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文化考试适应性卷社 会 思 品 (一)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卡,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先用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Ⅱ规定位置上填写学校、姓名、考号;在答题卡规定栏中写上姓名和考号。然后用铅笔把把答题卡上考号、学科名称对应的括号或方块涂黑涂满。3.答题时,把试卷Ⅰ的答案做在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铅笔涂黑涂满;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直接做在试卷Ⅰ上无效。试卷Ⅱ直接做在试卷上。试 卷 Ⅰ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是A.谷超豪、孙家栋 B.吴孟超、叶笃正C.师昌绪、王振义 D.王忠诚、徐光宪2.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奖励为我国科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这是因为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事业是最高尚的事业C.发展科学事业关系到国家稳定 D.鼓励公民人人成为科学家3.据北京日报2011年2月10日报道,因学术造假,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被正式撤销。这一个“首次”撤销国家科技进步奖之举启迪人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要A.依法律己、艰苦奋斗 B.自力更生、刻苦钻研C.持之以恒、自强不息 D.实事求是、诚实守信4.从2007年开始,陈永江等数名退休教授对李连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举报。这些退休教授正确行使了A.建议权 B.监督权 C.批评权 D.申诉权2011年2月16日,非洲北部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 发生动荡,蔓延至全国的骚乱,并进而演变成为局部战争。回答5~7题。5.上述材料所指的非洲北部国家是指A.埃及 B.利比亚 C.伊朗 D.伊拉克6.随着该国局势的恶化,中国出动包括民航、油轮、海军护卫舰、空军运输机、客车等海陆空力量,救助中国公民35860人撤离该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公民救援撤离行动。这一救援撤离行动的成功,从根本上讲,取决于A.中国国力的增强 B.海外侨民的自我保护C.中国公民的团结合作 D.国际社会的帮助和支持7.2011年3月19日法国战机首先向该国军事目标开火,此后,英美等多个国家加入军事干预行动。与此同时,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民众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多国部队对该国进行军事干预。这说明①当今世界总体和平,但局部战乱给世界和平蒙上了阴影 ②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原因 ③发展问题困扰着非洲国家 ④争取和平是当今时代主题之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右图所示国家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认读右图,回答8~10题。8.根据右图所示,发生本次强震的国家是A.朝鲜 B.日本C.韩国 D.菲律宾9.本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由此可以判断,这次地震震中在图中的大体位置是A.在①处 B.在②处C.在③处 D.在④处10.该国出现核泄露事故后,曾一度引发我国部分公民抢购“碘盐”,以预防核辐射。国家迅速进行调控,并及时发布该国核泄露事故的情况,介绍预防核辐射的知识,积极稳妥地平息了“抢购”潮。这说明A.当危机来临时,我们只能依靠国家的力量B.为了维护生命和健康,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方式C.我们没有必要关注该国的核泄露事故D.面对危机,要运用科学知识、采取科学的方法11.唐太宗为开创“贞观之治”盛世奠定物质基础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是A.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B.完善三省六部制度C.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D.完善科举制度12.新中国成立以后,真正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一项政策是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在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过程中,有分也有合,但“分久必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从分裂走向国家统一的主要历史事件有①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②东晋灭吴,结束分裂局面 ③隋灭陈,统一中国 ④元灭南宋,再度统一中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历史事件中,有利于促进我国民族融合的是①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④明朝派郑和下西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奠定于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16.右图中经营者饲养“健美猪”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以下权利①知情权 ②人格尊严权③安全权 ④自主选择权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7.下列各项做法中,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的是①立法机关要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②政府机关要把打击违法行为作为中心工作③生产者和经营者要依法自律,自觉履行维护食品安全的义务 ④消费者要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积极同侵权行为作斗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排在世界百名之后。这说明①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遥不可及 ③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④控制人口数量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011年3月10日上午9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回答19~20题。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核心地位的应该是A.刑法 B.宪法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20.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向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工作报告。这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文化考试适应性卷社 会 思 品(二)答题卷题号 一 二 总分1—20 21 22 23 24 25得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试 卷 Ⅱ(综合题 共60分)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10分)中央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把“发展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认读《中国示意图》。浙江省、山东半岛、广东省分别位于图中的 地、 地、 地。(把图中的英文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中,3分)(2)为把浙江省丰富的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浙江省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必须坚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哪一要求?结合“相关链接”,谈谈浙江省应如何实践这一要求?(7分)【相关链接】浙江海岸线和海岛岸线达6696公里,全国第一,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506公里,是我国建设世界级深水港群的最佳选址,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全球最大综合港;近海渔场22.27万平方公里,可捕捞量全国第一;海域岛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新能源,海岛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蕴藏量均居全国前列;浙江省发达的交通系统,加强了浙江省与附近省、直辖市的联系,为其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后盾。22.(10分)阅读下面两位同学的QQ聊天内容,回答问题。笑看人生:小郎昨天生病住院了,我们是不是抽空去看看?会飞的鱼:不行啊!快中考了,做作业的时间都不够。笑看人生:你啊,就知道读书,对班级里的事都不关心,怪不得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你交往了。会飞的鱼:原来是这样啊!你不说,我还真不明白。会飞的鱼:但是,我也没办法啊!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人生就没有意义了!笑看人生:这话可不对!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考上重点高中, ▲ 。会飞的鱼:话虽如此,但是,谁也不敢放松学习啊!笑看人生:学习是要抓紧,但也应该去看看小郎。你想,快要中考了,他偏偏住院了,心里肯定很焦急、很痛苦的。如果我们去看望他,安慰他,在学习上帮帮他,或许就能帮他渡过难关呢!会飞的鱼:既然这样,那就在周日上午去看他吧。……(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在 ▲ 处为“笑看人生”补全对话内容。(4分)(2)从这两位同学的聊天内容中,你可以汲取哪些人际交往的技巧?(6分)23.(12分)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认识“幸福”】某媒体向中国公众进行了“幸福指数”的调查,其中,在调查“影响幸福的因素”方面获得如下结果:(1)上述图示反映的是哪个调查问题的调查结果?结合所学知识,为上述调查问题再增加一个选项,并运用知识简要说明你增加这个选项的理由。(5分)【感受“幸福”】(2)结合自身、家庭或家乡的实际情况,写出你从党和国家的政策中感受到的“幸福事例”一件,并说出这项政策。(4分)【创造“幸福”】(3)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为自己将来的幸福生活作准备?(3分)24.(13分)在追求中华民族“独立、民主、富强”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不断思考着:中国向何处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艰难的探索】鸦片战争以后,近代有识之士思考着:中国向何处去?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探索“中国出路”的主要史实比较阶级、阶层 中国向何处去? 探索活动地主阶级 ① 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 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③(1)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上述表格中①②③的内容。(4分)【执著的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着:中国向何处去?(2)中国革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建设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正确的回答。结合上述两张图片,说说中国共产党对上述两个问题作出了怎样的回答?(4分)【英雄的足迹】民族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付出。从六旬老将关天培以死报国到15 岁的刘胡兰热血谱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雷锋传人”郭明义;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正是这一串串普通而闪光的名字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号”巨轮应驶向何方?作为肩负历史责任的你,应该怎样以这些英雄事迹为动力,自觉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5分)25.(15分)2011年的“两会”,备受国人和世界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回眸“十一五”】:“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指标 规划目标 实现情况年均增长(%) 年均增长(%)国内生产总值 7.5 11.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20]左右 [19.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二氧化硫 [10] [14.29]化学需氧量 [10] [12.45]耕地保留量(亿公顷) -0.3 -0.13(1)结合表格内容,说明我国“十一五”期间完成上述指标的基本情况。(4分)【热议“十二五”】:“两会”期间,网友“再登高峰”和“惠风和畅”在某论坛中争论“十二五”规划中增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和“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约束性指标的利弊:(2)针对两位网友的争论内容,请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我国的相关国情,运用所学知识,阐述你的观点的正确性。(8分)【践行“十二五”】:“十二五”规划规定:“十二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3)面对这些指标,高能耗企业必须积极采取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3分)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文化考试适应性卷社会思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D B B A D B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C A D B C A B C二、综合题21.(1)B、A、C。(3分)(2)因地制宜。(1分)浙江省可以利用深水海岸线长的优势,以港口建设为依托,扩大对外开放(或发展国际物流业、发展海洋运输业);利用区域位置的优势,加强与其他省、直辖市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发展贸易活动,达到优势互补;合理利用渔场资源,发展渔业;依托丰富的海洋新能源,依靠科学技术,努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利用海岸线长和岛屿多的优势,发展旅游业。(任选3点,6分,其中“优势”1分,“措施”1分)22.(1)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使考不上重点高中,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为社会作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分)(2)①要学会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改进缺点,不断完善自我。(2分)②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关心集体。(2分)③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或: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善待他人)。(2分)23.(1)①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或:哪一因素对“幸福”的影响最大?(1分)②“增加选项”可开放性作答,如:受教育情况、社会公平、食品安全等。(1分)③运用知识说明理由,如增加“受教育情况”: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3分)(2)①结合自身、家庭或家乡的实际情况讲“幸福”事例,如:我爸爸办了一家工厂,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这使我感到很幸福。(2分)②只要答出与事例相关的政策即可,可以是教材中的政策,也可以是其他的现行政策。如上例的政策:国家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分)(3)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4.(1)①通过学习西方的科技、军事,寻找“自强”、“求富”的强国之路。(1分,言之有理即可。)②戊戌变法。(1分)③辛亥革命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分)(2)①中国革命的出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革命道路。(2分)②中国建设的出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若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也给分。)(3)①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分)②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4分)25.(1)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基本完成节能(或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指标,在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耕地资源方面成绩显著。(4分)(2)我认为,增加这两个约束性指标,不但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能推动经济建设的步伐。(2分,评分说明:提出的观点必须包含“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推动经济建设的步伐”这两方面,缺一方面只能得1分;若只笼统提出“应该增设这两个约束性指标”之类的观点,也给1分;若提出的观点与背景材料无关,不给分。)因为,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分)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2分)所以,增设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分)(3)发挥科学技术在“开源”与“节流”中的作用,努力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第8~10题 图)◎①②◎◎③④◎45 40 35 130 135 140 (第16题图 “健美猪”)多吃“瘦肉精”,卖个好价钱!得 分 评卷人(中国示意图)CAB得 分 评卷人得 分 评卷人(所选比例)得 分 评卷人图① 井冈山会师(油画作者 林岗)图② 197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得 分 评卷人增设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但可能会影响经济建设的步伐。“惠风和畅”增设这两个约束性指标,将会阻碍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再登高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