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摆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2.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过程与方法:推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分别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不一定正确,深刻理解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教学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分别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教学难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分别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教学准备】自制摆锤、铁架台、棉线、钩码、计时器、相关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绪,提出问题1、课件展示机械摆钟及其工作原理动画图,引起学生对摆的兴趣。2、认识摆的各部分名称,抛出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3、揭题:摆的秘密。(板书课题)二、创造条件,探究问题活动一:用摆做实验教师讲解摆的快慢,演示摆的次数的计数方法。学生推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2、教师演示:摆幅大小与摆的快慢无关。3、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摆绳长度有关吗⑴学生预测: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重量有关?有什么关系?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有什么关系?⑵小组讨论: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重量有关,要改变什么条件?什么条件需要保持不变?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要改变什么条件?什么条件需要保持不变?⑶小组实验,填好课本60-61面实验记录表。实验提示:小组分工,1人主持监督;1人控制摆锤;1人计时,开始计时要说“放”,时间到了要说“到”;1人计数,要默数,以免相互干扰;1人记录数据;1人汇报。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原来重量两倍重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原来绳长两倍绳长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⑷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交流、汇报。⑸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及发现:我们小组通过实验,观测记录的数据是——原来重量(绳长)___,两倍重量(绳长)——___。我们发现摆的快慢……⑹师生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绳越长,摆动越慢。三、创优资源,解释问题活动二: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1、师:比较两次实验,总结一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什么样的摆摆动的慢,什么样的摆摆动的快?2、出示摆绳长短不一的摆同时摆动的图片、小朋友荡秋千的图片,让学生解释原理。3、教师用自制的单摆演示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学生跟随节奏数数,加深印象。四、创建平台,巩固延伸1、教师提问:摆的快慢只与摆绳长度有关,如果两个摆,摆绳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2、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让学生进行推测。3、教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摆锤长的摆动慢,摆锤短的摆动快。4、学生讨论:摆的快慢到底与什么有关?5、教师引导:摆长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6、小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真正因素是摆的摆长,而不完全是摆绳,摆绳只是摆长的一部分。板书设计:6、摆的秘密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长——慢短——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