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年中招历史与社会复习考前考点模拟导航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解析版)1.古代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2.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发展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下列对这一民主政治表述不正确的是()A.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C.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D.雅典公民包括所有的雅典居民3.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选题的是()A.金字塔的国家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C.种姓制度的产生D.《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4.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崛起的地点是在A.印度半岛B.西奈半岛C.意大利半岛D.巴尔干半岛5.“他们实际上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思想。它们虽然信仰宗教,但他们反对教会宣扬的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材料中的“他们”是指()A.诸子百家B.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C.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浪漫主义思想家6.下列哪一史实最有利于探究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地位()A.丕平献土B.琅城起义C.查利马特改革D.采邑制.7.一个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古代文人尊为“克己复礼,万世师表”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8.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时期的执政官是()A.克里斯提尼B.伯利克里C.凯撒D.屋大维9.下列选项中,反映了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先民生产生活特点的是A.司母戊鼎B.半地穴式房屋C.干栏式房屋D.青铜神树10.分析下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11.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伯利克里时代希腊“内部极盛”表现在()A.农耕文明发达B.对外交流频繁C.民主政治达到顶峰D.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12.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13.2015年1月,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因保管不当而受损的消息震惊了世界。该面具的主人曾统治的区域是()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14.小明喜欢周游世界,他在旅游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有助于这两项文明成果诞生的自然条件是()A.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B.位于尼罗河流域C.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D.汇集了广大人民的智慧15.按出现国家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两河流域?????②尼罗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印度河流域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④③②①16.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材料一:材料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他同时警告说:“未来冲突的危险很可能来自西方的傲慢、伊斯兰的偏狭和中国的自浈的相互作用。”(1)先制定一个合适的标准,再按你的标准对图片表示的文明进行分类(2)作为人类劳动成果的文明,常常会超越国界的限制。当前,各种文明之间的开放与交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而愈益明显。那么,历史上文明的开放与交流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举出一例加以说明。(3)写出一例历史上曾有的“文明冲突”。(4)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各国文明多样性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17.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古代法制起源)(1)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法典,这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说出这部法典的名称。(西方法制建设)(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该法案确立了怎样的立法原则?并由此奠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3)美国独立战争后,1787年颁布了联邦宪法。请说出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4)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颁布了《法典》。该法典在资本主义法律体系中有何地位?(中国法制进步)(5)辛亥革命期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明确中华民国只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请说出该法律文件的名称。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李白材料二: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秦汉作为承前启后的朝代,统治者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不断推出新的制度和政策,以维护统治。这些制度和政策有:①刺史制度②车同轨、书同文③皇帝制度④推恩令材料三:下图中的人物是公元前1世纪时东西方的两位君主,他们开创(或巩固)的帝国虽远隔万里,但却形成了一条联系的“纽带”。通过这条“纽带”,东西方及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和沟通。汉武帝---西汉屋大维——________(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指是的“秦王”哪一事迹?(2)请将材料二制度和政策的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秦朝:________;西汉:________。(3)请在材料三的________填上合适的国家名称。(4)材料三中的“纽带”指的是什么?上面哪位君主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客观上推动了这条交流“纽带”的形成?19.读“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回答问题。(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区域,分别写出它们所处的流域及文明古国的名称。A:____流域 ____(国家)B:___流域 ____(国家)C:____流域 ____(国家)D:____流域 ____(国家)(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些文明古国的产生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特点?(3)当许多曾经的辉煌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有一大文明却始终追随着人类的脚步一直延续至今,它是四大文明中的哪一个?(4)试着自制一把年代尺,将四大文明古国实现统一的时间标示出来。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图1反映的是我国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说出这一政治制度的名称,并谈谈这一制度对当时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图2反映的是对西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制度。说出这一政治制度的名称,并说明它是古代希腊黄金时代出现的重要原因。21.读图回答问题(1)第一座房子的名称是什么?原始农耕时期居住什么人?种植什么农作物?适合于我国那一流域的人民居住?(2)第二座房子的名称是什么?原始农耕时期居住什么人?种植什么农作物?适合于我国那一流域的人民居住?(3)这些原始居民反映了原始农耕时代的生活情况,请你根据以上问题总结综述原始农耕时代的生活概况。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是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婆罗门主人得强迫其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因为他是自在神创造出来为婆罗门服役的。“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摩奴法典》人物自我介绍甲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乙我掌握神权,负责从事祭祀活动丙我是一位军人,把持着国家的军事大权丁我从事社会上最脏、最累的活动材料二 宣扬“众生平等”……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1)材料一的法律条文反映的是哪个地方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表格中人物的描述,指出他们在这一制度中所处的等级名称,并据此说明古代印度社会存在的问题。(2)材料二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该宗教的创立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有何联系?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一带一路”示意图材料二:“在世界历史上,中华和罗马都堪称独树一帜,中华由邦国而帝国,罗马则由共和国而帝国,他们都是自己成长的……中华是礼治,罗马是法治。”——《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材料三: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关于中西方民主化发展重要史实的年代尺。(1)“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最长的经济长廊,沿途经过许多国家和地区,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自然人文风光。A处居民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B处居民大多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2)古代丝绸之路是从中国________出发,由东往西最远到达欧洲的________(3)用相关史实说明“中华是礼治,罗马是法治。”(4)请仿照年代尺中①③的示例将②④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大文明古国文明指的是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均发源于大河流域,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需掌握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及古老的文明的产生。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属于古代希腊雅典城邦的著名人物,他在位的时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但是妇女和奴隶不享有这些民主,故选D。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西方文明之源·雅典城邦的繁荣3.B【解析】试题分析:金字塔的国家属于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古巴比伦文明、种姓制度属于古代印度文明,都是发源于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伯利克里的改革使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考点: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马其顿王国国王,军事统帅。生于巴尔干半岛的马其顿首都培拉。他相貌英俊,擅长狩猎。13岁从师亚里士多德,但醉心于兵法,跟随其父腓力二世学习战略战术。在随其父征服希腊时,年轻的亚历山大指挥马其顿军的左翼,全歼著名的底比斯神圣军团。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马其顿的)被刺后继王位。他迅速控制了国内政局,平定了骚乱的北方,镇压了希腊城邦的起义。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基督教的主张相违背的。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反抗。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基督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督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6.A【解析】试题分析: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从此教皇拥有领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这样,教皇既是天主教的首领,又是拥有世俗权的一国之君,权势日增。故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7.B【解析】依据题干“克己复礼,万世师表”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古代文人尊为“克己复礼,万世师表”,B项符合题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A项不符合题意;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不是被古代文人尊为“克己复礼,万世师表”的人物,C项不符合题意;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克己复礼,万世师表”,结合孔子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的,利用排除法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的人物。8.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古代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治,并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代雅典盛行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期,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古希腊雅典城邦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公民担任政府公职,公民大会决定国家重大问题,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人物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始农耕居民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生活在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的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所以答案是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1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雅典的知识,古代雅典在历史上以民主政治闻名于世,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妇女、奴隶、儿童和外邦人没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通过这一图片,我们可以看出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自由民所占比例没有超过半数,所以答案是B。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1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雅典城邦的繁荣。题干的关键词“内部极盛”就是某些方面处于顶峰的意思;对外交流的频繁属于一国外部的繁荣景象,和题干的意思不符;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12.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把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指祭司、贵族;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官吏;吠舍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包括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所以阿育王应该属于刹帝利,故选B。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人类文明的开端·古印度文明1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埃及有关知识的准确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故选择答案A。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14.B【解析】依据题干中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分析可知,这是古埃及的文明。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而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孕育的成果,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5.C【解析】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最早,公元前4000年?;然后是埃及,公元前3100?;然后是古印度,公元前2300?;中国的夏是在公元前2070?,C选项符合题意。16.(1)亚非文明:①②④⑤⑦⑧或中国文明:①②⑦⑧西方文明:③⑥外国文明:③④⑤⑥(2分)(2)日本借鉴隋唐制度,由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日本学习欧美民主制度,步入资本主义等(1分)(3)亚历山大东征、希波战争、罗马的扩张等;(1分)(4)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或文明是多元的,所有的文明都有其自身的优点,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应该被尊重。)(1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的中心是世界多种文明,因此可以以文明的标准来划分各个图片。①圆明园、②甲骨文、⑦白马寺和⑧司母戊鼎属于中国文明;③雅典神庙和⑥巴黎圣母院属于西方文明;④金字塔是非洲埃及文明;⑤泰姬陵属于亚洲印度文明。(2)“历史上”——可举古代或近代的例子。“文明的开放与交流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一般是积极的,往往是落后文明学习先进的文明。古代史上,可举出日本派遣唐史,学习借鉴隋唐制度,作用——使日本由奴隶社会步及封建社会;近代史上,同样可以举日本的例子,学习欧美民主政治制度,使日本步入资本主义。(1)“文明冲突”主要表现为战争,联系九年级上册教材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举例即可。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和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都反映的希腊文明与东方波斯文明之间的冲突,罗马帝国的扩张反映了罗马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冲突。(2)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明的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文明是多元的,所有的文明都有其自身的优点,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应该被尊重。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17.(1)《汉谟拉比法典》;(2)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3)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4)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古巴比伦的人类文明成果,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法典,这部法典指的是:《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古代世界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汉谟拉比法典》。(2)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英国议会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颁布了《权利法案》,该法案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并且该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3)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美国独立战争后,1787年,颁布了《1787年宪法》,该文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享有立法和司法大权,因此1787年宪法标志着美国确立了联邦制,也就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4)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的知识,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该法典在资本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为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法律文件提供了依据。(5)本题是辛亥革命的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并且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明确中华民国只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该法律文件的名称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18.(1)秦始皇或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2)②③;①④(3)罗马帝国(4)丝绸之路;汉武帝;措施:派张骞出使西域;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设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等。【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结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确立皇帝制度和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刺史制度和推恩令是汉武帝推行的。(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缔造了罗马帝国。(4)根据材料“通过这条“纽带”,东西方及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和沟通”可知指的是丝绸之路。结合汉武帝对新疆地区的政策进行分析即可。19.(1)A:尼罗河 古代埃及B:两河古巴比伦C:印度河与恒河古代印度D:黄河与长江古代中国(2)都产生于大河流域,体现了农业文明。因为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强,而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3)中华文明。(4)准确标出即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早起区域文明的相关知识。(1)本小题考查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它们都是大河流域带来的文明,分别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长江和黄河流域孕育的古中华文明。(2)本小题考查这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都在北纬二十至三十度附近,都是处于大河流域,因为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地肥沃,阳光充沛,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并且气温适中,有利于早期人类的生活。?(3)本小题考查这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演变中,突出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4)时间大约是古埃及文明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巴比伦文明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印度?人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中国夏朝为公元前2070年。20.(1)分封制。这一制度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使西周成为对周围民族有较大影响的国家。同时随着周天子权威的失去,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2)民主制度。因为这一制度有力地促进了雅典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文化昌盛。【解析】(1)根据所学和图片1可知,这是周朝的分封制。这一制度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使西周成为对周围民族有较大影响的国家。同时随着周天子权威的失去,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2)根据所学和图片2可知,这是雅典的民主制度。它是古代希腊黄金时代出现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一制度有力地促进了雅典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文化昌盛。21.(1)图一:(1)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粟.黄河流域(2)图二: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人.水稻.长江流域(3过着定居生活;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生产;开始了原始畜牧业;会烧制陶器等等,意思对就可以)【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座房子的名称是半地穴式房屋;原始农耕时期居住半坡人;种植粟;适合于我国黄河流域的人民居住;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半坡居民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他们还用鱼叉或鱼钩捕鱼,用纺轮制作麻衣,半坡人制造的彩绘陶器,形状各异,表面用赭色.黑色等颜料绘成动植物或几何形的花纹。(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座房子的名称是干栏式房屋,原始农耕时期居住河姆渡人,种植水稻,适合于我国长江流域的人民居住;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1],用船.筏载人和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猪,狗和水牛等牲畜,还会挖掘水井。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原始居民反映了原始农耕时代的生活情况,原始农耕时代的生活概况是:过着定居生活;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生产;开始了原始畜牧业;会烧制陶器等等,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22.(1)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甲:吠舍;乙:婆罗门;丙:刹帝利;丁:首陀罗。说明古代印度社会等级森严,贵贱分明。(2)佛教。联系: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民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古代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解析】(1)结合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2)结合佛教的内容和产生背景进行分析即可。23.(1)处黑色人种;伊斯兰教(2)长安;大秦(古罗马)(3)中华是礼治:西周的礼乐制,儒家思想在西汉成为正统思想。?罗马是法治:《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4)②《1787年宪法》美国成为共和制国家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成立【解析】(1)依据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A处为非洲,他的人种为黑色人种;B处为阿拉伯半岛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2)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丝绸之路是指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长安;大秦(古罗马)。(3)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中华是礼治:西周的礼乐制,儒家思想在西汉成为正统思想。罗马是法治:《十二铜表法》,奠定了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4)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787年,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②《1787年宪法》美国成为共和制国家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制政府成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