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世界地理(七上七下)┈???─┈能力自测第一单元(七上第1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⑵大小:表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3、纬线和经线⑴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特殊的经纬线⑴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⑵主要的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23.5°N/S、南北极圈66.5°N/S、北极点和南极点90°N/S。⑵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纬度经度起止度数0O(0O纬线叫赤道)—90ON/S0O(0O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O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O纬线)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S。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线(0O经线)以东为东经E,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E,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OW和160OE分东、西半球二、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地球的公转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日期3.216.229.2312.22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⑴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⑵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3.、地球上的五带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⑵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⑶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⑷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三、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⑴比例尺;⑵方向;⑶图例2、地形图的判读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⑵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凸高(海拔高)为谷,凸低(海拔低)为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⑶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图幅相同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详细小比例尺大简略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能力自测第二单元(七上第3章天气和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⑵天气预报的内容:(认识常见天气的标志P49)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2、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⑵年变化: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3、气温的分布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分布规律: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⑸等温线图的判读: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与生活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四、世界的气候1、气候的地区差异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世界的气候类型种和特点和图(见11种气候类型那张纸)分布地区气候类型热带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地中海(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温带海洋性(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寒带气候分布地区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30°-40°)、温带海洋性气候(40°-60°)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①气候要素(2个):指组成气候的气温和降水。②气候因素(3个):纬度、地形、海陆是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到两极递减海陆因素夏季陆地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沿海多于内陆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能力自测第三单元(七上第2、4、5章)(世界地理概况)陆地和海洋——亚洲(第2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2、七大洲和四大洋(见P33图)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概念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②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③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④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北美:白令海峡。海陆变迁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如图)居民与聚落(第4章)第一节人口和人种①世界人口的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3、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4、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②世界人口的分布四大人口稠密区: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0%,集中了人口的70%。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区:①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干②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湿③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冷④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高③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世界的语言⑴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⑵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世界三大宗教宗教发源地区经典宗教建筑及特点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亚洲的西部《圣经》教堂:高高耸立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古兰经》清真寺:星月照应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古印度《佛经》庙宇:金碧辉煌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乡村和城市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现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2、聚落与环境⑴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⑵分布规律: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⑶聚落形态: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3、读右图回答问题⑴三地为什么能形成聚落?⑵假设你是本地区的城市建设局长,你会选三地中哪个建设城市?并且阐明你的理由?答:⑴三地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河流)⑵选2。因为2位于河流交叉口,交通更加便利;位置佳,距离1和3都很近,便于人力和物力的集散,方便沟通;平坦的地表更多,比1和3更加开阔,发展空间较大。发展与合作(第5章)一、国家和地区1、世界面积位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2、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3、地跨两洲的国家,例如埃及(跨亚非)、土耳其(跨亚欧)、俄罗斯(跨亚欧)。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1、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例如中国。4、名词解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北部,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所以南北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南南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能力自测第四、五单元(七下2020年会考范围:亚洲、俄罗斯、中东、极地)一、亚洲1、地理位置位置半球位置主要分布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与其它大洲的分界线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白令海峡大洋洲阿拉弗拉海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①面积最大,约4400万平方千米;②跨纬度最广,80°N~10°S;③东西距离最长,约8000千米。⑶亚洲分区(6个):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北亚。2、地形和河流重要地形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河流长江、叶尼塞河、印度河、黄河、湄公河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地势特征中部高,四周低。河流流向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导致了河流呈“放射状分布”3、复杂的气候填充亚欧大陆的气候类型。二、俄罗斯1、位置、范围(1).位置:①纬度位置:俄罗斯领土大部分位于50oN——70oN之间,属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带。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②经度位置:俄罗斯领土跨东西两个半球,东西约跨170个经度,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国家。(补充: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③海陆位置: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2).范围:领土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中欧洲部分约占四分之一,亚洲部分约占3/4,但传统上是一个欧洲国家。2、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①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自西向东依次是:(具体见下表)②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2).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3.河湖:①伏尔加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被俄罗斯称为母亲河)②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和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3、工业(1).资源: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为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发展现状:①工业特点: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②主要工业部门: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发达,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有四大工业区。另外,俄罗斯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4、交通(1).分布: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地区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分布非常密集;亚洲部分铁路分布比较稀疏。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该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是南部较温暖,人口和城市较多,工业较多,有利于经济发展。(2).种类:客运主要以公路和铁路为主。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为主。(3).主要交通枢纽(城市):①首都莫斯科是铁路、公路、内河和航空运输的枢纽,也是全国最大城市。②圣彼得堡是全国第二大城市、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③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著名的不冻港。三、中东1.中东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大部分在15oN—40o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南部。西亚—阿富汗加上北非的埃及。●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地带,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能在图中找出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重要性:东西方交通要道:2.中东的地形与河流:●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较小。●主要地形区: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等。●主要河流:尼罗河主要流经埃及,是世界最长河流,注入地中海。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流进波斯湾。3.石油:是目前世界储量最大、产量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区。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运往东亚地区经过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等,运往欧洲西部或北美洲要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等。4.水资源匮乏的原因:中东的气候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5.多元的文化:●主要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是这三个宗教的圣城。●造成该地冲突不断的原因有:水资源的争夺、石油资源的分布不均、宗教文化的冲突和领土争端。四、极地南极和北极对比表格:南极地区北极地区位置和范围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海域。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及其周边大洲的部分地区。气候酷寒(比北极冷)、干燥(降水比北极少)、烈风(风速比北极大)气温、降水、风速远不及南极严酷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丰富的矿产资源,固体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天然实验室和原始的资源环境。主要为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等)居民无常住人口因纽特人(黄种人)代表动物企鹅北极熊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黄河站考察时间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有极昼、暖季)每年7月到9月(理由相同)方向站在南极点,四面八方都是北站在北极点,四面八方都是南(第12页共13页)?????地理会考复习知识点概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