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八下4.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知识梳理茎的分类按生长方式不同分:①:最常见,直立向上生长如:果树。②: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如:牵牛。③: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匍匐生长如:草莓、甘薯。④:借助他物,常借助茎,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上升如:丝瓜。按组成成分分:草质茎(单子叶植物,一般为绿色,较细),木质茎(双子叶植物,较粗)。注:无论茎呈现什么特点,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一种适应,即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茎的功能:①;②。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间隙小,起树皮筛管:长筒形活细胞,向下运输韧皮部:韧皮纤维:机械组织,茎的结构形成层:分生组织,只有2-3层细胞,筒状,较小,能不断进行,(从外向内)向外形成,向内形成木质部:导管:长筒形死细胞链接形成,向上运输木纤维:机械组织,增加茎的强度,髓:茎最中央,储藏注:(1)木质茎(双子叶植物)有,因此;草质茎(单子叶植物),它们的茎不会加粗生长,如:水稻、小麦、毛竹等。4、年轮:生长,由于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尤其是温带地区,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前一年的和后一年的,有比较明显的,(只在木质部中,不包括树皮、韧皮部、形成层等环状结构),其中较光亮且宽的线条生长于,较暗且窄的线条多生长于。5、年轮的作用:①根据木质部中年轮书可推算;②推断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③识别方向:环境越好,光线越充足,植物生长越快,年轮越,故,年龄较稀疏的地方为。6、导管:位于,运输,地向枝端运输。注:①刀片切成斜面:增大面积,有利于物质运输;②横切面现象:木质部被染色;③纵截面现象:越向上,染色越浅。(说明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是自下而上)7、筛管:位于(树皮),运输,运输注:树皮环切后,伤口的上部出现膨大的瘤状物(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在伤口的上方积存,导致上方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考点分类考点一.茎的结构和功能1.如图所示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1)在锥形瓶中,除清水外,还应滴几滴红墨水,其作用是____。(2)实验装置中的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主要目的是增强枝条的____。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3)取两组图示装置,甲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树皮,乙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脉变红的是____组。(4)用清水冲洗从锥形瓶中取出的枝条,其目的是____。用该枝条做茎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____。2.[潍坊中考]以下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请回答:(1)植物由小到大土壤中减少的主要成分是____。这种成分主要由乙中的[____]____吸收,再由茎中的____输送到植物体的枝叶。(2)研究表明,当植物遇到干旱时,体内“抗旱蛋白”能促进该植物关闭气孔、休眠、生长抑制,这样有利于减少水分的____。3.[2018·金华丽水]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A.甲B.乙C.丙D.丁考点二、输导作用(导管和筛管)1.[张家界中考]如图是小勇在张家界市樟树角公园拍摄的一幅给植物打针输液的照片,请你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以下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①输入的液体可能含有水和无机盐,输液管的针头插入树干的输导组织②输入的液体可能含有水和无机盐,输液管的针头插入树干的机械组织③输液常用于刚移栽的大树、古树、名树、老弱病残等各种树④输液能促进大树生命活力恢复,增强植物细胞抗性,提高移栽成活率⑤此输液袋既能在树体使用,也能在人体和动物身上使用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2.(2019·长沙)取一带叶的白色百合花枝条,将其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溶液中,3~4小时后,花瓣中的“经络”变红了。依据这种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运输水分的是导管B.运输有机物的是导管C.运输水分的是筛管D.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6.[新疆中考改编]如图甲所示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图乙所示是植物进行主干部位的环剥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个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原因是环剥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____。(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___通过茎的____向上运输。(3)图乙所示的植物,若在主干部位进行环剥实验,则该植物环剥处以下的根部和环剥处以上的茎叶部位相比较,首先死亡的部位应该是____,理由是____。3.(2018·嘉兴、舟山)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属植物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病原线虫从松树的伤口进入,寄生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水分输送受阻、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合成急剧减少。目前,防治松材线虫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一种有效成分是苦参碱的免疫激活剂。注药方法是在松树树干基部斜钻出一个小孔,在小孔上插入药剂瓶(如图),依靠树体自身的输导功能将药液运输到树体各个部位,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的。(1)松树适应性强、分布广,是我国山林植被的主要树种。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松树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保证药剂输送到树体各个部位,小孔深度至少要到达松树茎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该施药技术与大面积喷洒农药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在公园、景区等病虫害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3)已知每瓶药剂的质量是50克,苦参碱的质量分数为0.3%。欲利用质量分数30%的苦参碱原液,配制这样的免疫激活剂50000瓶,需要原液的质量是多少?浙教版八下4.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知识梳理茎的分类按生长方式不同分:①直立茎:最常见,直立向上生长如:果树。②缠绕茎: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如:牵牛。③匍匐茎: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匍匐生长如:草莓、甘薯。④攀缘茎:借助他物,常借助茎,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上升如:丝瓜。按组成成分分:草质茎(单子叶植物,一般为绿色,较细),木质茎(双子叶植物,较粗)。注:无论茎呈现什么特点,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一种适应,即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茎的功能:①输送作用;②支持作用。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间隙小,起保护作用树皮筛管:长筒形活细胞,向下运输有机物韧皮部:韧皮纤维:机械组织,支撑作用茎的结构形成层:分生组织,只有2-3层细胞,筒状,较小,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从外向内)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木质部:导管:长筒形死细胞链接形成,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机械组织,增加茎的强度,支撑作用髓:茎最中央,储藏营养物质注:(1)木质茎(双子叶植物)有形成层,因此茎能不断加粗;草质茎(单子叶植物)没有形成层,它们的茎不会加粗生长,如:水稻、小麦、毛竹等。4、年轮:木质部生长,由于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尤其是温带地区,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前一年的秋材和后一年的春材,有比较明显的分界线,每年生成一轮,(只在木质部中,不包括树皮、韧皮部、形成层等环状结构),其中较光亮且宽的线条生长于春季,较暗且窄的线条多生长于秋季。5、年轮的作用:①根据木质部中年轮书可推算树的年龄;②推断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气候状况;③识别方向:环境越好,光线越充足,植物生长越快,年轮越疏松,故,年龄较稀疏的地方为南方。6、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注:①刀片切成斜面:增大面积,有利于物质运输;②横切面现象:木质部被染色;③纵截面现象:越向上,染色越浅。(说明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是自下而上)7、筛管:位于韧皮部(树皮),运输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注:树皮环切后,伤口的上部出现膨大的瘤状物(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在伤口的上方积存,导致上方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考点分类考点一.茎的结构和功能1.如图所示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1)在锥形瓶中,除清水外,还应滴几滴红墨水,其作用是__便于标记观察__。(2)实验装置中的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主要目的是增强枝条的__C__。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3)取两组图示装置,甲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树皮,乙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脉变红的是__乙__组。(4)用清水冲洗从锥形瓶中取出的枝条,其目的是__冲掉枝条表面的浮色__。用该枝条做茎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__导管__。2.[潍坊中考]以下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请回答:(1)植物由小到大土壤中减少的主要成分是__无机盐__。这种成分主要由乙中的[__1__]__根毛区__吸收,再由茎中的__导管(或输导组织)__输送到植物体的枝叶。(2)研究表明,当植物遇到干旱时,体内“抗旱蛋白”能促进该植物关闭气孔、休眠、生长抑制,这样有利于减少水分的__散失和利用__。3.[2018·金华丽水]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D )A.甲B.乙C.丙D.丁【解析】从图示可知甲、乙分别为外树皮(表皮)和内树皮(韧皮部),丙为髓,丁为木质部。考点二、输导作用(导管和筛管)1.[张家界中考]如图是小勇在张家界市樟树角公园拍摄的一幅给植物打针输液的照片,请你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以下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D )①输入的液体可能含有水和无机盐,输液管的针头插入树干的输导组织②输入的液体可能含有水和无机盐,输液管的针头插入树干的机械组织③输液常用于刚移栽的大树、古树、名树、老弱病残等各种树④输液能促进大树生命活力恢复,增强植物细胞抗性,提高移栽成活率⑤此输液袋既能在树体使用,也能在人体和动物身上使用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解析】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方法常用于刚移的大树、古树、名树、老弱病残等各种树,液体通过针头进入输导组织。该液体不能在人体和动物身上使用,原因是植物和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同。2.(2019·长沙)取一带叶的白色百合花枝条,将其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溶液中,3~4小时后,花瓣中的“经络”变红了。依据这种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D )A.运输水分的是导管B.运输有机物的是导管C.运输水分的是筛管D.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6.[新疆中考改编]如图甲所示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图乙所示是植物进行主干部位的环剥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个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B__,原因是环剥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__筛管__。(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__水分、无机盐__通过茎的__导管__向上运输。(3)图乙所示的植物,若在主干部位进行环剥实验,则该植物环剥处以下的根部和环剥处以上的茎叶部位相比较,首先死亡的部位应该是__根部__,理由是__环剥以后,木质部的导管在一段时间内还能正常输送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而韧皮部的筛管被破坏后,根部无法继续获得往下输送的有机物,所以根部首先死亡__。3.(2018·嘉兴、舟山)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属植物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病原线虫从松树的伤口进入,寄生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水分输送受阻、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合成急剧减少。目前,防治松材线虫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一种有效成分是苦参碱的免疫激活剂。注药方法是在松树树干基部斜钻出一个小孔,在小孔上插入药剂瓶(如图),依靠树体自身的输导功能将药液运输到树体各个部位,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的。(1)松树适应性强、分布广,是我国山林植被的主要树种。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松树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保证药剂输送到树体各个部位,小孔深度至少要到达松树茎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该施药技术与大面积喷洒农药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在公园、景区等病虫害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3)已知每瓶药剂的质量是50克,苦参碱的质量分数为0.3%。欲利用质量分数30%的苦参碱原液,配制这样的免疫激活剂50000瓶,需要原液的质量是多少?【答案】(1)生产者 (2)木质部(或输导组织) 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设需要原液的质量为m m×30%=50g×0.3%×50000 m=25000g=25kg 答:需要原液的质量为25千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八下4.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学生版.docx 浙教版八下4.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知识点与考点题目分析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