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理解杠杆的作用,并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能设计研究方案,利用简单器材,有步骤地进行关于杠杆作用的研究实验。3、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及作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点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理解杠杆的作用,并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难点能设计研究方案,利用简单器材,有步骤地进行关于杠杆作用的研究实验。教学准备课件、平衡尺、钩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2、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样,究竟小个子能不能翘起大个子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初步认识平衡现象1、跷跷板太大,不方便在教室里研究,所以老师准备了和它原理相似的杠杆尺来进行研究。(出示杠杆尺)。2、杠杆尺主要由支架和尺子两部分组成,尺子中间的点叫支点,尺子左右两边有几个小洞,一个小洞之间到支点的距离为2厘米,每个小洞到支点的距离我们叫它臂长。在每个小洞的下面可以挂钩码。3、如果我把一个钩码挂在杠杆尺左边的4厘米处,杠杆尺会怎样?怎样让杠杆尺恢复到水平状态?4、杠杆尺像这样处于水平状态时我们就叫“平衡”我们用等号表示左右平衡状态。我们把平衡时左右的臂长和钩码的数量也记录下来。后面收集的数据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记录下来。5、其实,能让杠杆尺平衡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把杠杆尺,和10个50克的钩码,你们想不想自己试试?(想)在实验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一些建议:①各小组先讨论好准备怎样挂?②小组内要分工协作,指定一名同学把杠杆尺平衡的方法记录在记录表上,看哪组合作的最好?③看哪个小组能找到更多不同的方法?老师的建议能做到吗?6、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试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杠杆尺平衡的规律。1、停,看哪个小组最先把试验材料收拾好?2、好,哪个小组先来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好我们把它记录下来,还有不同的吗3、请观察数据,你发现杠杆尺在什么情况下能平衡?你还能从这些数据中观察到什么?像这样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我们把它叫做对称。4、还有哪组也是对称的?剩下的几组对称吗?5、老师想考考大家的数学计算能力,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用算的方法试试,看看你有什么发现?6、算完了吗?说说看,你是怎样算的?如果在几个不同的地方挂了钩码,杠杆尺也平衡了,该怎样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臂长×钩码个数=臂长×钩码个数)7、教师小结杠杆尺平衡的方法:看来要想让杠杆尺平衡,一种方法是让杠杆尺左右对称,第二种方法是左右两边分别用臂长×钩码个数,如果算出的结果相等也能让杠杆尺平衡)四、拓展、总结1、根据今天的研究,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一个钩码挂在杠杆左边10厘米处,另一个要挂在哪才能平衡?(对,看来大家都很聪明)2、再出一个难一点的,一个50克的钩码和一个25克的钩码,要挂在哪里才能平衡?(师挂,出现不平衡)为什么会这样?(一个轻一个重)3、看来,咱们刚才的研究结论还要进一步完善。怎样使它更科学,更合理?(得出臂长×钩码质量﹢臂长×钩码质量=臂长×钩码质量﹢臂长×钩码质量)4、这样就更科学合理了。古代有一位教阿基米德的老爷爷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老师要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和地球玩跷跷板。你觉得可能吗?为什么两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和地球玩跷跷板呢?5、观看:杠杆原理的视频。五、总结今天的课你有哪些收获?希望大家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科学秘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