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光》。【教材简析】《认识光》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1课内容,本单元隶属于科学内容四大板块中的“物质科学领域”,《认识光》是本单元的基础课,主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光源和光的传播路线,为继续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等知识做好铺垫。教参指出,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是对光现象的比较完整、系统的认识,包括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的合成、光与生活的关系等,本单元与前面学习从知识上没有过多联系,却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做好了知识与能力的铺垫。光的知识在前面和以后的学段中也有涉猎,经过对教材的梳理,归纳出一下单元。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太阳和月亮》、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太阳与时间》、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涉及自然光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和影子形成的知识;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涉及人造光源,包括电能与光能的转换等知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光源,了解光的传播路线和光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究目标:能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假设性解释,能运用实验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猜想,解决实际问题,解释生活现象。态度目标:培养大胆想象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组装并运用自制装置进行模拟实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教学难点】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纸板、竹签、铁钉、铅笔、剪刀、胶带、双面胶、LED灯座、蜡烛、纸箱、手电筒等。【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看,这是哪里?预设:五四广场谈话:对,这就是五四广场沿海一线的风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看一看。(播放青岛灯光秀视频)谈话:你们去看过灯光秀吗?有什么感受?预设:美丽、震撼……谈话:为什么五四广场沿线的夜景会如此好看呢?预设:因为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谈话: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光。(板书课题:认识光)【设计意图:在情境中突出问题,引入新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二、认识光源谈话:除了灯会发光,还有什么会发光呢?预设:太阳、月亮、萤火虫、蜡烛、闪电、发光鱼……(出示月亮、镜子图片)谈话:他们会发光吗?把镜子放在很黑的屋子里,能看到吗?预设:他们不会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看不到。谈话:对,月亮和镜子自身不发光。在科学上,我们把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自身发光光源)谈话:我们来看看这些光源有什么不一样?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小组讨论一下。预设:人工光源、天然光源、生物光源谈话:对,科学上我们把光源就分为三类,自然光源、生物光源、人造光源。(板书:自然 生物 人造)谈话:光源的分类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帮助记忆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工具,同学们在学习中可以多利用它提高学习的效率。【设计意图:科学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小组合作讨论光源的分类,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团结互助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记住光源分类,学生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了解了一种学习方法。】三、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1.观察光沿直线传播(出示纸箱,手电筒照出光柱)谈话:你看到了什么?预设:手电筒的光。谈话:手电筒发出的光是什么样的?预设:直直的。(手电筒左右摆动,学生观察光柱变化)谈话:人造光源发出的光是直的,那么自然光源和生物光源呢?预设:自然光源和生物光源发出的光也是直直的。谈话:通过观察,你发现了光是沿什么样的路线传播的呢?预设:光沿直线传播。(板书:光沿直线传播)2.模拟实验,验证“光沿直线传播”。谈话:依据这个原理,今天我们来做个装置帮助一位小朋友。从前,有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住在地主家的隔壁。他家里特别穷,点不起油灯,到了晚上就没法看书了。可是邻居地主家晚上灯火通明,这个穷孩子多么想从地主家借点光来读书,怎奈中间隔着三堵墙,你能帮助穷孩子吗?预设:能,可以凿壁借光。谈话:你们的方法可行吗?让我们来通过一个模拟实验试一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纸板、竹签、铁钉、铅笔、剪刀、胶带、双面胶、灯座等(教师手持装置进行讲解)谈话:LED灯模拟地主家的灯地主家的灯、3张卡纸模拟三堵墙、带人物的卡片模拟穷孩子,请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完成装置。谈话:操作之前,老师还有几点温馨提示。课件温馨提示:a.使用工具时请注意安全b.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团结协作,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装置,帮助穷孩子借光。c.计时10分钟,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帮助穷孩子成功借到光。计时10分钟,比一比,哪个小组能成功帮助穷孩子借到光。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可提示扎洞的位置,保证光线投射到书上。3..汇报展示交流请成功的小组介绍,如果有直线、斜线,不同孔洞的小组,分别介绍。谈话:为什么这样打洞光就能照到穷孩子家?预设: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设计意图:实验是科学课重要的探究形式,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学生之前通过生活经验以及观察得出的科学原理,教师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运用自制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观察对比(播放小视频)谈话:有个同学也做了一个这样的装置帮助穷孩子,让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灯光照不过去?预设:因为三个孔没在一条直线上。【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并与自己的制作进行比较,发现视频中同学的错误,进一步巩固“光沿直线传播”的理论。】5.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运用光线的直线传播,成功地帮助穷孩子借到光,也验证了光源发出的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板书:光空气沿直线传播谈话: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年时就是凿穿墙壁,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的。古人可以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那么我们同学们呢?预设:更应该好好学习。6.研究光在液体和固体中怎样传播谈话: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在液体和固体中是怎样传播的呢?预设:也是沿直线传播的。(播放光在液体、固体中传播的微视频)预设:光在液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固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谈话:通过实验,我们得出光在均匀的气体、液体、固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板书:均匀气体、液体、固体)7.研究光向四面八方传播谈话:老师这还有一个大果冻。这个果冻和刚才我们做实验的可不一样,你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吗?预设:蜡烛(点燃蜡烛)谈话:漂亮吗?你们都能看到烛光吗?为什么教室里不同位置的人都能看到烛光呢?提示:光是沿直线传播,它的方向呢?我们在蜡烛的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它发出的光,这说明光的传播方向是怎样的?预设:四面八方。(板书:四面八方)谈话:为什么这些灯光不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预设:因为灯光被不透明的灯罩遮挡了。【设计意图:教学环节设计紧凑,突出重难点,结合微视频和教师演示,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光的传播特点,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四、拓展延伸谈话:同学们,光在我们在生活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你们看(出示光在不同领域的图片)谈话:光在运动中的应用,运动员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瞄准目标光在工程中的应用,隧道里运用激光校准;激光被称为最快的刀,运用激光雕刻工艺,可以雕刻比较坚硬的材料,或者比较精细的雕刻。光在医学上的应用,医生在无影灯下做手术,用激光进行微创手术。光在艺术上的应用更为广泛,让我们通过几个抖音小视频来看一看。光带舞蹈、舞台灯光、无人机表演、青岛啤酒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领域欣赏光在生活中的应用,层次清晰,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科学素养。】五、总结下课光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你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去探究、去发现、去发明创造,让光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六、板书设计认识光自然自身发光——光源生物人造气体光在均匀液体沿直线传播固体向四面八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