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热的传递》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的: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2、认识液体的热对流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难点1、认识不借助其它物体也能传热的辐射传热方式。难点2、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教学准备:水、烧杯、三角架、石棉网、火柴、蜡烛、汤勺、木屑、酒精灯、木夹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秋天,当我们手冷时,父母常常会用他们的大手来握住我们的小手,这时你们有什么感觉?导入“握手小实验”。生1:手就不冷了。生2:很暖和。……师:为什么会暖和了呢?生:是父母手上的热量传到了我们的手上……师:热到底是怎样传递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热的传递(幻灯片1:展示课题—热的传递)二、探究新知同学们,我们来观察一张图片:(幻灯片2)生观察后讨论:插入热水中的金属棒各部分温度一样吗?师提示:水是热的,金属棒会变热吗?金属棒各段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生:……师引导: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二)活动二(演示实验):加热金属勺师: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1、师讲解实验器材、步骤、要求。(幻灯片3)(1)实验器材:酒精灯、金属勺、蜡烛、火柴(2)实验步骤:①在金属勺滴上蜡烛②点燃酒精灯。③给金属勺的前端和中间加热。④观察蜡烛融化的情况。2、学生实验(1)学生实验。(2)学生根据观察填写《热的传递实验记录表一》。(3)师生一道总结实验情况和得出的结论,动画演示热在固体的传递,幻灯片(4-5)订正实验记录表。(幻灯片6)(三)活动三:加热液体—水师导入:热在固体中是这样传递的,那么热在液体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请大家猜想一下,热在液体中会怎样传递?生:……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加热液体(水)1、师讲解实验材料、步骤、要求。(幻灯片7)认识酒精灯:(1)灯的构造(幻灯片1)酒精灯的构造:①灯帽②灯芯③灯壶④火焰(2)火焰的组成(幻灯片2)火焰的组成:①外焰②内焰③焰心④灯芯⑤酒精(3)正确使用的方法①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幻灯片3)②用点着的火柴或打火机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幻灯片4)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幻灯片5)④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幻灯片6)(4)认识酒精灯—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幻灯片7)2、学生实验:(1)学生动手实验,教师下到各组指导。(2)学生填写《热的传递实验记录表二》。(4)师生一道总结实验情况和得出的结论,订正实验记录表。(幻灯片8)(四)观察、思考、探讨:(探究热的辐射)1、观察、思考: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热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对流。其实,热还有一种传递方式。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幻灯片9)2、探讨:(幻灯片10)(1)夏天,阳光下的许多物体表面摸上去很烫,它们的热量来自哪里?学生:来自太阳。(2)太阳与我们地球之间的距离很远很远,太阳上的热量是怎么传到地球上的?借助什么东西了吗?学生:太阳和地球之间,没有固体物、液体或气体相连,太阳上的热量是直接传到地球上的。(3)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3、实践与运用:师:观察图片,分析图中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幻灯片11)生:探讨、观察、总结出热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三、课堂总结(幻灯片12)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传导、对流、辐射。2.热在固体物中是从温度较高的地方向温度较低的地方传递的。3.热在液体和气体是通过对流的方式进行传递的。4.热不借助任何介质向四周散发的传热方式叫辐射。四、拓展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热的传递往往不是单一的方式传递的,而是多种方式同时进行,试分析画面中都有哪些热的传递方式?五、作业(幻灯片14-17)(根据情况可作为课后作业)(一)填空:1、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方式。2、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3、在气体和液体中,热是靠的方式来传热的。4、不靠、、或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叫辐射。(二)选择: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来实现的;火炉中的热传递到四周,传热方式是()A、辐射B、传导C、对流D、传递(三)判断:1、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2、加热时,应该把被加热的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3、用完酒精灯后,可以用嘴把酒精灯吹灭。()六、板书设计热的传递固体液体辐射传导对流无介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