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狠抓农业生产保障供给,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要健全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要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倾向明显。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出口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一些传统产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部分行业甚至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资金流向股市、房地产等,以钱炒钱、赚快钱现象大量存在。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给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带来威胁。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困境的原因,并说明使实体经济走出困境政府应如何作为。原因: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约束趋紧和出口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实体经济营利能力下降,使得社会资源配置方向发生变化,投向实体经济的生产要素减少,侵蚀了实体经济的基础。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国家在控制实体经济过度金融化、金融资本过度虚拟化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建议:①深入贯彻落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新动能。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实体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实体经济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④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全面促进实体经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⑤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防止资本过度流向虚拟经济,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秸秆存量还田、高效施肥、病虫害一体化防控等农业科技的推广,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6亿吨。近日,农业部部长提出:“中国农业有底气应对经济风险。”稳固的粮食生产能力,为我国应对来自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挑战发挥了压舱石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压水稻、减玉米、扩大豆”目标基本实现,种植种类逐步扩大到果菜茶等产品,并成功推广一批节肥、节药、节水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模式。各地政府引导农民积极发展集种植、加工、销售、互联网、旅游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农业开放度,与世界农业发展加快融合,进口我国需要的农产品,缓解了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保障了国内供应和市场平稳运行。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农业有底气应对经济风险”的合理性。【答案】(1)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粮食产量稳增,稳固了粮食生产能力;(2)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种植结构优化,绿色生产;(3)科学宏观调控,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种植积极性;(4)贯彻开放理念,提高了农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利用了国际国内两种资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革命老区某贫田县贯彻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加大改革力度,致力脱贫。该县依托太行山水资源,打造农业优化发展区和先行区,在基本种植业生产基础上,加大养殖业发展力度。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发展梅花鹿、鲟鱼等特色养殖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发展了梅花麂、鲟鱼、娃娃鱼、小龙虾等10多个种类的特色养殖基地,年产值达到了10.9亿元,当地农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当地还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注重打造品牌,将特色养殖加工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海内外市场。并且通过特色产业发展特色旅游,农民拿出闲置农房,各种社会资源入住当地,负责改造、管理和经营,农民约定比例分配收益。当前该县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可以达到4000元以上。此贫困县的改革实践是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的成功案例,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答案】①该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加快了农业生产转型。②该县发展特色旅游,推动了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培育了新产业新业态。③特色农产品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做大做强了优势产业。④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推行公司制,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了经营活力。⑤强化科技投入,打造特色产业、品牌产业,提升了农业供给质量,拓宽了销售渠道。⑥多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僵尸企业”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僵尸企业”往往丧失了自我发展的能力,严重依赖政府补贴或银行续货,这些企业不仅不产生效益,而且还大量占有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资源,妨碍新技术、新产业等新动能的成长。因此,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减少无效供给,优化存量,倒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释放大量沉淀资源成为必然选择。2018年年底,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和去产能企业债务,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并要求2020年年底前完成全部处置工作。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指出“僵尸企业”的主要危害,并说明应怎样处置好“僵尸企业”充分释放沉淀资源。【答案】危害:造成资源浪费;加剧金融风险。措施:①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通过兼并重组或破产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僵尸企业”出清。②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资源流向新技术、新产业,优化存量资源配置。③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对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监管,有效防范“僵尸企业”债务处置中的金融风险;妥善处理“僵尸企业”职工再就业问题,使劳动力资源实现合理配置。6.材料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劳动力成本提升及生态环境恶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陆续将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本国专注于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高。但这种以转移低端产业为主的“去工业化”,却引发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于是,这些国家实施了“再工业化”战略,部分缓解了“产业空心化”问题,但过度“金融化”“虚拟化”的问题趋于严重。2008年,发达国家爆发严重金融危机,并迅速波及全球。为此,发达国家重提“再工业化”战略,引领海外制造业向本土回归,并强化对先进制造业的前瞻性布局。近年来,欧美日等部分发达国家的工业增加值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出现止跌趋稳迹象。材料二:从各国经验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常常是按照倒U形曲线变化。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通常会先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便转而缓慢下降。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下降,既可能是在较高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自然演进的结果,也可能是在条件尚未成熟时过早“去工业化”的结果。部分发展中国家过早“去工业化”,导致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成功,最终陷入经济增长缓慢、收入提升停滞的“中等收入陷阱”。材料三: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却已经出现了资源、资金、人力流出工业的现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6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42%降至33.3%,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2.5%降到28.8%。党的十九大以来,这一趋势得以扭转。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比升至33.9%,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9.3%。(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三个进程并概括其特点。(6分)(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工业化发展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8分)【答案】(1)工业化进程: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上升,制造成本提高。去工业化进程:工业增加值比重降低,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再工业化进程:纠正脱实向虚,工业增加值比重止跌趋稳。(2)以其他国家发展为鉴戒,坚定走工业化道路,一方面防止过早出现“去工业化”,另一方面,避免走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后“再工业化”的老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完善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制造业强国。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曾给企业下过一个定义:企业就是创造顾客。到了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率先改变了消费端的行为,也就意味着我们再强调顾客和市场的细分概念,已经没那么重要。因为迭代(指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与优化,让一切发生着动态的调整,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获取过程,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顾客也随之发生着动态的调整。所以对企业而言,真正关键的是价值创造,用新价值创造新顾客。QuestMobile数据显示,BAT(指国内最大三家互联网企业)的渗透率均超过了80%。在移动流量红利基本消失的情况下,移动互联网企业M公司凭借短视频产品逆势突围,月活动用户规模同比增长18%。该公司以“打造人人都可以使用的、支持多种分发方式和内容体裁的通用信息平台”为目标,帮助人们看到更大的世界,从用户搜索行为、阅读创作习惯、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展现了通用信息平台的价值。数据显示,2019年有1825万名用户首次在该公司平台上发布内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用新价值创造新顾客”的积极意义,并结合M公司的成功案例,说明企业如何创造新顾客。【答案】(1)刺激消费,激发新的消费潜力,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拓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有利于企业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实现企业经营的目的,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有利于为消费创造动力,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质量和层次。(2)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等提高产品质量,依靠优质产品及服务来创造新顾客,获得竞争优势。企业要研究市场需求,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通过开发新产品、新业务来创造新顾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