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潜望镜的秘密【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猜测潜望镜的内部结构,并绘制潜望镜的结构图。2.通过实践探究,知道潜望镜利用光的两次反射的工作原理,知道光在潜望镜中的传播路线。3.能利用剪刀、平面镜、双面胶等,自己动手制作简易潜望镜。4.在制作潜望镜的过程中愿意合作交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潜望镜的发展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思想】本课是“解暗箱”思想的典型一课。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潜望镜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猜测,然后通过游戏“隔桌找物”尝试摆放平面镜探究“潜望”的效果,再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潜望镜来深化理解光的两次反射工作原理,最后通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潜望镜拓展学生认识,用科学发明创造来服务于生活实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光在潜望镜中的传播路线。教学难点:多次尝试平面镜的摆放,及平面镜的放置角度问题。【教具、学具】教师准备:课件,自制潜望镜学生准备:平面镜片、废旧牙膏盒、胶带、剪刀等。【教学过程】1.视频情景直观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课件播放电影片断:在潜水艇里用潜望镜锁定敌舰位置,发射鱼雷击沉敌舰师: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回答,引入潜望镜师讲述潜望镜的发明历史(板书课题:8.潜望镜的秘密)【设计意图】通过战争视频导入,在水下发现水面上敌舰位置并锁定距离,可直观感受到潜望镜在军事上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师科普潜望镜的历史。二、游戏比赛“隔桌找物”,同位合作自主探究课件出示游戏要求:一名同学拿一件物品平放桌上,另一名同学蹲在桌下,眼睛在桌平面下,不能动桌上,想办法利用手里的镜子看到同位放在桌子上的是什么物品?2分钟一局,同位互换角色,用时最少者获胜。学生游戏比赛隔桌找物。【设计意图】通过隔桌找物环节,模拟游戏体验“潜望”,从低处如何利用平面镜观察到高处的物体。通过比赛方式,激发学生兴趣。3、学生上台展示,还原探究过程。学生上台展示。活动1、学生利用一面平面镜就可以观察到桌面上的物品。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师:用一面镜子看到桌面上的物品,用了什么科学原理?生:光的反射原理师:用一面镜子有什么缺点?生:眼睛往上看。活动2、学生利用两面平面镜可以观察到桌面上的物品。师:用两面镜子看到桌面上的物品,用了什么科学原理?生:光的两次反射师:和一面镜子比有什么不同?生:一面镜子眼睛往上看,两面镜子眼睛往前看。一面镜子往上看距离远,两面镜子往前看距离近。活动3、两面平面镜要怎么放置。??师:两面镜子要怎么摆放看的最清楚?学生动手实验不断尝试解数学题:已知平面镜平角180°,求平面镜夹角多少度?眼睛水平往前看和眼睛垂直往上看之间的角是90°,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左右对称,所以180°减去90°再除以2等于45°,同理2个夹角都是45°,证明两面镜子要平行放置。【设计意图】1、通过一面镜子和两面镜子对比,了解一面镜子眼睛要往上看且看的距离远,两面镜子眼睛只需往前看且看的距离近。2、两面镜子要怎么放置才能看的最清楚,通过学生不断实验尝试,和解数学题的方式,了解两面镜子要平行放置且夹角45°。此处通过层层推进的方式,解构潜望镜要用两面镜子,及两面镜子的放置方法。4、师生共同总结,解构“潜望”秘密。学生总结探究认识,画出潜望镜上光线的反射路线图。师生共同总结潜望镜秘密:两面镜子,光的两次反射,平行放置,夹角最好45°【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模拟体验和还原探究过程,师生共同总结,潜望镜最少需要两面镜子,利用了光的两次反射原理,两面镜子要平行放置,夹角最好是45°5、自己制作,动脑动手。课件视频播放制作潜望镜学生利用平面镜片、废旧牙膏盒、胶带、剪刀等小组合作制作简易潜望镜。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潜望镜。【设计意图】动脑再动手,自己制作潜望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6、生活应用,加深认识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潜望镜潜艇潜望镜、战壕潜望镜、管道潜望镜、照相机潜望镜、考古潜望镜、懒人眼镜等。师:潜望镜不仅仅是有从水下看到水面上的潜艇潜望镜,还有从地面看到地下的管道潜望镜和考古潜望镜,内变焦的照相机潜望镜,及利用潜望镜原理的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如懒人眼镜等。【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潜望镜的各种各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素养。7、拓展活动,继续探究课后制作利用光的多次反射原理,制作可以看到脑袋后面头发的装置。利用潜望镜原理,制作可以看四面八方的潜望镜。【设计意图】课上联系课下,继续探究潜望,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板书设计】8.潜望镜的秘密一面镜子光的反射眼睛往上看两面镜子光的两次反射眼睛往前看夹角最好45°,平行放置眼物物眼眼物物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