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020年5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表明法律( )A.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2、“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③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俗话说“养儿防老”,但陈姓兄妹8人却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而相互推诿责任,致使年近九旬的老母亲袁某无人赡养,老人无奈之下将8个子女告上法庭。2016年5月,巴东法院对这起赡养纠纷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有人认为,这样的家务事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进行法律处罚。法律的作用除了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 )①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②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③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④指引、教育人向善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 ②只要有了规则,就能保障安定有序 ③所有规则都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法治可以保护网民的合法利益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知”告诉我们( )A.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B.有了法律,天下就太平了C.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利益D.我国已经实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全国人民都懂法守法6、下列对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未成年人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成年后才需承担相应的义务 ②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也受到法律的保护 ③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④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的未来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14岁的小科为了弄钱去上网,和网友小刚商量出了合伙偷走堂哥的出租车,以此向堂哥要钱的鬼点子。一天晚上,小科等3人在偷车时被堂哥发现,民警和30名的哥合力追击,将被盗车截住。目前,小科和网友小刚因涉嫌盗窃被刑拘。这告诉我们( )①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同龄人,因缺乏法律知识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②网吧是这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 ④要做到知法懂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守法自觉性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小李喜欢钻研电脑,听说制造病毒的黑客都很聪明,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于是,他也学着利用病毒来攻击别人的邮箱和一些公司的网站,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说明( )A.他是一位电脑高手,大有前途B.他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我们要依法办事C.邮箱或网站的安全性太差D.小李的水平太差,还要加强9、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②“又该缴税了。”“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 ④“爸,给钱我上学。”“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0、我国颁布专门的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了特殊保护,其原因是( )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②未成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③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④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它们是(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义务教育法 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2、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我们应自觉履行的义务有( )①按时入学 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 ③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 ④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13、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我国保证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是( )①家庭保护 ②学校保护 ③社会保护 ④司法保护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4、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学校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符合学校保护要求的是( )①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辱骂学生 ②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③保护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④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抚养义务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6、林肯说:“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则是隐藏的法律。”这句话揭示了( )A.道德与法律一样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C.法律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D.道德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17、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规定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说明法律能够( )A.保护我们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B.限制我们的人身自由C.指引我们行为的方向D.赋予我们权利二、简答题(6分)18、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请说出理由。(1)某电视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照片、姓名、年龄公之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判断: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并销毁淫秽光盘。判断: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生违反校纪班规,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判断: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分析题(10分)19、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多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1)从陈某失足的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什么准则制约?这些准则有什么不同?(2)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沦为“阶下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实践探究(10分)20、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1)【时事要闻】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BADDADBBDACBDAADC18答(1)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的隐私信息公开,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否;符合社会保护的有关规定,是国家在履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的义务(3)否;符合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班主任履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保护其健康成长的职责19答(1)从陈某的失足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道德、纪律、法律的制约。不同点: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2)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因此遵守规矩十分重要,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3)①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③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20答(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①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②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回答其中一点即可)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应该: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③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