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观察蚂蚁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2.经历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3.经历观察蚂蚁生活习性的过程,感受到观察、研究小动物的乐趣。4.用材料制作蚂蚁模型,能准确地表现蚂蚁的外形特点。5.能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6.在活动中体会应该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难点经历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说明蚂蚁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课件或挂图。2.学具准备:观察记录单等。3.制作材料:橡皮泥、牙签或火柴棒。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打一小动物)2.师:对!是蚂蚁。蚂蚁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我们在上一节课中经历了捉蚂蚁、观察蚂蚁的过程,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蚂蚁。(板书课题)3.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完成“观察蚂蚁记录表”。4.学生汇报: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汇报自己对“蚂蚁知识”的了解。5.同学们真棒!了解这么多关于蚂蚁的知识!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一起验证一下,你了解的关于“蚂蚁的知识”对不对?全面不全面?“好不好”?(好!)二、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1.课件出示蚂蚁放大后的图片: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有几只眼睛?几只触角?几条腿?它们分别长在蚂蚁的什么位置?2.学生交流交流回报。3.画一画: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图片和自己的认知画一只自己喜欢的蚂蚁。(师指导学生画蚂蚁)4.师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5.指导学生完善“观察蚂蚁记录表”中“外形的特点”。三.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蚂蚁的外形特点!蚂蚁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呢?它喜欢什么?害怕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探究!1.蚂蚁的食物有哪些?是怎样搬运食物的?①师出示蚂蚁搬运食物的图片,问:“蚂蚁的食物有哪些?它是怎样搬运食物的?”②学生讨论回答。③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触角”。问:蚂蚁是怎样寻找食物的呢?又是怎样与同伴交流的呢?学生回答。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蚂蚁是通过“触角”寻觅食物、与同伴交流和辨别方向的方法。④引导小结:蚂蚁蚂蚁是杂食动物。蚂蚁的触角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寻找食物,与同伴交流,辨别方向等。搬运食物用颚咬着,或者顶在身上,遇到大块的食物的时候会选择撕开搬运,或者叫兄弟们帮忙。2.蚂蚁会游泳吗?①师出示蚂蚁在水中的图片学生讨论。②学生汇报。③引导小结:蚂蚁是不会游泳的。3.蚂蚁的爬行速度怎样?①师出示蚂蚁动态爬行图片学生观察讨论。②学生汇报③引导小结:蚂蚁的爬行速度非常快。4.参观蚂蚁的“家”。(1)蚂蚁的生活方式师出示蚂蚁群居图片、“家”的外部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蚂蚁是社会性群居动物。生活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通常把巢筑在土层里、石块下、树洞内或一些植物的根部。(2)参观蚂蚁“家”的内部构造师出示蚂蚁蚂蚁“家”的内部图片,让学生感受蚂蚁“家”是一个伟大工程——各室齐全,干净整齐且规划有序!认识到蚂蚁是“伟大的工程师”!(3)认识蚂蚁“家庭成员”。师出示蚂蚁的家及“家庭成员”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个成员:①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②雄蚁:或称父蚁。主要职能是繁殖。③工蚁:又称职蚁。无翅,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虫及蚁后等。④兵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主要保护蚁群。5.知识拓展①师介绍:蚂蚁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中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②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蚂蚁。6.指导学生完善“观察蚂蚁记录表”。四.小结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教师引导小结。五.课外拓展1.用橡皮泥和其它材料做一个蚂蚁模型。2.课后调查:蚂蚁与人类的关系。(可通过家长或网络协助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