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做太阳系模型学习目标: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并能按一定比例制作简易太阳系模型。2、意识到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学习重点: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并能按一定比例制作简易太阳系模型学习难点:意识到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习准备:1、在教室里和操场分小组教学。2、材料: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小皮球等。第一课时一、设计太阳系模型。1、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说一说太阳系八大行星之间的位置是怎样的?(以太阳为中心,八颗行星从近到远排列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学生汇报后组织大家在教材第43页的空白处画出太阳系主要成员的位置顺序关系图。(学生绘画)二、建立太阳系模型。师: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我们这节课就做个太阳系模型好不好?我们怎样建太阳系模型呢?能不能按画的做?(不行,数据扩大后比例与书本40页数据不相符)要哪些数据?(生1:要弄清行星的位置和大小;)如果我们根据已经掌握的太阳系资料做个太阳系模型,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生2:找到合适的材料;生3:要按比例缩小……)师: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颗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以小组为单位,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一)假如按相同比例缩小距离和直径建模型,结果会怎样?(这样的模型在教室还能做吗?不能)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直径14000004880千米121041275667871428001200005180049500cm1.40.00480.0120.0130.0070.140.120.0520.05距离58000000108000000150000000228000000778000000142700000028700000004497000000cm58108150230780143028704500所以,我们现在只能以另一个标准来做:(二)只考虑行星直径建模型:1、请大家完成实验表三,算出缩小后八颗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取整)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平均距离(百万千米)58108150228778142728704497缩小后(厘米)0.581.081.52.287.7814.2728.744.97除以2(厘米)0.30.50.751.154714.522.52、在桌面上安放好太阳,以太阳为中心,按缩小后的距离摆放好八颗行星。3、与书本40页太阳系示意图对照,有什么不同?(行星间距离差异大,并非基本相等)板书:分布不均匀(三)只考虑与太阳平均距离建模型:1、下面我们按相同比例将八颗行星缩小。请完成实验表二:(能取整的取整)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直径(千米)4880121041275667921430001205005112049500缩小后(厘米)0.481.21.30.6814.312.15.14.9除以2后(厘米)0.250.50.50.35762.52.52、根据表中数据用橡皮泥做出八颗行星模型。(数据尽量取整,可以有误差。)3、小结:八大行星大小差异很大。板书:大小差异大(四)制作好模型后教师组织同学分别交流自制的太阳系模型,并对同学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的良好品质给予充分肯定。三、小结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四、作业:按相同比例缩小距离和直径建模型:请大家完成计算、建模型,然后到操场做八颗行星围绕太阳转的模拟游戏。板书设计:太阳系分布不均匀大小差异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