难时,他总是一马当先,等等。(能找到两点体现并添加论据即可得满分,论据对应并非唯一性,只要逻辑正确即可)(4分)
(3)工匠精神有助于引导青少年确立核心价值观,促进青少年成长。(2分)工匠精神有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时代发展进步。(2分)
18.(1)敢于担当责任的人;保护家乡环境的人;能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的人(走持续发展之路的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人(走共同富裕之路的人)。(意思正确答出2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2)有。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公民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意思正确答出2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只判断不得分)
(3)珍爱生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资源循环利用);科技创新。(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4分)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需要法律、道德的保障。)(意思正确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