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夏日泛舟海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夏日泛舟海上》是一首根据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弄臣》中的片段《女人善变》,重新配词而成的歌曲,歌曲为G大调,3/8拍,二段体的结构曲式,歌曲结构规整、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情绪活泼,表达了人们在海上泛舟时喜悦的心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3/8拍子,掌握三拍子的特征;认识歌曲中的音乐记号;让学生认识“重复”与“模进”的音乐创作手法,并做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2、过程与方法:在聆听讲解了解作曲家威尔第和学唱歌曲、探究情感等活动中,理解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人们喜悦幸福的心情,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教学难点:感受3/8拍子的强弱规律,认识“重复”与“模进”的音乐创作手法,并做简单的音乐创作。【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得抽象思维能力,但还需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听音乐、喜欢唱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教学策略】本人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通过律动、欣赏、听辨、分析、创编、对比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音乐多媒体教室、钢琴、教学内容的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清明过后,天气渐渐热起来,夏天快到了,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意大利的海边去享受一下夏日泛舟的乐趣。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划船吧!(播放《夏日泛舟海上》)。小结:这首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描述了人们在海上划着船,尽情游荡的情景,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展开部分这是一首3/8拍的歌曲,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三拍子有摇曳感,与划船荡漾的律动相符。下面请同学们听着歌曲,跟老师做节奏律动。3/8A.?X??X??X?|?X?X??X?|B.?X?X??X??X?|?X??X|(三)学唱歌曲1、分析歌曲的结构与创作手法:1)这首歌曲共有二十四小节,四小节为一句,分六个乐句,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完全重复,第五、六句节奏上出现了对比。歌曲的结构图式:A(1——16)+B(17——24)。2)这首歌曲运用了“重复”与“模进”的创作手法:?重复:与原型完全相同的旋律,称为重复;模进:将原型旋律移至另一高度上重复,称为模进。(即模仿进行)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看什么是重复、什么是模进。请同学们在歌曲中找出有“模进”的旋律片断。2、用lu模唱旋律。3、划拍、学唱歌谱,重点练习三连音的准确视唱。4、学唱歌词:引导学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准确地演唱歌曲。5、感情处理:假设要参加学校歌咏比赛,我们班刚好选择这首歌曲,那请大家讨论一下要用怎样的演唱形式表现三段歌词才能更好的吸引听众与评委。(给歌曲加上音乐力度记号、利用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注意乐器的演奏方式与歌曲风格相符)、做划船左右摇摆的动作。按照讨论的结果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三、拓展:1.作品简介: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欢快活泼,旋律起伏不大,却简短精悍,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它的作者威尔第(,1813~1901)是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一生创作了二十六部歌剧,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代表作品《弄臣》、《茶花女》、《奥塞罗》,而本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是由英国的费里斯将《弄臣》中的唱段《女人善变》的旋律,重新配词而得来的。2.欣赏帕瓦罗蒂演唱的歌剧片段《女人善变》。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歌剧片段《女人善变》,感受原始的音乐震撼感。四、课堂总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学会了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认识了作曲家威尔第和欣赏了意大利著名的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女人善变》,学会了音乐的创作手法:“重复”与“模进”。课堂作业: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作曲家吧:1.为以下节奏加上音高:XXX|XXX|1=C2.将创作的旋律进行重复1=C3.将创作的旋律进行模进1=C时间过得真快,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地去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每一份快乐吧!伴着《夏日泛舟海上》音乐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