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温度计的秘密》课堂教学设计课标解读: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温度计的秘密》教材分析:温度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已多次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秘密》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意在以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为引子,借助对各种液体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继续培养学生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2、技能目标: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情感目标: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点: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能够做到珍爱生命。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与基础】温度计的使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吗?(36度—37度)如果体温超过37度,我们就理解为低烧,如果超过38度就是高烧。你是怎么知道发不发烧呢?——用温度计量一量。为什么温度计可以量出温度呢?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温度计的秘密》。【从学生喜欢的谜语导入话题,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激起探究的欲望。】二、探索新知(一)、回顾旧识。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正确读温度计的方法,找同学来演示一下。眼睛要与液柱的最顶端持平。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吗?接下来,我们用温度计来测量一下烧杯里水的温度。(二)、探究新知:1、认识水和其它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将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液柱有什么变化?放到热水中,红色液柱上升,放到冷水中,红色液柱下降了?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或下降呢?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模拟温度计来探究一下温度及的秘密?2、自制温度计。出示实验材料,学生分组实验:用准备好的材料自主设计一个模拟温度计。想一想需要怎样做!把模拟温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水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3)讨论:瓶中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液柱却有上升或下降的现象发生,这是怎么回事呢?(4)学生讨论、汇报?(5)小结: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体积缩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这种性质,我们把它叫“水的热胀冷缩性质”(6)提问:其它的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7)学生实验并讨论、汇报?(8)师生小结:一般情况下,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使学生的再次验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交流注意事项,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调动学生思维,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三、生活应用: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请同学们解释屏幕上的两幅图片。1、把灌满水的壶放到炉子上烧,会怎么样?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避免这种现象?2、运动员训练过程受伤,为什么用冰袋冰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局部,使毛细血管遇冷收缩,以减少出血和渗出。)【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四、拓展延伸:课后探究水的反常膨胀。【本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关注科学,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五、巩固提高:同学们,经过再次的学习,你对本节课的知识还有哪部分没有掌握好吗?那就谈谈自己的收获吧!好,为了检验大家是不是真的全掌握了,我们就来完成一下课中任务单。通过举手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检验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各方面的表现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自己努力表现得更好。】六、小结:讨论:1、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什么?2、你还见过哪些温度计?3、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