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2019·长兴)之所以把鸦片战争视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是因为( )
A.列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B.中国开始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道路
C.开创了用条约的形式掠夺的先例
D.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2019·长兴)“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这个“转折点”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2019·长兴)据太常侍卿陈兰彬1876年奏称:“创办招商局后,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约一千三百余万两。”据此可知,洋务运动在某种程度上( )
A.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B.抵御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C.加快了中国学习西方的步伐
D.成就了中国求富求强的梦想
4.(2019·丽水)近代历史学者蒋廷黻在谈到中国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时说:“条款虽很多……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下列条约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望厦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北京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5.(2019·台州市路桥区)《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有(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
③日本: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
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2017·东阳)阅读右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7.(2019·慈溪)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以下能证明这个观点的是( )
A.严复翻译《天演论》
B.张謇实业救国,康、梁等人掀起戊戌变法
C.容闳督促政府派遣留学生
D.李鸿章等兴办民用工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
8.(2019·慈溪)我国某城市有一座著名雕塑名为《较量》(俗称“烟枪”)(见右图),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虎门
B.南京C.北京
D.上海
读图及日记,回答9-10题。
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独各国之兵士,恃威横行……惨风凄雨,流血斑地,尸骨委于鹰犬,万骨枯而何人凭吊。——1900年日本记者亲眼目睹所记
9.(2019·泰顺)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各国划分势力范围
C.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2019·泰顺)从外国公使的“肆意妄为”中可以得出当时( )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的主权遭到外国列强严重侵犯
③中国人民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屈辱
④清政府面对外来侵略已然束手无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9·宁波市镇海区)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这)是他们积了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其中“界碑”的影响是( )
A.中国古代史的开端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2.(2019·宁波市镇海区)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右图废墟与语文教材中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相关,从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鸦片战争的耻辱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耻辱
C.侵华日军的暴行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3.(2018·余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义和团运动 ②太平天国运动 ③黄海海战 ④谭嗣同英勇就义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14.(2019·宁波市海曙区)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B.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5.(2019·宁波市海曙区)清政府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确立的是( )
A.1862年,同文馆设立
B.1906年,停止乡试、会试,废除了科举制度
C.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D.1898年,京师大学堂设立
16.(2019·宁波市镇海区)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这里的“再进一步”主要体现的是( )
A.创立新式军事工业
B.创立新式民用工业
C.训练新式海陆军
D.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7.(2019·宁波市镇海区)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奖励发明
B.精减机构
C.废除八股
D.裁汰冗员
18.(2019·丽水)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视当时的中国与世界。下列历史人物的共同追求和特点有( )
林则徐 魏源 郭嵩焘 容闳
①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②都想帮助国人重新认识外部世界
③对国家前途命运充满忧患意识
④让全体中国人突破了狭隘的世界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19·宁波市南三县)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初步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
A.列强对中国输出资本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0.(2019·诸暨)清朝后期,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
①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②近代报业和新式出版业的发展
③推行新式教育制度
④编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书籍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2分)(2018·余姚)近代的东西方世界的碰撞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对东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华,向清政府提出通商贸易的要求,乾隆帝以不合祖制为由予以拒绝,在给英王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1839年8月,当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时,英国人狂妄叫嚣:“我们应以武力方式向中国要求‘恢复名誉’。”
材料三:大约150年前,东方的一个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当时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个政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3分)
(2)材料二中英国为“恢复名誉”对中国发动了哪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材料三中的“岛国”是指哪个国家?该国“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重大改革是什么?说说这一改革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4)东西方世界的碰撞中,两个东方国家的不同选择和不同结局,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2分)
22.(9分)(2019·天台)【民族危机与艰难探索】
材料一:中国最早派遣的赴美留学幼童
材料二:梁启超、康有为语录节选
梁启超:“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
康有为:“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日所言变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运动?清政府采取的该项措施有什么作用?(4分)
(2)材料二中的两位人物是哪一次运动的主角?(1分)
(3)上述两次运动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它们在内容上有何不同?(4分)
23.(10分)(2017·台州市路桥区改编)【近代中国 艰辛探索】
材料一:1886年8月7日,《纽约时报》有这么一则报道:“上海租界之内,三国(指英、美、法)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力,有工部局、议会……这些与中国政府都没有任何关系。”
(1)材料一中的“租界”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发生以后?请说明这一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
材料二:洋务运动
  
(2)结合材料二,分别指出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6分)
24.(15分)(2019·慈溪)中国近代史既是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也是中国人民面对列强侵略不屈不挠的爱国斗争史;也是当时中国有识之士追随世界历史潮流,探索救国救民方案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中国近代史年代尺中屈辱史的角度,请依次写出列强对华侵略A、B、C、D所代表的战争名称,以及相应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8分)
(2)面对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当时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出现了可歌可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事迹。请在对应E、F、G处填上相应人物(人群)。(3分)
(3)面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有识之士前赴后继,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案,请注明H(魏源)、I(地主阶级洋务派)、J(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应的主张方案。(3分)
(4)上述H、I、J所代表的先进中国人有什么共同之处?(1分)
25.(14分)(2019·绍兴市柯桥区改编)为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难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严复早期的经历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1876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毕业后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1879年
被选派到英国学习海军,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及总办
(1)我国近代的哪一事件深深影响了早期的严复?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了什么作用?(4分)
材料二:
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
第一节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第四节士大夫轻举妄动
第五节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第一节李鸿章引狼入室
第二节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第三节顽固势力总动员
图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目录(部分)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
(2)依据图1中目录所提供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初次决战”是指哪一场战争。战争结果对当时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有史学家认为:“相比李鸿章,康有为的作为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发展。”请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6分)
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 第八单元
一、选择题
1.D 2.D 3.B 4.D 5.D 6.C 7.B 8.A 9.D
10.D 11.D 12.B 13.C 14.C 15.C 16.B 17.C 18.C 19.D 20.A
二、非选择题
21.(1)闭关锁国。 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使中国更加闭塞,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3)日本。 明治维新。 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或: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体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照抄材料也可酌情给分)
(4)要向先进国家学习;要坚持改革;要勇于创新;要坚持对外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
22.(1)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的改革大有帮助。 (2)戊戌变法。
(3)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或:器物);戊戌变法向西方学习制度(或:君主立宪制)。
23.(1)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图1: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图2: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图3:兴办新式学堂。
24.(1)A.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C.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E.关天培 F.邓世昌 G.义和团
(3)H.师夷长技以制夷。 I.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J.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
(4)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25.(1)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失败说明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从此中国被列强视为可以任人宰割的对象。
(3)李鸿章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创办了大批军事和民用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制,发动公车上书,宣传维新变法,辅助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