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凝结》目标:1.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2.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与交流。3.认识凝结现象;知道水蒸气变成水珠的原因。教学重点: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玻璃片(2片)、热水、保温杯、玻璃杯(2个)、小镜子、放大镜、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教师演示实验材料:玻璃杯2个、酒精灯、试管夹、玻璃片2片人员分工明确,提出要求。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孙老师遇到一个困惑:在寒冷的冬天,她从室外进入室内,眼镜就变得模糊不清,看不清东西了,非常烦恼。请同学们帮老师一起分析分析,眼镜上什么东西让眼镜变得模糊不清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雾生:水珠生:水蒸气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师:镜片上到底是什么呢?事情的真相是不是像同学们说得这样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科学的秘密!二、结合实际,猜想假设师:镜片上到底是什么呢?咱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屏幕出示:小组为单位,对着镜片哈气,观察镜片上有什么现象?生汇报生:有小水珠出现。生:有一层小水珠。生:一层模糊的水雾评价: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观察的真认真!对,是许多聚集在一起的小水珠。出示:图片师:这些小水珠是什么变成的?生:是嘴里的水蒸气变成的。生:是嘴里哈出的气变成的。评价:同学们真的善于动脑,非常棒!师:我们呼出的热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到玻璃片变成了水珠。(板书:水蒸气水珠)师:我们在什么季节更容易看到刚才的现象?生:冬季师:为什么在冬季更容易看到呢?生:冬季的气温比较低,镜片的温度也比较低。师:请大家根据经验猜想一下水蒸气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变成水(板书:?)生:遇到冷的物体师:我们的猜想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容易变成水,而不是遇到热的物体容易变成水。三、制定方案,动手验证。师:我们光猜想还不行,我们还得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师: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台上的实验器材来,小组来讨论一下实验的方案。分组讨论2分钟生汇报师:我们怎样得到大量的水蒸气?师:到底水蒸气是遇到冷的还是热的物体更容易变成水,如何来证明?生:选用不同温度的玻璃片师:怎样找到热的玻璃片?生:给玻璃片加热……评价:爱动脑筋的孩子,善于动脑的孩子,这个主意不错!屏幕出示: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要保证的是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就是玻璃片的温度,那么其余条件要相同。师:哪些条件要相同?生:相同的玻璃杯、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相同,同时盖上玻璃片汇报实验方案:谁再说一遍实验的做法?师:做这个实验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投影出示)生:不要烫手生:酒精灯盖灭……评价:具备科学家的素养,提醒的真好!真准确!真及时!演示:酒精灯如何点?试管夹如何夹?如何使用外焰加热如何均匀加热?不均匀加热的后果是什么?如何盖灭?学生分组合作实验3.交流现象,得出结论。汇报实验结果。师: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板书课题:凝结,去掉?)我们可以用箭头表示这种变化。孙老师的困惑:屋内水蒸气遇冷的镜片发生了凝结现象四、生活中的应用:师:同学们,凝结是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回想一下在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凝结现象?生:初冬早晨在车窗玻璃上看到的水珠。生:浴池顶上的水珠生:草叶上的水珠等等。……评价:你看xx同学平时生活中多注意观察,我们要多向他学习。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五:谈收获六、激发兴趣,继续探究思考: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想办法防止它的出现。结束语:同学们,科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动脑,你就会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