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食物的消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及每个消化器官的功能。2、知道消化道运输食物的方式是蠕动。3、知道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科学探究:1、品尝旺仔小馒头,激发对食物“旅行”线路的思索、探究。2、通过体验活动,加深对消化器官功能的认识;通过视频的观看,更形象地认识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消化器官的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难点:了解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了解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教学准备】学习任务单;一截塑料软管、自制的食物团(模拟食道输送食物);旺仔小馒头、水、塑料袋(模拟胃的工作)【教学过程】一、吃出疑问1、(出示旺仔小馒头)师:看,这是什么?(旺仔小馒头)老师特意买给你们吃的,你们的实验桌上也有小馒头,那是今天的实验材料,大家可不要吃了哦!2、师发学生吃,每组一袋小馒头,看哪个组能团结又和睦地共同享用。3、引出疑问:吃完了吗?小馒头吃到哪儿去了?口腔是食物旅行的第一站,它接下来将分别走向哪里呢?(板书课题:食物的消化)二、认识人体消化器官,弄清食物的“旅行”线路1、自学课本第46页,完成学习任务单2、交流:(1)对比记录单,认识各个消化器官(2)对比食物“旅行”路线的填写情况,问:填写食物“旅行”路线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借此认识:肝及胰腺也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为食物的消化提供胆汁与胰液,只是食物不经过肝与胰腺)3、课件自定义动画:完整看一遍食物的消化路线。三、认识食物的消化过程,并认识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1、谈话过渡2、带领学生探讨各器官的功能:(1)口腔:嚼碎搅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2)食道:输送食物(请学生用水管“食道”与“食物团”探究食道怎样输送食物的,认识蠕动)(3)胃:磨碎食物成食糜,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组织学生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看看胃的工作)(4)小肠: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交流:食物的营养是在什么器官被吸收的?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哪里?为什么小肠能成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课件依次展示、剖析,小肠的长度让学生现场体验)(5)大肠:吸收残渣中的水分(6)肛门:将残渣排出体外3、视频播放,更直观地把握食物消化过程4、在了解了消化过程与各器官功能基础上,追问:倒立吃东西时,食物会不会进到胃里?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回顾之前的学习,认识蠕动)四、消化器官的保健1、出示问题,让学生出谋划策问题:小明喜欢吃冰激淋,并且吃饭时经常狼吞虎咽,可是,最近小明经常反胃,呕吐,这可吓坏了妈妈。妈妈赶快带他去医院,医生会怎么跟他讲呢?2、以医生的角色说出:(1)吃饭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2)饮食要有节制,不暴饮暴食、不贪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3)起居有规律,定时排便。3、叮嘱大家今后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五、总结借助“苹果之旅”的故事温习本节课内容。六、作业超市(二选一):1、以《小馒头之旅》为题编写童话故事。要求:路线正确,语言准确、生动。2、根据今天所学,绘制一幅食物“旅行图”,注明各器官及其功能。(好书推荐:《人体历险记》、《钻进人体去旅行》)【板书设计】口腔食道食物的消化胃蠕动小肠大肠肛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