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种子发芽》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种子发芽》是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中的第二课,是继三年级下册《种凤仙花》单元认识凤仙花的一生,本单元《认识土壤》之后,探究植物种子发芽的科学奥秘,同时为后面研究“根的生长、茎的生长、植物怎样喝水”打好基础。教材设计了三层内容:1、由种子繁殖发育新植物的事实,引导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2、借助工具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研究种子发芽的秘密;3、学习用对比实验探究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由于本校均是城区学生,对植物种子的了解较少,尤其是种子内部构造及发芽条件知之更少。需要教师采用实物和视频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主动获取种子发芽的事实经验,亲历对种子发芽相关问题的探究,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科学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www.renjiaoshe.com二、教学目标1.知道各种植物的种子是有生命的。种子都有胚根、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2.能运用工具观察种子的胚根和胚芽等内部结构。学习与同学合作设计并做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3.通过观察种子,训练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物体的习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能运用工具观察种子的胚根和胚芽。难点: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四、教学准备分组材料:泡涨的蚕豆种子、观察盒、镊子、放大镜、白纸。教师材料:种子的构造图片;种子发芽过程、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视频等PPT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观察提问。1.同学们,春天到了,很多植物长出了新苗,谁还记得凤仙花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凤仙花“播种、发芽、长出茎叶、开花、结果”的生命过程。2.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想不想亲眼看看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观看种子发芽生长过程视频:边观察边思考:(1)种子是怎样发育成一株新植物的?(2)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3)比一比,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谁最爱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3.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关于种子,你想研究哪些问题?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种子发芽过程,学生自然会产生“种子为什么会发芽?种子是怎样发芽的?”等疑问。激励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大胆质疑,是想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为什么有的种子不发芽?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等问题。4.聚焦问题、板书课题。归纳整理学生的提问,板书本节探究的主要问题:(1)种子为什么会发芽?(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二、合作探究、交流研讨(一)、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1.猜一猜:种子为什么能发芽、能长出茎叶呢?(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看谁最爱动脑筋!(给2分钟时间)(2)谁能大胆地猜一猜,交流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先思考、再讨论,大胆交流自己想法,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猜测可能是种子内部有什么,到了温暖的春天就发芽了。2.怎样解剖种子,观察种子内部的情况?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3.提供温水浸泡1、2天的蚕豆种子、镊子、观察盒、放大镜。再出示学案:(1)用镊子从外向里小心剥开蚕豆种子的外皮,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按顺序摆放在白纸上。(2)认真观察,蚕豆种子有哪些部分?各部分是什么样的?(3)小组合作,边解剖、边观察、边思考问题,比一比,看哪一小组最认真,最细致!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谈谈怎样解剖种子进行观察,再提供有结构的材料,用学案导学,体现了先学后导,学生探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案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方法、观察任务、学习方式要求,能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程度和学习的效率与效果。4.组织小组间展示交流:(1)把解剖后的种子摆放在白纸上,投影展示,说说种子内部有哪些部分?(2)种子内部各部分是什么样的?谁给各部分起个名称。(3)PPT出示课件小结、板书:5.推想: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发育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2)组织小组间交流,再PPT出示图片,进行归纳小结:小结: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1.猜测:种子发芽需要哪些外在的条件呢?(1)先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再小组内讨论。(2)组织小组间交流,教师归纳板书。估计学生能想到需要水、土壤、空气、温度、阳光…(3)组织学生筛选:如果不考虑植物生长条件,只考虑种子发芽,那些条件可以去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筛选出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学生能够体验并学会有理有据地作出科学猜想的方法;一方面根据经验判断种子发芽必需“水、空气、适宜的温度”,为学习对比实验研究作准备。2.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条件:(1)每组选择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水、空气、适宜的温度),讨论怎样设计实验研究。(2)各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评价各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3.观看视频: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一定温度的对比实验。(1)思考讨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2)小结板书: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等条件。4.引导分析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1)实验中,把1号种子放在水面以上,2号种子部分浸在水中、部分露出水面,3号种子浸在水中,是什么道理?(2)实验中,为什么要用凉开水作为实验条件?(3)课后小组合作实验,每天观察记录3粒种子的变化。设计意图:运用对比实验研究,对于四年级学生还是首次,所以,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尝试设计实验、交流评价设计的方案,然后观看、理解视频中设计的对比实验,最后课后做实验观察、记录。这样,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对比实验研究的方法。三、反馈评价、拓展运用1.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知识?2.课后研究:(1)小组合作完成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每天观察3粒种子的变化,进行一周的观察。(2)根据现象,分析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时间种子的发芽情况1号种子2号种子3号种子3.小组合作研究: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想办法做实验研究。下次课交流实验结果。设计意图:课后落实所设计的实验,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栽培能力及实验记录能力。想办法研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实验方法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