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课时第一课时授课人班级高二时间X年X月X日教材分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是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二框,在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共有三目构成:第一目主要讲述了什么是文化传播,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第二目说明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成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第三目又是在第一、二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到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为世界文化发展方面作出了自己的页献,从而使学生油然而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进步。我们要自觉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学情分析文化传播就在身边,学生能够直观地体验到。但是由于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较弱,很难将获得文化传播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认知水平。因此,在施教中教师要坚持“三贴近”原则,立足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让学生发现、感悟与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提炼上升到理论层次,并践行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同学认识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做中外文化的友好使者。科学精神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认识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体会科技进步对文化传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公共参与通过课堂学习,引导学生认识淮北,热爱家园,培养学生积极为家乡献言建策的积极性和能力。法治意识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认识文化传播的规则,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教材重点和难点教材重点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及其特点;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教材难点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媒体设计多媒体;视频(《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宣传片)图片(丝绸之路地图,客家土楼,走西口剧照,闯关东剧照,孔子学院,郑和下西洋地图)教学过程课堂进程教师生成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新知导入提问:同学们平时喜欢旅游吗?可以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旅游见闻吗?总结:无论是万里山河,还是塞纳风光,在旅行的步伐中我们都与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同样的我们也输出着贴有我们独特标签印记的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探索文化生活的魅力。回答问题通过生活经验的交流,打开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度,同时快速有效进入新课。3分钟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才智少年为乡献策1、观看《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宣传片2、提问:我们美丽的家乡安徽淮北,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却没有被外界广泛认识,你有那些好途径可以帮助淮北扩大自身文化影响力吗?3、活动:学习小组,组内合作交流讨论。4、深入思考:1)互联网形式下的经济活动还具有文化传播的意义吗?2)倾听父辈的声音,回顾人口迁移与我们自己的经历。3)感受孔子学院,倾听主席之言。5、过渡: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借助这三条道路我们可以将绿金淮北的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对于文化传播的手段聪明的淮北市民们你们又有什么好提议呢?小组讨论交流评析通过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运用学生生活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小组合作学习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为淮北建言献策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和政治认同素养。15分钟探究活动二:科技少年为乡谋划设问:将淮北文化传播出去可以通过哪些传播媒介?这些不同的媒介有哪些优缺点?2、辨析: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意味着旧传播媒介的消失吗?3、过渡:大众传媒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打破时空的局限,为我们宣传淮北本土文化提供了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淮北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淮北,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捷径”。集体总结思考回答辨析讨论总结归纳利用课堂生成性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利于理解难点;辨析讨论,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突破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和法制意识。15分钟探究活动三:和平少年文化使者案例分析:郑和下西洋提问:郑和下西洋意义何在?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化交流有何启示?你知道古今中外那些文化交流的故事?传播淮北文化,传播中国文化你打算怎么做呢?过渡: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迎接每一个友好的客人,友好谦逊展现种花家的魅力。这就是新时代青年们的姿态,我们骄傲与自己的文化,但我们不妄自菲薄,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代言人。小组讨论分组展示班级评议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将理论学习转化成现实是本框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降低难度,便于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和政治认同。8分钟梳理提升知识总结小结壮哉,我泱泱中华,东临沧海阔,西拥大漠广,南举明珠灿,北擒巨龙啸。志在,我谦谦少年,立古城相山,学古今文化,做和平使者,传华夏正音。知识总结认真听讲调节课堂气氛,进行知识梳理,总结知识,提炼精华3分钟延伸拓展常规作业:完成堂堂练,整理知识框架实践作业:“红色文化”、“酒文化”、“古运河文化”都是淮北的绚丽名片,请你结合本框所学选择任意一种文化,为他定制一份推广计划。完成作业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公共参与。1分钟教学设计反思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媒体技术,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但是课堂时间分配稍显紧凑。【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