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性测试卷(2010.10)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性测试卷(2010.10)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性测试卷(2010.10)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事件是( )
A、“北约”的建立 B、“华约”的建立 C、“冷战”政策的出台
D、“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
2、下列选项中前后没有关联的是( )
A、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B、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小球”转动“大球”----中美建交 D、“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3、“当年回到中国”后,钱学森等一代知识分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 )
A.井冈山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抗洪精神 D.延安精神
4、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
A、镇压了反革命 B、实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非洲 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奴役非洲历史的终结,而中国 的顺利收回,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结束。( )
A、纳米比亚、香港 B、纳米比亚、澳门 C、埃及、香港 D、 埃及、澳门
6、200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10周年,是“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的10年,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的10年。这主要说明( )
A、“一国两制”是伟大的科学构想 B、“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一国两制”方针已经深入人心 D、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7、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是( )
A、经济特区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 D、农业合作社
8、读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现状与预测表,表格直接表明我国( )
年份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百分比 9.8% 11.75% 15.5% 21.9% 25.1% 27.4%
A、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的问题 B、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C、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D、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9、当前我国主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B、土地荒漠化和气候变暖 C、“三废”问题 D、赤潮问题
10、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自备菜篮子购物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D、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在该国水下6米处的海底主持一次内阁会议。呼吁世界各国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步伐,保住这 “人间最后的天堂”。如何协调PRED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世人面前一道难解而又必须要解的题。据此回答11-14题:
1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发展问题 D、和平问题
12、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人口因素 B、提高人口素质 C、控制人口数量 D、少生优生
13、“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互补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14、下列行为属于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崇尚过低碳生活的有( )
①夏天空调温度打低点 ② 出门少开私家车 ③办公无纸化 ④ 选用节能电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5、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到来,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表明我国( )
①计划生育成绩显著 ②人口问题基本解决 ③人口数量过多 ④人口形势依然严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右边的漫画形象地说明了 ( )
①部分人科学利用资源意识淡薄 ②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③生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④某些生物资源日益枯竭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17、09年,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新中国60年华诞。为此,某校9年级1班也举行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与老师讨论的记录,请补充完整。(9分)
(1)同学A:20世纪40年代末, 的成立,标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进入 。
(2)同学B: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进入历史新时期,即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3)同学C: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更加强大起来。比如说: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会议,再如 。(举一例)
(4)同学D:新中国60年成就,主要在后30年,前30年只有很多失误与教讯如 、 等。
(5)同学E:同学D的说法不对,前30年有很多失误,但也取得很多成就,如科技上的成就有 。
(6)老师:新中国60年的成就是辉煌的,到2020年,我国建成 社会,人民生活将更美好。
18、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7分)
材料一: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从来不,也永远不害怕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飞抵北京,还未走下飞机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总理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长达一分钟,历史见证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镜头。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但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2010年1月,美国决定向台湾出售武器,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给中美关系蒙上了阴影。
⑴ 材料1中的“邻人”指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进行了一场什么战争?(2分)
⑵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美国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向台湾出售武器是什么行为?违反了什么原则?(2分)
19、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8分)
材料一:2008年6月以来,有关国家进入索马里领海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索马里过渡联邦也呼吁各国进入其海域打击海盗。
材料二:2007年2月开始,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各国。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和人民生活带了带来严重影响。
(1)在索马里海域海盗活动猖獗,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哪一问题?国际社会联手打击海盗,证明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说明当今世界的哪一问题遇到挑战?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是什么?(2分)
(3)产生材料二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4)面对材料一、二问题,中国应始终坚持什么外交政策?始终坚持国家之间交往的哪一原则?(2分)
20、材料一: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袋的通知》。通知指出,从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购物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材料二:作为兑现“绿色奥运”的承诺,北京奥组委采购了500多个全生物降解塑料袋,用于奥运会餐饮和处理垃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1)限制生产使用塑料购物袋体现了我国坚持怎样的基本国策、战略和发展观?(3分)
(2)限制生产使用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3)为限制生产使用塑料购物袋,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请至少写2条。(2分)
21、阅读下列表格,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我 国 的 资 源 状 况
资源名称 总 量 人 均 占 有 量
拥有量 居世界位次 占 世 界平均水平 居世界位次
耕 地 9566万公顷 5 1/3 67
森 林蓄积量 102.6亿立方米 4 1/6弱 54
水力资源 6.76亿千瓦 1 1/4弱 84
注:我国的资源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30个百分点。
材料二:2009年11月26日,中国宣布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材料三:某校积极响应全球“低碳生活”口号,开展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活动。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的资源状况。(3分)
(2)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设计两种活动方式。(2分)
(3)为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请你列举两个国家已采取的节能减排典型事例。(2分)
(4)你认为节能减排的关键是什么?(1分)
22.材料一:《全球气温变化表》
材料二:“石头纸”、“环保袋”、“公交出行”、“网络会面”……今年两会期间,低碳不仅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一些代表委员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低碳理念。他们认为,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低碳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职责,更需要广大民众积极参与,要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表示,低碳经济说穿了就是能源政策的选择,即国家用多少能源?选用什么样的能源?在能源结构上怎么安排?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图表反映全球气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趋势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2)结合材料一与我国的相关国情分析代表委员们热议“低碳”话题的原因。(2分)
(3)“低碳经济说穿了就是能源政策的选择”,请你列举人类可以选择的低碳能源两例。(2分)
(4)你打算怎样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举出一具体的打算,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