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五四运动 课件(共24张PPT)+教案+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2五四运动 课件(共24张PPT)+教案+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2-3-2
五四运动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知道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分析、归纳,创设情境,结合有关史料,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五四运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设问导入)你知道青年节是哪一天吗?
学生:五月四日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青年节呢?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引入新课:五四运动
你对“五四运动”有怎样的了解呢?
二、新课学习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1.兴起标志
>>>
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政府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的照片
1918年11月11日,一战以协约国获胜而告终,中国成为战胜国。
教师设疑: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兴奋?
设计意图:为下面五四运动爆发直接原因的探究作铺垫。
学生:中国成为战胜国,人们热切期盼利用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材料
巴黎和会前,美国总统威尔逊曾提出取消秘密协定、民族自决等“和平条款十四点”。
无论大小国家都有同等的权利
设计意图:为巴黎和会后列强的态度转变做铺垫。
巴黎和会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

结局: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教师总结:“强权”战胜了“公理”!
教师: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如此不平等对待?
学生:中国当时比较弱小。
总结:巴黎和会是一次列强的分赃会议,中国积贫积弱已久,弱国无外交,因此遭到不平等对待。
>>>
多媒体课件展示巴黎和会前后陈独秀对威尔逊评价的变化
教师:陈独秀在巴黎和会前后对威尔逊评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说明中国人对“公理战胜强权”巨大反差的失望、愤怒与不满。它既说明巴黎和会由大国操控一切的本质,也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国家贫弱、国际地位低的事实。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的消息传到国内,对渴望“公理战胜强权”的中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1.
第一阶段——学生罢课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集会于北京天安门前,他们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的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人。
>>>
多媒体课件展示当时学生的斗争对象
结果:6月初,学生上街进行爱国宣传,北洋政府逮捕了800多名学生。
这一举动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各界人士纷纷同情并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
2.第二阶段——“三罢”
中心:上海
主力军: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为主力军
内容和方式: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规模:全国二十多个省,工人、学生、商人参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成果一:释放被捕学生;成果二:罢免曹、章、陆;成果三: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设疑:从以下图片归纳“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由学生发展到工人、商人
教师总结: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
三、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性质: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影响:
“五四”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此后,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B )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C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D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主要体现在( B )
①外争国权 ②内惩国贼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在五四运动过程中,北洋政府被迫罢免了哪三个人的职务( B )
①李鸿章 ②章宗祥 ③陆宗舆 ④曹汝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1.第一阶段——学生罢课
2.第二阶段——三罢
三、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第三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
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
新知导入
你知道青年节是哪一天吗?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青年节呢?
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新知讲解
1918年11月11日,一战以协约国获胜而告终,中国成为战胜国。
历史印象:
中国政府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新知讲解
中国成为战胜国,人们热切期盼利用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
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兴奋?
知识回顾
“二十一条”
新知讲解
材料
巴黎和会前,美国总统威尔逊曾提出取消秘密协定、民族自决等“和平条款十四点”。
无论大小国家都有同等的权利
可算得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不许各国拿强权来侵害他国的平等自由。
——陈独秀
新知讲解
结局: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

巴黎和会
“强权”战胜了“公理”!
新知讲解
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如此不平等对待?
巴黎和会是一次列强的分赃会议,中国积贫积弱已久,弱国无外交,因此遭到不平等对待。
新知讲解
巴黎和会前……
陈独秀
可算得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不许各国拿强权来侵害他国的平等自由。
“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巴黎和会后……
陈独秀在巴黎和会前后对威尔逊评价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知讲解
说明中国人对“公理战胜强权”巨大反差的失望、愤怒与不满。它既说明巴黎和会由大国操控一切的本质,也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国家贫弱、国际地位低的事实。
新知讲解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的消息传到国内,对渴望“公理战胜强权”的中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集会于北京天安门前,他们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的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人。
新知讲解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1.
第一阶段——学生罢课
新知讲解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陆宗舆:币制局总裁,订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
章宗祥:
驻日公使
曹汝霖:时任交通总长,订二十一条时任外交次长
新知讲解
结果:6月初,学生上街进行爱国宣传,北洋政府逮捕了800多名学生。
这一举动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各界人士纷纷同情并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
新知讲解
2.第二阶段——“三罢”
中心:上海
主力军: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为主力军
内容和方式: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规模:全国二十多个省,工人、学生、商人参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新知讲解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三大成果)
成果一:释放被捕学生;
成果二:罢免曹、章、陆;
成果三: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
此后,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新知讲解
从以下图片归纳“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知讲解
性质: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影响:
“五四”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此后,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三、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课堂小结
一、背景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悟:弱国无外交
二、经过:两个阶段
三、影响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课堂练习
1.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C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D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
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主要体现在(  )
①外争国权 ②内惩国贼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B
课堂练习
3.在五四运动过程中,北洋政府被迫罢免了哪三个人的职务(  )
①李鸿章 ②章宗祥 ③陆宗舆 ④曹汝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课堂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2
五四运动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知道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课前自主学习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1._______________后,人们热切地盼望利用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_______________”、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去的_______________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操纵会议的列强拒绝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作出将_______________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1._______________年5月4日,_______________各校学生三千多人齐集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高呼“还我青岛”等口号。
2.6月,上海的工人举行_______________,商人_______________,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3.在全国爱国群众运动的巨大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并罢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职务。中国代表团作出了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的决定。
三、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1.五四运动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________的开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民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三、问题探究
材料: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生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请完成:
(1)材料中的“罢学风潮”是指什么?
(2)材料中“伪说”“此种学说”指什么?
(3)材料中所说的“近因”指什么?与所谓的”远因“是否有关系?说明理由。
4、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九十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在北京五四大街上有一处著名的建筑——红楼,当年北京大学的学生就是从这里走向天安门广场,与北京其他院校的学生一起强烈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此事件发生在(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0年
3.“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国民大革命
D.南昌起义
4.小张的爷爷有一枚真品纪念章,上有“救国雪耻”等文字,我们可以断定这枚纪念章出自(

A.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物
B.五四运动时期的文物
C.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文物
D.红军长征时期的文物
5.历史小组搜集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并从里面获知了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一条。它是(?

A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和约签字??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二、非选择题
6.材料: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  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的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节选自人民出版社
1967年版《毛泽东选集》一卷横排袖珍本
522-524)
阅读材料后回答:
(1)五四运动中,什么人是五四运动中的先锋?
(2)这次运动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你能谈谈五四运动的意义吗?并进行简要分析意义吗?
课前自主学习
答案:一、1.第一次世界大战
2.二十一条
德州
德州
二、1.1919
北京
2.罢工
罢市
3.曹汝霖
章宗祥
陆宗舆
三、1.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问题探究:
答案:
(1)五四运动。
(2)马克思主义学说。
(3)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有关系。十月革命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宣传十月革命,启发青年学生的觉悟,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课堂检测:
1.A
2.C
3.A
4.B
5.D
6.答:(1)青年学生。
(2)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原因:由于无产阶级积极参与,并表现出伟大的力量,加上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使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3)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说其“彻底”是指斗争的坚决性而言的,说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其一,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其三,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