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热传递与节能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生活中各种热的良导体材料、不良导体材料及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的基础上,探究生活中利用恰当的材料制造的各种生活用品,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探讨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日常生活中运用各种方法减少热传递过程中能的流失、节约能源的措施和方法,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对提高日常生活质量的作用。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对日常生活用品—保温瓶保温原理的剖析,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保温原理,理解有效的阻止三种传递方式能起到保温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热传递的保温措施、在实例中辨认各种热传递。 2、通过举例分析,理解防止热传递的保温措施,找出提高保温效果、节约能源的几种方法。 3、能分析保温瓶的保温与对流、辐射、传导之间的关系。 4、乐于解释一些与热传递有关的日常现象,并能从中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防止热传递的保温措施。 难点:综合运用热传递的相关知识,说明保温瓶的保温原理。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热传递有哪几种不同的形式? 2、在空气和水中以什么为主? 3、哪些是常见的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探究活动一:探究热传递的应用 活动目的: 1、从不同的事例中,辨认和区分热传递的各种方式。?? 2、理解防止热传递的保温措施,找出提高保温效果、节约能源的几种方法。 问题设计: 1、炊具和餐具的制作材料有什么特点??? 2、电暖炉的内表面为什么涂有光亮物质? 3、我们还了解哪些生活中巧妙运用热传递的例子(说出其中的道理)? 4、你知道动物是怎么保温的? 5、什么样的衣服具有保温作用? 6、你知道怎样挑选优质羽绒服吗? 要点: 1、与学生讨论煮食器皿的制造、电暖炉的热传递、太阳能用品对太阳能的利用等事例中,应用热传递的方法。 2、在对各种利用热传递的事例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从节能的角度出发。 探究活动二:保温瓶的保温原理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对保温瓶外形和结构的观察,初步学会分析保温瓶的保温与对流、辐射、传导之间的关系。 问题设计: 1、通过观察保温瓶胆的外形和结构,你能说出保温瓶的外形和结构的特点吗? 2、保温瓶的设计中采用了哪些保温措施?学生小组讨论保温瓶的保温原理。 归纳得出:1、热对流被切断2、热传导被阻塞3、热辐射被杜绝。 五、小结: 1、总结一下生活中如何运用热传递的知识来节约能源? 2、要求学生根据热传递的知识原理,制作一个保温作品。 3、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9-11页20、21、22、23题 六、教后反思: 板书: 热传递与节能 一、热传递的应用与节能 二、保温瓶的保温原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