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2、能通过细致观察物体,试着提出声音强弱与哪些条件有关系。3、通过实验了解音调的高低与材料的松紧、长短、粗细、大小有关。4、体验探究不同声音的乐趣,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尊重科学,尊重证据。教学重点:知道声音有音色、音量、音调等特点。教学难点:探究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刚尺、琵琶2.教师准备:小鼓、音叉、琵琶、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听音乐教师:很高兴能和四(X)班的同学一起上一节科学课,上课前让我们先来欣赏我们学校民乐队演奏的乐曲放松一下。(播放一段民乐)二、感觉音色,导入课题?1、初步感知音色(1)提问:刚刚的乐曲中你听出了哪几种乐器的声音?(2)学生回答:大鼓、编钟、响板、长笛、古筝等(3)你们是怎么分辨出来的?(4)小结: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不同的,也就是都有自己的特点。2、再次感知音色。(1)那么人的声音有没有不同的特点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看你能听到几个人的声音。(2)播放李玉刚《新贵妃醉酒》第一段歌曲(光声音没有视频)(3)提问:你听到了几个人的声音?(两个,一男一女)(4)播放第二段歌曲视频,提问:到底几个人在唱歌?(一个)(5)教师解释:明明一个人唱歌,却让我们误以为是男女对唱,看来演唱者掌握了女声的特点。3、揭示音色概念:无论是乐器、人、还是自然界的声音,都有各自的特色,这种特色就叫音色。(板书:音色)4、导入新课:声音的秘密还有很多,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声音有哪些不同吧。(板书课题:《不同的声音》)二、感知影响音量大小的因素过渡:刚刚我们知道了声音有音色的不同,那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敲击小鼓实验、研究声音的音量1、谈话:这里有一个鼓,老师来敲响它,大家仔细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2、敲出比较明显的轻重音变化(先敲击动作幅度小,轻轻敲,再动作幅度大,用力敲击)3、比较听到声音的不同师:刚刚两次敲出的声音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强弱、轻重、大小等)我们把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相机板书:音量强弱)4、提问:音量的强弱和什么因素有关?(1)学生回答:和用力大小有关,用力越大音量越强,用力越小音量越弱(2)指名学生敲击,验证规律。(3)小结:看来声音的强弱确实和用力的大小有关。用力大,声音就强;用力小,声音就弱。(相机板书:用力大用力小)5、思考回答:音量的强弱还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1)教师在教室中间以及角落用同样的力度敲响小鼓(2)学生回答影响音量强弱的因素(声音传播的距离)(板书:远近)6、小结:刚刚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音量的不同,发声时越用力,音量就越大,用力小则音量小,同时还和声音传播的距离有关,离得越近音量越大。三、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1、音叉实验过渡: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两个音叉,用同样大的力敲击它们,发出的声音会一样吗?(1)听声辨别不同,揭示音调概念①敲击音叉,学生仔细听声音②再来一次,学生可以跟着模拟发出一样的声音,③提问:你听到的声音一样吗?怎么不同?(声音有高、低,一个声音尖锐,一个低沉)解释概念: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板书)(2)观察音叉,猜测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①老师刚才用同样大的力敲了这两个音叉,结果发现发出的声音音调是不同的。那么,音调不同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②让我们看一下这两个音叉哪里不一样。(材质、厚薄相同,长度不同)你的猜测是什么?(可能和物体振动部分的长度有关,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等)2、弹尺实验(1)音调的高低是不是和物体振动部分的长短、振动的快慢有关呢?为了看得清楚,下面我们借助一样工具来进行研究。(2)课件出示实验方法、注意点(3)学生分组活动(4)交流汇报活动结果(5)小结:通过弹尺子的活动,我们发现物体振动部分的长短是影响音调的一个因素,振动部分越长,振动越慢,音调也越低,振动部分越短,振动越快,音调也越高。3、揭示概念:频率(1)那么,两个长短不同的音叉之所以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是不是也和振动的快慢有关呢?(2)音叉发声时,在不在振动,我们的眼睛不太容易看得出,但我们可以用专门的手机软件来测试。(3)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们把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之为“频率”,单位是赫兹(Hz),譬如说每秒钟振动100次我们就可以记录成100Hz。频率高,说明振动得就越快,听到的声音就越尖锐,频率低,说明振动得就慢,声音就越低沉。(相机板书:频率赫兹)4、测试音叉的声音频率(1)那音叉的振动频率到底是多少呢?让我们通过软件来测试一下吧。(1)敲击音叉、录音(2)分析声音,感受频率高低5、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就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就低。6、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其它因素。(1)播放视频:民乐队同学演奏琵琶过渡:认真学习了大半节课,该放松一下了,接下来请欣赏我们学校民乐队的同学带来的琵琶演奏。(2)猜测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提问:各种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组成了美妙的乐曲。刚才说了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那振动的快慢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指名回答,相机出示板书(长短、粗细、松紧……)(3)讨论实验方法指导学生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当我们要研究振动的快慢与物体的粗细这一因素有没有关系时,我们该如何来探究呢?我们不能改变弦的松紧、不能改变弦的振动部分的长度,只能改变弦的粗细,也就是说探究哪个因素时就只能改变这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你们学会这种实验方法了吗?(4)明确实验要求出示实验要求,提醒实验注意点。教师:(5)学生分组活动,完成活动记录单(6)汇报交流(7)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音调高低与振动物体的粗细、松紧、长短有关,还有一些因素由于时间关系请同学们课后再进行探究。四、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声音的不同特征,下节课就让我们自制一个乐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