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初中毕业中考复习卷5——我们传承的文明(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届初中毕业中考复习卷5——我们传承的文明(一)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我们传承的文明(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科学证明,从粮向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 )
A.使用火 B.直立行走 C.劳动 D.使用文字
2.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爱迪生
3.下列大河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中与中华文明起源有关的是 ( )
A.尼罗河流域 B.幼发拉底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是 ( )
A.《秦律》 B.《汉谟拉比法典》 C.《夏朝的刑法》 D.《商朝刑法》
5.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一次,孔子从外面回来,正逢家里的马棚失火。他没有问马的情况,而赶忙问道:“烧伤人了没有 ”这体现了孔子的( )
A.“仁”的思想 B.“君轻”的思想
C.“无为”主张 D.“兼爱”主张
6.中世纪前期,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7.阿拉伯人将民间故事汇集整理,创作了世界名著 ( )
A.《天方夜谭》 B.《吉尔伽美什》 C.《荷马史诗》 D.《伊索寓言》
8. 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反映黄帝贡献的是①建房 ②造船 ③制衣 ④造车(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 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D.孙子
10.右图所示农具是唐朝时发明的,它属于 ( )
A.纺织工具
B.灌溉工具
C.交通工具
D.耕作工具
11.奠定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版图的朝代是 (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2.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13.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14.三国时期,我们浙江地区位于 ( )
A.吴国 B.魏国 C.蜀国 D.楚国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据此回答l5一l6题。
15.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 )
A.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 B.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C.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17.四大发明是中国人带给世界的最大的贡献。其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有重要影响的是 ( )
A.造纸术、指南针 B.火药、指南针
C.造纸术、印刷术 D.印刷术、火药
18.下列古代人物中促进西方世界了解东方文明、有利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 ( )
A.马可·波罗 B.鉴真 C.玄奘 D.哥伦布
19.右图是一幅世界著名油画,画中妇女温柔、典雅,面带微笑,那“神秘的微笑”给人们以无限丰富的联想。这幅名画的作者是 ( )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哥白尼
20.该图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
A.妇女解放 B.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二、非选择题(60分)
21.(14分)古代亚非欧文明都孕育于大河或海洋。阅读下图,结合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古代西亚的“新月沃土”,这是一块美丽富饶的狭长土地。该处的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公元前6世纪,这里建造了一座被后人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建筑是什么 这一地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今天的西亚仍是全球聚焦的热点地区,这是为什么 (4分)
(2)B处的古代文明古国是古埃及,它发源于尼罗河。这里的居民根据河流定期泛滥的特点发明的历法是什么 你能说出此处的著名古迹有哪些 (3分)
(3)C处为古代希腊,该文明以地中海为中心,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其城邦国家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我们应怎样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5分)
(4)D处在公元前509年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年建立了帝国,此时中国已是什么封建王朝 (2分)
22.(10分)“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天人合一”、“兼相爱”、“和为贵”、“和而不同”,都体现出中国百姓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体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以史为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观点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值得借鉴的地方,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列表格。(4分)
思想家 主张 与其相应的现代理念
孔子 教育公平
以德治国
孟子 以人为本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2)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一例。(2分)
(
3)你认为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盛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的区别 (4分)
23.(14分)中国人民的勇于改革创新、制度创新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古”摘自《史记》引用商鞅语。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材料三:秦、隋和元朝是我国大一统朝代,在制度上有诸多的创新。
请回答:
(1)商鞅、孝文帝在政治方面作了哪些改革 (2分)
(2)他们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3)秦、隋和元朝在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上进行了哪些创新 (4分)
(4)我们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中得到哪些认识 (4分)
24.(13分)唐宋时期我国经济取得较大发展,出现了繁荣景象,经济格局有了新的突破。
材料一:阅读下图两个唐朝的农业生产工具。
图A 图B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忆昔》诗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材料四: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各民族的融合从来没有停止过。各族人民在相互交融中,发展了经济,交流了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形成了我们令天伟大的中华民族。
请回答:
(1)图A的工具是: 图B工具是: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局面 材料一、二有何密切关系 (3分)
(3)材料三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演变趋势 这种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4)阅读材料四,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列举出不少于2件民族融合的实例。(4分)
25.(9分)历史上,以中国为主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经历了从“中学西传”为主到“西学东渐”为主的过程。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赫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马克思
(1)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什么 (1分)
(2)马克思没有提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 (1分)试举其中一项发明,指出这些发明传人欧洲后,对欧洲社会乃至整个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
(3)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一些知识分子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文化,请完成下列表格:(3分)
人物 作品 主要内容或主张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介绍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
我们传承的文明(一)
一.
1.C 2.B 3.D 4.B 5.A
6.B 7.A 8.D 9.C 10.B
11.D 12.C 13.B 14.A 15.A
16.B 17.C 18.A 19.B 20.D
二、21.(1)空中花园(1分)宗教冲突、民族矛盾导致这里局部战争频繁发生;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也成为引发矛盾冲突的根源。(3分)
(2)《太阳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3分)
(3)由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投票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等大事;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各级官员由抽签产生;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构,负责审理各种重大案件。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并享受到更多的权利;但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5分)
(4)西汉。(2分)
22.(1)①主张“有教无类”。
②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③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④倡导和平、反对战争(4分)
(2)文景之治或光武中兴或贞观之治或开元盛世等。(2分)
(3)古代统治者追求“盛世”局面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而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则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分)(意思答出,言之有理即可)
23.(1)商鞅:建立县制。孝文帝: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改革适应了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3)秦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实行郡县制。隋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元实行行省制。
(4)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进行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24.(1)曲辕犁 筒车
(2)开元盛世。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3)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原因:①南方战祸较少,社会相对安定;②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③南方统治者比较重视农业;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秦始皇南修灵渠统越族;汉帝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昭君出塞);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三国以来,西部和北部周边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移,北方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各地;北魏孝文帝改革;宋元时期农牧文明的融合等。(4分)
25.(1)丝绸之路
(2)造纸术;略
(3)《海国图志》、《天演论》、李大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8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