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5飞旋的陀螺【课型】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目标】 1.能制作简易陀螺,在玩陀螺的过程中运用光的色散知识,有所发现,并能及时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培养学生记录、整理、分析科学数据的能力。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乐趣。3.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制作简易陀螺,在玩陀螺的过程中运用光的色散知识,有所发现,并能及时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难点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教学(?http:?/??/?www.5ykj.com?/?Health?/?"\t"_blank?)模式】实验的形式【教学方法】观察、操作、尝试、实验【教具准备】教师准备:陀螺加速器、陀螺、制作涂色陀螺、三色陀螺和七色陀螺的纸板学生准备:彩笔、陀螺【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小游戏:看图说出下面字的颜色)红、黄、绿、蓝、黑、红……谈话:这个游戏好玩吗?玩过以后要有思考,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这些不同颜色的字呢?学生回答预设:是因为这些不同颜色的字反射了不同颜色的光。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我想从小到大你们一定玩过很多的玩具,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陀螺,玩过吗?那你是怎么玩的?学生回答预设1:用鞭子抽,一抽就转起来。学生回答预设2:用手使劲直接转起来学生回答预设3:用发射器帮忙陀螺可以很快的转起来。……2.教师“玩”陀螺,鼓励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下面我就借助发射器使我的陀螺快速地飞旋起来,待会,请你仔细观察,我的陀螺在飞旋时都有哪些变化呢?你的脑海中会有什么疑问呢,咱们看谁最会提问题。学生回答预设1:为什么陀螺转起来那些颜色发生了变化?学生回答预设2:为什么陀螺转起来颜色最后变成了白色?教师总结:重大的发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那样陀螺在飞旋时色彩为什么会有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飞旋的陀螺(板书:飞旋的陀螺)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学生动手制作涂色陀螺。俗话说的好:“学贵有疑”。那就让我们的探索从指尖开始吧,想不想做一个陀螺来研究?(想)教师用课件出示要求①小组分工合作,3人共同做一个陀螺;②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圆片,涂上你们喜欢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涂色时要均匀;③把牙签插在纸片的中间(使用牙签时注意安全);④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让陀螺转起来,最先完成的小组将被评为最佳合作小组。学生动手制作涂色陀螺,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合作完成,对与合作较好的小组应及时予以表扬。2.“玩”涂色陀螺,探究其中的奥秘。(1)谈话:陀螺做好了,此时此刻是不是特别想玩呀?科学上的玩可是要有探索的,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一次,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依次旋转涂色陀螺:※看一看:陀螺飞旋前是什么颜色?飞旋中颜色发生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我们的发现------《飞旋的陀螺》陀螺上涂的颜色旋转中的颜色(此栏可直接贴学生制作的陀螺)(2)介绍陀螺加速器为了让陀螺更快的飞旋起来,我还自制了秘密武器“陀螺加速器”(展示),只要把你的陀螺放在上面,打开开关,你的陀螺就可以飞旋起来了。(教师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完以后要及时关掉加速器的开关,然后让材料员领加速器和实验记录单,为提高合作效率教师可制作一个“大陀螺”当做展板,最先完成的小组可以贴到最高处,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便于大家共同展示和分析)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好了,同学们,你们的探究结果已经被贴到了这个展示板上,下面咱们让贴到最高处的小组来给大家汇报一下。(像个小老师那样,边指边说)学生汇报预设一:我们组的陀螺旋转前是红、绿、黄色,旋转中变成了橙色;学生汇报预设二:我们组的陀螺旋转前是红、绿、蓝色,旋转中变成了紫色;2.整体分析观察记录表。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些表格,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好,先独立观察,然后把你想法的说给小组同学听听。学生汇报预设一:不同的彩色陀螺在飞旋时色彩会有不同的变化;学生汇报预设二::飞旋前是多种颜色,飞旋中混合中一种颜色;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1.教师总结诱思: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也很善于分析,不同颜色的光可以混合成一种颜色的光。那如果此刻我们的教室一片漆黑,那你还能看到这种现象吗?(生:看不到)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学生回答预设:因为没有光。2.教师抽象提升:正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这些不同颜色,是因为它们反射了不同颜色的光;当陀螺快速飞旋时,由于视觉暂留的现象,我们的眼睛跟不上如此快的的速度,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混合的颜色,这种颜色也反射了相应的光,这就是光的混合现象。板书:光的混合3.解决课初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现在让我们想一下刚才脑中的小问号:现在你知道我的陀螺会变色的原因了吧?学生回答预设一:我们的彩色陀螺反映的是光的混合现象。学生回答预设二:多种颜色的光会混合成一种颜色。五.拓展迁移,提高认识。刚才同学们通过做陀螺,玩陀螺解决了自己脑中的小问号,发现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光可以混合成一种新的颜色的光,可真了不起(竖起大拇指)。不过呀,科学有趣之处是当你继续研究下去,越是深入你越会有更多的发现,那你们想不想再继续探究的进行研究。(想)1.探究三色陀螺的秘密(1)课件出示:红绿蓝三个带插口的圆形的纸片教师边示范边说:请同学们先将其中的两色圆盘的插口对齐,然后把第三个插片轻轻地插入前两个插片。最后插入牙签,用手拨动圆盘,就能变成有趣的三色陀螺。想不想试试?好,请同学们打开2号档案袋,开始。(提醒学生先做完的可以帮助没完成的,渗透生教生的理念)(2)出示探究要求。※用手拨动圆盘:变成面积相等的三色陀螺,观察记录飞旋的色彩?※用手拨动圆盘:变成面积不等的三色陀螺,飞旋时你又发现了什么?每改变一次记录一次(3)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教师及时深入到各组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用手拨动圆盘时,改变面积时,可以直接在圆盘上拨动,还是先观察记录再旋转。(4)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教师注意调控汇报顺序,先汇报面积相等的三色陀螺旋转后出现的情况,然后再汇报比例不等的三色陀螺飞旋后颜色出现的变化。学生汇报预设一:面积相等的三色陀螺,旋转后变成浅蓝色;学生汇报预设二:面积相等的三色陀螺,旋转后变成灰色;学生汇报预设三:面积相等的三色陀螺,旋转后接近白色;教师及时总结诱思:其实,红绿蓝三色比例大小相同时,混合时产生白色。唉,那你们为什么结果会出现浅蓝、淡蓝、浅灰等这些接近白的颜色呢?学生回答预设:由于比例可能不完全相同,存在误差;学生回答预设:可能与旋转的速度有关;教师:那面积不等的三色陀螺,旋转后颜色又有什么变化呢?谁愿意把你发现的给大家分享?学生汇报预设一:两种或三种能混合成一种颜色的光。学生汇报预设二:面积不等的三色陀螺,红色多,绿色少时是橘黄色,蓝色多红少时,是浅蓝色。学生汇报预设三:我们发现按不同的比例拨动,会产生不同的色彩。(5)总结概括,抽象提升。教师总结:红绿蓝三色比例相同时,能混合时产生白色。看来,红绿蓝三色只要比例不同,就会产生成千上万的色彩。所以,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板书:光的三原色。正因为有了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才使我们的生活的变得绚丽多彩。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光的三原色?学生汇报预设:红绿灯、晚上一些灯箱广告、舞台的灯光……教师用课件演示,提高学生的认识。电视机的画面色彩非常丰富,拿个放大镜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只有红绿蓝三色,所以电视画面丰富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原色合成的。还有舞台上灯光也是灯光设计师根据红绿蓝三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成的……放大镜下的的电视机屏幕舞台上的灯光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探究七色陀螺的秘密通过继续研究同学们又有了这么多的发现,那还想不想再继续深入研究下去?那好,这是一个七色陀螺。请你先猜想一下,当他它飞旋起来后,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七色陀螺各种颜色所占比例生大胆猜测:白、黑……教师:这是你们的猜测,下面还是让我们像个小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学生每组领一个后进行实验。学生汇报预设:变成淡紫色、灰色、白色……师:唉,怎么和你们猜测的不一样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汇报预设:可能由于比例不同、色彩不同、环境的影响等有一些误差。教师总结:我发现你们不仅会玩,而且很会思考。七色陀螺后会合成的一种白色(出示七色旋转变白色课件)。你们的这个发现和三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发现十分相似。(出示课件演示光的分解和合成。)牛顿做过一个著名的光学实验。他拿了三个完全相同的三棱镜,以不同的方式放置。白光经过第一个三棱镜后,被分散成各种颜色的光,经过第二个三棱镜后,各种颜色的光又还原成白光,再经过第三个三棱镜,又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由此证明,白光可以被分解,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牛顿的光学实验2.好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都有了自己的收获,能给大家说说吗?3.课后延伸。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大家平时认真观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断的深入研究下去,不久的将来你也能成为像牛顿一样的大科学家的。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探究“同一种颜色衣服在不同颜色的颜色照射下,色彩是否有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