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高考时政社会小热点连载一(习近平主席浙江、陕西之行;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0】高考时政社会小热点连载一(习近平主席浙江、陕西之行;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学案

资源简介

备战2020高考时政热点连载系列一
【时政资料】
习近平主席浙江、陕西之行
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来到宁波、湖州、杭州等地,深入港口、企业、农村、生态湿地等,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做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举措,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防控疫情要强调再强调、坚持再坚持,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
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考察。他深入自然保护区、贫困山区、社区、学校、企业等,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他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两大宝贵的精神财富——“西迁精神”“延安精神”。
【全面解析】
习近平主席浙江、陕西之行
经济生活角度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②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④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陕西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浙江要积极应对和化解各国为抗击疫情采取的各项限制性措施对货物航运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
政治生活角度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②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要在党的领导下,提高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文化生活角度
①文化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两地行就是一堂生动的新发展理念课,会对人民群众产生积极的动员作用,助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②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延安精神”“西迁精神”与企业家精神,尽显爱国主义精神与伟大奋斗精神,在战“疫”和复工复产过程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哲学生活角度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防控疫情要强凋再强调、坚持再坚持,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精准落实到复工复产和社会生活各方面。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积极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
【沙场点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重提轰轰烈烈的“西迁”壮举。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结合材料及“热点综述”,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新时代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对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意义。
【答案】①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②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就是在坚持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伟大团结、伟大奋斗、伟大梦想等精神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大力弘扬西迁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也就体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时政资料】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个别国家暂待被食出口的消息引发关注。近年来,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国始终居安思危、未雨朝掌。在此语境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一系列战略判断更显高屋建领。粮食维系国计民生,关乎国家和社会稳定。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粮食更是具有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全面解析】
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经济生活角度
①为什么说中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第一,中国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第二,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粮食储备和应急保障体系;第三,中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升,新农机、新技术夯实了粮食的生产基础。
②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具体包括:稳步提升生产能力;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创新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③科技如何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积极打造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养加工产业链;推动粮食生产由资源依赖的粗放数量型增长向绿色可持续的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为提高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提供新动能;提高农业生产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
政治生活角度
①维护粮食安全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决定的。②中国粮食安全的世界意义: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
【沙场点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县是传统产粮大县,但粮食种植分散,效益较低,农民贫困发生率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县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土地经营权向种粮大户流转。对土地进行整治,把原来分散的小块农田改造成连片的耕地,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耕种、收割。让物联网、农业自动化等新技术扎根田间,实时了解苗情、早情、病虫情等信息,工作人员在手机APP上即可实行管理。实施粮食高质量工程,大幅度增加优质小麦种植面积,按照绿色产品标准统一经营管理,并注册了商标。吸引知名企业到本地投资,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变“种粮食”为“种风景”,发展观光农业。目前,该县粮食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脱贫攻坚战成效显著。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县采取的措施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答案】①该县通过“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粮食产业集约化经营。
②实行机械化生产作业,推动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粮食产业融合,实现生产和管理现代化,提高粮食产业劳动生产率。
③提高粮食品质,打造粮食品牌,有利于增强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
④对粮食进行深加工,发展观光农业,能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粮食产业综合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