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1年高考政治选修3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标版】2011年高考政治选修3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

资源简介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
1.资本主义制度行不通。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是,它并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也没有能力领导人民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更谈不上实现人民民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二、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地位
(1)含义:是指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这是因为: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
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
③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 温馨提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前者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后者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民主集中制
(1)民主集中制的含义
遵循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
(2)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表现在:
①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来看,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来看,人民代表大会不只是立法机关,而且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③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权力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
3.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优越性
为每个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合理的方式。实行这种制度,能够造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各尽其能又各得其所的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4.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注意的问题
(1)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2)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既反对只讲集中、不讲民主的官僚主义的集中,又反对只讲民主、不讲集中的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
(3)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和人民、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决定了我国权力的运行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议会制的异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 西方议会制
不同点 经济基础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权力主体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③权力主体是人民 ①议会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②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③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
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实质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 资产阶级掌权,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
体现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相同点 ①都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②都是代议制民主
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原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2)党的领导的内容
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3)如何实现党的领导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科学规范党委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能,在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的意志。
(4)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领导的意义。
有利于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有利于把党的决策和决策的贯彻执行统一起来,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及其领导人员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前进。
2.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1)依法治国的含义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依法治国的要求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它要求:
①必须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②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③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④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确保司法公正、监督有力。
3.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
(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不断加强人大自身建设,认真落实宪法赋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权,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2)如何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①不断完善适合国家权力机关特点的、充满活力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②不断完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程序和工作制度,以更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使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
总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
误区警示: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仅仅是制约
政府、法院、检察院都是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关,它们的根本目的相同,只是分工、职责不同。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既是一种制约,也是一种支持和促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可以使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以人大为依靠,获得强有力的支持;又可以把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置于人大的有效监督之下,防止权力滥用,避免重大失误。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这种既制约又支持的关系,能够保证国家权力合理配置和有效运行。
(2009福建文综,42A)材料一:2008年10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全文公布《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在广泛征求修改建议,充分听取“5·12”抗震救灾一线干部群众的意见,并经过进一步修改和审议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
材料二:一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依法打击抢劫、盗窃和故意编造、散布谣言等危害抗震救灾及受灾群众利益的刑事犯罪,严肃查处和积极预防救灾款物管理、恢复重建工程建设中的职务犯罪,保障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顺利进行。
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我国实施哪种基本治国方略?《防震减灾法》的修订和实施如何体现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要求?
答案:(1)依法治国。
(2)①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全文公布草案、征集意见、修改和审议等立法程序,修订《防震减灾法》,体现了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或修改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②检察机关依法打击各种危害抗震救灾及群众利益的犯罪行为,严肃查处和预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职务犯罪,体现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确保司法公正、监督有力。
解析:前一问中的“基本治国方略”已明确地对答案进行了提示,难度不大。后一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体现依法治国方略,只要提取出全国人大常务会和检察机关两个行为主体,结合材料中对其行为的描述,就很容易组织出完整的答案。
1.建国60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有55年。55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表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说,在我国的民主制度中,第一位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如何理解“在我国的民主制度中,第一位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应该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做到:①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②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③进一步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优越性回答第(1)问。调动基本知识中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大自身建设几方面回答第(2)问。
2.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这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结合材料,利用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党的领导的内容有哪些?
(2)说明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的意义?
答案:(1) 党的领导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2)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有利于把党的决策和决策的贯彻执行统一起来;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及其领导人员把对党的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前进。
解析:本题以十七届四中全会党的建设“基本经验”为背景,考查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的有关知识。第(1)问,明确党的领导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第(2)问,根据材料中总结的基本经验,结合课本中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领导的意义,组织答案。
3.(改编自2010江苏南京学情分析,36)2010年3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 981名人大代表,步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至此,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在风雨中走过了56个春秋。
请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回答:
(1)图片《众志成城》是如何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大生命力的?
(2)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议会制的异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①图片《众志成城》表现出各级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案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②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了国家机关合理、高效运转。
(2)相同点:都属于代议制。不同点:①两者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②两者的阶级实质不同。③两者权力运行的方式及效果不同。结论: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②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体制模式。
解析:从图片的主题,调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分析。抓住阶级本质、权力运行方式、效果,组织和活动原则比较不同。
4.人大代表通过群众来信、视察、网络等手段了解民意,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带到会上。许多网民直接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人大代表严格审议、表决提案和“一府两院”的报告。通过后,由相应的国家机关去贯彻落实。
(1)上述材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什么组织和活动原则?
(2)结合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原则。
答案:(1)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①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和人民、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②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行民主集中制,为每个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合理的方式,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高效运转。④实践证明,实行民主集中制能够真正把亿万人民群众的意志力量集中起来,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析:本题考查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要从实施民主集中制的必要性、优越性方面组织答案。
( http: / / www.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